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山夜看圣燈
玉香印焚靜夜,銀燭炫遼空。
泉漱云根月,鐘敲檜杪風。
印金標圣跡,飛石顯神功。
滿望天涯極,平臨日角紅。
猿來齋石上,僧集講筵中。
頓作超三界,渾疑證六通。
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注釋
全唐詩:卷9_7
三學山夜看圣燈問答
問:《三學山夜看圣燈》的作者是誰?
答:三學山夜看圣燈的作者是徐氏
問:三學山夜看圣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學山夜看圣燈是唐代的作品
問:虔禱印游靈境,印元妃夙志印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虔禱印游靈境,印元妃夙志印同 出自 唐代徐氏的《三學山夜看圣燈》
問:虔禱印游靈境,印元妃夙志印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虔禱印游靈境,印元妃夙志印同 的下一句是 玉香印焚靜夜,銀燭炫遼空。
問:出自徐氏的名句有哪些?
答:徐氏名句大全
- 代鄰叟言懷人生何事心無定?宿昔如今意不同。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頭翁。
- 仙洲呈劉伯益沈莊仲杜門久經(jīng)時,老我徒謬悠。平生山水心,汩汩不暇謀。今辰定何辰,木落風露秋。忘懷兩佳士,共約來仙洲。杖藜欣躋攀,空蒙翠煙浮。解帶小盤礴,尋勝還經(jīng)丘。捫蘿坐石冷,俯潤穿林幽。露重巾履濕,涉歷青山頭。瀑泉盡生寒,晴雪散不收。蜒蜿下大壑,一闖千丈虬。歸來坐危亭,興與孤云留。野草為誰好,巖花徒爾愁。昔賢有遺從,俯仰歲月流。慨嘆不自禁,陶然聊消尤。
- 臺城路余賦詞以述二妙。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暗飲春腴,欣榮晚節(jié),不載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語。共倚云根,歲寒羞并歲寒所。當年曾見漢館,卷簾頻坐對,飛夢湘楚。嘆我重來,何堪如此,落葉空江無數(shù)。盤桓屢撫。似冉冉吹衣,頗疑非霧。素壁高堂,晉人清幾許。
- 頌撥動乾坤步轉移,南觀北斗有誰知。金烏暮向西山急,曉逐扶桑半夜飛。
-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細不可減,大無以加。近在眼睫,遠過天涯。是著即錯,擬之又差。缺齒老胡會不得,空攜只履返流沙。
- 蜀中掃地和尚水行仙,怕秦川。
- 次韻胡梅瀧夢渠處處曉星殘,秋水盈盈隔曉山。山外梅瀧應秋水,一泓秋月夜將闌。
- 木蘭花慢(用韓干聞喜亭柱間韻)□中原望眼,正漢水、接天流。漸霽雨虹消,清風面旋,借我涼秋。草廬舊三顧處,但孤云、翠壁晚悠悠。唯有蘭皋解佩,至今猶話離愁。遲留。嘆息此生浮。去去老滄洲。念歲月侵尋,閑中最樂,飽外何求。功名付他分定,也誰能、伴得赤松游。尊酒相逢,更莫問儂,依舊狂不。
- 白鼉鳴天欲雨,有東風,南谿白鼉鳴窟中。六月人家井無水,夜聞鼉聲人盡起。
- 和孫叔靜兄弟李端叔唱和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喜聞新國政,兼得故人書。秉燭真如夢,傾杯不敢余。天涯老兄弟,懷抱幾時攄。
- 胡兒起作和蕃歌,齊唱嗚嗚盡垂手。——— 李益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
- 柳色迎高塢,荷衣照下帷——— 劉長卿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
- 五星高會記當年,笑語喧江夜不眠——— 項安世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綠紹興府教授秋
-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嗚騶——— 朱長文太守召陪諸公游虎丘
- 一聲清唱,半甌輕啜,愁緒如絲——— 程垓朝中措(湯詞)
- 塵埃也走咸陽道——— 辛棄疾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
- 不妨玉山頹,對臥千載楠——— 馮伯規(guī)次韻劉閬州謝送菊巖春
- 雖喜卜鄰同晏子,尚慚推宅異周郎——— 司馬光和邠守宋席去來卜居與南園為鄰
- 得人此為盛,咨岳今復存——— 張九齡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 柳色春陰重。——— 吳文英宴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