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高臥在山林,揭開帳子欣賞山中的自然美景。
忽然梅道士派人送來書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房里煉丹爐剛剛點(diǎn)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開。
如果說飲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韻譯
高臥林下正愁著春光將盡,
掀開簾幕觀賞景物的光華。
忽然遇見傳遞信件的使者,
原是赤松子邀我訪問他家。
煉丹的金爐灶剛剛生起火,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開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顏,
何惜醉飲返老還童的流霞。
注釋
梅道士:生平不詳。孟浩然有《尋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詩,可見梅道士當(dāng)是隱居近鄰。
林臥:林下高臥,指隱居。
開軒:一作“搴帷”。物華:自然風(fēng)光。
青鳥:據(jù)《漢武故事》載,西王母欲見漢武帝,先有青鳥飛來,后以青鳥比喻使者。這里指梅道士?!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惫弊ⅲ骸叭帏B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于此山也?!边@里指梅道士派人來請?jiān)娙烁把纭?/p>
赤松: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名?!读邢蓚鳌分^:“赤松子者,神農(nóng)時(shí)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nóng),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fēng)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xí)r復(fù)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漢書·張良傳》:“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游耳。”這里指梅道士。
金灶:指道家煉丹的丹爐。王勃《秋日仙游觀贈(zèng)道士》:“霧濃金灶靜,云暗玉壇空?!?/p>
仙桃:《漢武帝內(nèi)傳》稱西王母曾以玉盤承仙桃送漢武帝,稱此桃三千年才結(jié)實(shí):“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边@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樹。
童顏:像兒童一樣的容顏。駐:保持。
流霞:仙酒名。李商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這里也指醉顏。王充《論衡》:河?xùn)|項(xiàng)曼斯好道,去鄉(xiāng)三年而反,曰:“去時(shí),有數(shù)仙人將上天,離月數(shù)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愴。饑欲食,輒飲我流霞一杯,每飲輒數(shù)月不饑?!边@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童顏兩句:意謂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顏不老,那就不惜一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問答
問:《清明日宴梅道士房》的作者是誰?
答:清明日宴梅道士房的作者是孟浩然
問: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唐代的作品
問: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問: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的下一句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問: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賞析
詩以隱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駐顏、流霞等術(shù)語和運(yùn)用青鳥、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賦予游仙韻味,流露了向道之意。(劉建勛)
- 祗奉天書六首玄穹眷懷,實(shí)符申錫。垂露勝文,粲然靈跡。發(fā)祥吉圖,純熙實(shí)欒。登薦欽崇,式昭天歷。
-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標(biāo)簽:春天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塔形標(biāo)海月,樓勢出江煙。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hù)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 縣圃十絕和朱待制桐鄉(xiāng)文章伯,我欲執(zhí)鞭從。明堂選擎天,云壑臥老松。
- 歸自臨安一鐵君王鑄已成,忽然淮上羽書驚。歸來依舊當(dāng)時(shí)我,添得髭須白數(shù)莖。
-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第二奏虛極仙宗本,希夷象帝先。百靈朝太上,萬法祖重圓。善貸惟沖德,功成謂自然。云門達(dá)和氣,思用合鈞天。
- 出關(guān)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敢望余生還故國,獨(dú)憐多難累衰親。云陰不散黃龍雪,柳色初開紫塞春。姜女石前頻駐馬,傍關(guān)猶是漢家人。
- 自訟家弊須微祿,年衰尚遠(yuǎn)游。未逃朋友責(zé),更遣吏民羞。釆藥思長往,傳書卻小留。微風(fēng)入桐葉,分我一簾秋。
- 偈頌八十五首我此一關(guān),無背無向。擬欲進(jìn)前,綱在頭上。
- 仙山一炷心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水清無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騎鶴來。
- 晚興雨罷陰云過,綠苔生滿齋。清詩哦晚思,遠(yuǎn)興動(dòng)幽懷。自恨無與適,誰云寡所諧。茅檐有余爽,點(diǎn)滴在空階。
-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 高節(jié)未聞馴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齊己憶舊山
- 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 陸游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后二首
- 此生誰骨肉,末識好衣裳——— 李覯哭女二首
- 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劉禹錫送趙中丞自司金郎轉(zhuǎn)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 秋光無遠(yuǎn)近,晚興信西東。——— 陸游出越城遊
- 舊游聊稅駕,雅飲且軒眉——— 楊億送溫州聶從事赴闕
- 自言回航為跡西方之彼美,相援忽墮滄海中——— 陳獨(dú)秀夜夢亡友何梅士覺而賦此
- 化城立有誰知意,普雨調(diào)和潤萬機(jī)——— 釋印肅化無盡歷
- 川澤固多資灌溉,此井猶能濟(jì)闤闠——— 樓鑰吳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