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蓮步。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處。
晝閑度。因甚天也慳春,輕陰便成雨。綠暗長亭,歸夢趁飛絮。有情花影闌干,鶯聲門徑,解留我、霎時凝佇。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采摘花朵,漫步在古園小徑,濃密的青竹使我感到有些清冷。少女們曾在溪頭斗草踏青,那里的沙土地上還留有清晰的小腳印。我忽然感到自己有些可憐,如今已經(jīng)是蒼蒼兩鬢,又是一度寒食來臨,我卻孤零零一個人,在這云山深處輾轉(zhuǎn)飄零。
白天無聊我出外漫步閑行。不知為何老天爺也這樣吝嗇春天的芳景,方才只是輕陰,不久就變成細(xì)雨 。陰暗的天色中,只見濃郁的綠蔭遮掩著長亭。我思鄉(xiāng)的夢魂隨著那些柳絮翻飛迷 。欄桿上搖曳著多情的花影,門口又傳來宛囀動聽的鶯聲。它們仿佛理解我此時的心情,在安慰挽留我片刻留停。于是我又停留下來,仔細(xì)聽著。
注釋
龜溪:水名,在今浙江德清縣。《德清縣志》:“龜溪古名孔愉澤,即余不溪之上流。昔孔愉見漁者得白龜于溪上,買而放之?!?br />古苑:即廢園。
翠微路:指山間蒼翠的小路。
斗草溪根:在小溪邊斗草嬉戲。
蓮步:指女子腳印。
因甚:為什么。
慳(qiān)春:吝惜春光。慳,此作刻薄解。
凝佇:有所思慮或期待,久立不動。
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問答
問:《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的作者是誰?
答: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是宋代的作品
問: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
問: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的下一句是 斗草溪根,沙印小蓮步。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賞析
此詞是作者客居龜溪村,寒食節(jié)游覽一廢園時所見所感而作。詞的上片寫游園。開頭三句點題,寫廢園風(fēng)景?!坝摹?、“古”、“冷”三字,將廢園的特征盡現(xiàn)?!岸凡荨倍湟娋吧?,自傷身世?!白詰z”三句,抒游園之感。下片寫歸思離愁和對廢園的顧戀?!熬G暗”兩句,寫“歸夢”縈懷,不說柳絮引發(fā)歸思離愁,卻說歸夢追逐柳絮,圍繞著柳陰綠暗的長亭飄蕩,傳達(dá)出作者內(nèi)心的凄清冷寂。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分析:“此首游園之感,文字極疏雋,而沉痛異常。起記游園,次記園中所見?!坝星椤比洌蘸稀巍?,化無情為有情,語摯情濃。全詞寫景清麗有致,抒情婉轉(zhuǎn)清暢。
從詞題看,此詞是吳文英作客龜溪,在寒食節(jié)春游時所寫。龜溪在浙江德清縣,古名孔愉澤,即余不溪之上流。而廢園,是當(dāng)?shù)匾粋€荒蕪冷落的地方,本已被詞人遺忘,但詞人卻在這繁華衰歇之地度過了寒食節(jié)。廢園地也曾有過繁華興盛的時候,身處其中,自然會生出今昔盛衰之感,由此作者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二者相互襯托,融為一體。詞人黯然的思鄉(xiāng)之情就是在四周清幽的環(huán)境描寫中逐步流露出來的。
詞的開篇即寫廢園之景。詞人進(jìn)入園中,但見野花自在地散發(fā)著幽香,引他伸手去采摘;叢竹掩映的小徑,由于人跡罕至而長滿青苔,顯得那樣清冷凄寂。這樣的景色,不用明言,即是一個廢園之景,夢窗未用“廢”字而寫出荒廢之景,是其高明之處。
詞人漫步來到龜溪之畔,四顧無人,但是沙灘上卻留著女子的腳?。ㄐ∩彶剑?,還有許多棄擲在地的花草,春來廢園亦不是無人光顧,散落的花草和女子腳印這充滿人間氣息的景象引起人的諸多遐想。也使作者意識到由于是寒食節(jié),當(dāng)?shù)嘏釉鴣磉@兒踏青斗草。寒食節(jié)踏青斗草是當(dāng)時習(xí)俗。眼前所見,引起作者一系列的遐思。自己遠(yuǎn)別親人,客居他鄉(xiāng),逢此節(jié)日,不能不觸動愁緒,由此又引出下面“自憐”三句詞意。
“自憐”三句含有三層意思。作者此次重來德清,已是晚年,所以有兩鬢斑白、韶華不復(fù)之嘆,此其一也;逢此一年一度的寒食節(jié),又有光陰似箭之嘆,此其二也;反躬自審,身在他鄉(xiāng),徒增兩地相思之嘆和飄零之苦,此其三也。各種思緒,交織在一起,真可謂百感交集了。
換頭繼續(xù)寫詞人在園中之所見所感?!皶冮e度”三字寫出詞人一人身處廢園,內(nèi)心無限的孤寂和無聊。這是由于春天氣候多變,忽然間小陰成雨,因此埋怨天公不作美,為何如此吝惜春光,使人不能盡情游賞。無聊之余,思鄉(xiāng)之念倍增,正如唐代無名氏《雜詩》所道:“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fēng)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边@也就是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罷。此處雖然是寫天氣陰雨無常,但卻上接“云山深處”,下開“歸夢”,貫穿思鄉(xiāng)之情,亦非閑筆。雨絲風(fēng)片,引出歸夢,接著以想象加深詞意。歸期無定,一片鄉(xiāng)情只能寄托夢中,但幽思飄渺,猶如隨風(fēng)輕飏的花絮;自己的歸夢也仿佛悠然飄蕩在綠蔭滿地的長亭路上。一個“趁”字極言歸夢之切。
寒食節(jié)是在異鄉(xiāng)的龜溪廢園中度過的,廢園景色雖“廢”,但詞人卻備感親切,因為是廢園陪伴詩人度過了這個節(jié)日。結(jié)尾,詞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如杜甫《春望》詩所云“感時花濺油淚,恨別鳥驚心”,即是將無情之物化為有情:在詞人眼里,那闌干邊扶疏的花影,小門畔宛轉(zhuǎn)的鶯啼,卻仿佛滿含情思,其中不僅有對思鄉(xiāng)游子的安慰,還有殷勤的挽留;使得詞人佇立凝思,久久不忍離去。這樣的結(jié)局,別開生面,不僅將題意交代清楚,同時又點出園雖廢而仍能在游子心頭留下美好的回憶,因此也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予復(fù)何為者,棲棲徒問津。中年廢丘壑,上國旅風(fēng)塵。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親。歸來當(dāng)炎夏,耕稼不及春。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澗濱。因聲謝同列,吾慕潁陽真。
- 沛中歌秦時日月漢山河,家計今誰與仲多。天子不知天下貴,酒中惟唱沛中歌。
- 悼玉溪長年聞老病,終日擁柴門。冷落田文飯,凄涼北海樽。功名看似夢,術(shù)業(yè)付諸孫??犊R終語,精誠徹九閽。
- 中和節(jié)日步東園三首兩晨又不到東園,沙徑朝來合小乾??上Ъt梅將落去,怕風(fēng)怕雨不來看。
- 題嚴(yán)光釣臺弭棹歷塵跡,悄然關(guān)我情。伊無昔時節(jié),豈有今日名。辭貴不辭賤,是心誰復(fù)行。欽哉此溪曲,永獨古風(fēng)清。
- 游下巖崇封院清虛堂里話襟期,友似蘇黃從可知。墨寶惜無人愛護,漫令繞寺覓殲碑。
- 如夢令九八般般洽協(xié)。普遍盡歸調(diào)燮。處處見光輝,燦燦尤增煒燁。相接。相接。長出瑤枝玉葉。
- 偈頌二十一首上元新節(jié),處處燒燈,都城巷陌,市廛邸店。觀者如堵,惟復(fù)燈來眼底,眼到燈邊。
- 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shù)章自道后二章為單老不能狂心自箕,覽觀宇宙百非宜。沈舟那管帆爭水,抱瑟難隨竽用時。只把書知憑幾困,閒從龜決訪山疑。夜來窗下青鐙下,兀兀無言渺渺思。
- 小隱園詩僕本塵外士,功名若毫末。因?qū)ば@隱,忽見群芳發(fā)。昔夢宛可記,靈契方茲達(dá)。會須掛朝纓,歸弄巖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