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問答
問:《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的作者是誰?
答: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的作者是金履祥
問: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是宋代的作品
問:吉甫作頌,其詩孔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吉甫作頌,其詩孔陋 出自 宋代金履祥的《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問:吉甫作頌,其詩孔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吉甫作頌,其詩孔陋 的下一句是 相彼兕觥,以介眉壽。
問:出自金履祥的名句有哪些?
答:金履祥名句大全
- 送錢婺州純老桃花汴水半河流,已作南行第一舟。倦報(bào)朝中言嘖亂,喜聞淮上櫓咿呦。平時(shí)答策詞無枉,此去為邦學(xué)更優(yōu)。自古東陽足賢守,請君重賦沈公樓。
- 相思令·蘋滿溪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貢r(shí)隴月低。煙霏霏。風(fēng)凄凄。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
- 和邵同年戲贈(zèng)賈收秀才三首傾蓋相歡一笑中,從來未省馬牛風(fēng)。卜鄰尚可容三徑,投社終當(dāng)作兩翁。古意已將蘭緝佩,招詞閑詠桂生叢。此身自斷天休問,白發(fā)年來漸不公。朝見新荑出舊槎,騷人孤憤苦思家。五噫處士太窮約,三賦先生多誕夸。帳外鶴鳴奩有鏡,筒中錢盡案無鮭。玉川何日朝金闕,白晝關(guān)門守夜叉。(時(shí)賈欲再娶。)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黃帽刺船忘歲月,白衣?lián)莆况姽?。狙公欺病來分栗,水伯知饞為出鱸。莫向洞庭歌楚曲,煙波渺渺正愁予。
- 謝知縣丈相率泛舟且訪寓舍并呈子暢兄父老延見后,詔書宣布余。臨流具舟楫,散步輟車輿。天氣清而朗,物情和且舒。聊為曲江飲,報(bào)此暮春初。人物玉相倚,山川畫不如。要窮詩律細(xì),寧遣酒行疏。既益園官菜,亦留溪友魚。風(fēng)期須我輩,樂事見群居。欲去鷺前導(dǎo),重來犬入裾。還迂長者轍,薄憇野人廬。
- 生查子(藥名寄章得象陳情)朝廷數(shù)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險(xiǎn)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 鷹爪花宿蔓盤根悉剪夷,只留庭下雪霜枝。史君第一憎貪攫,豈是蒼鷹露爪時(shí)。
- 蕙蘭芳(贛州推廳新創(chuàng)池亭、畫橋,時(shí)宴其中,今小春舞。小春乃吾家小妓也)池亭小,簾幕初下,散飛島鶩。乍風(fēng)約云開,遙障幾眉橫綠。畫橋架月,映四岸、垂楊遮屋。繞翠欄滿檻,盡是新栽花竹。風(fēng)送荷香,涼生冰簟,豈畏炎燠。便催喚雙成,看舞相時(shí)麗曲。及瓜雖近,要娛我目。教后人行樂,亦非吾獨(dú)。
- 元道士黃衣舍去混緇衣,棄卻甜桃摘醋梨。酸澀一時(shí)嘗過了,攢眉?xì)w去許誰知。
- 臨江仙(雪后寄周十)夢里江南渾不記,只君幽戶難忘。夜來急雪繞東堂。竹窗松徑里,何處問歸航。甕底新醅應(yīng)已熟,一尊知與誰嘗。會(huì)須雄筆卷蒼茫。雪濤聲隱戶,瓊玉照頹墻。
- 疏山送日兄歸玄沙疏山覓得曹家女,嬌舞西風(fēng)不解羞。歸與謝郎稱萬福,免教紅爛在漁舟。
- 夜深歸去,爛然溪上阡陌——— 陳三聘念奴嬌
- 竹林毋負(fù)籍,蘭砌要追元——— 李曾伯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 嗟賢有夢龍占苦,對臆無言鵩坐陰——— 宋祁哭公孫子正
- 卻恐春風(fēng)咎毛穎,泄池消息貌他顏——— 白玉蟾贈(zèng)何畫梅
- 明歲花時(shí),何處謾相憶——— 管鑒醉落魄(三月十日賞酴靡,時(shí)坐客沈、趙與余將終更花干復(fù)議歸蜀醉中口占)
- 金柱連天折,瑤階被賊荒。——— 貫休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 野水蒼煙起,平林夕鳥還——— 歐陽修又行次作
- 張旜萬里足騎壯,富公所說惟饑饞——— 敖陶孫與太常丞丁晦甫
- 幸哉賢玉潤,有誄不容刪——— 陳傅良悼林仲逸縣尉
- 趿履謁侯門,吟——— 吳西逸【商調(diào)】梧葉兒 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