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道中問答
問:《天臺道中》的作者是誰?
答:天臺道中的作者是陸壑
問:天臺道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天臺道中是宋代的作品
問:天臺道中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蕭颯西風(fēng)吹帽紗,征途近晚欲停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蕭颯西風(fēng)吹帽紗,征途近晚欲停車 出自 宋代陸壑的《天臺道中》
問:蕭颯西風(fēng)吹帽紗,征途近晚欲停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蕭颯西風(fēng)吹帽紗,征途近晚欲停車 的下一句是 峰回路轉(zhuǎn)六七里,犬吠雞鳴三四家。
問:出自陸壑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壑名句大全
- 偈頌一百零二首觸翻茶瓢,眉毛掛劍。殺活不分,邪正難辨。古今同轍不同途,妙悟玄機轆轆轉(zhuǎn)。
- 銘座一首□□幸已逃憂責(zé),銘卒猶思儆耄荒。平日何曾欺暗室,暮年不會議明堂。重金身寵生無益,賜扇恩深死未忘。扈蹕老臣開九帙,感今懷舊獨凄涼。
- 眾妙堂妙處常存道豈高,個中得意自陶陶。空堂寂寞豐碑在,觀裹何人復(fù)種桃。
- 西江月澹澹薰風(fēng)庭院,青青過雨園林。銅駝陌上舊鶯聲。今日江邊重聽。落帽酒中有趣,題橋琴里無心。香殘沈水縷煙輕?;ㄓ瓣@干人靜。
-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小床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隨人射虎氣終在,徒步白頭心頗同。遙想據(jù)鞍橫槊處,新詩一一建安風(fēng)。
- 游大滌山山蟠鰲足云千丈,溪折羊腸路九回。神石肯穿秦斧鑿,古壇曾見漢樓臺。秋山風(fēng)雨銀河下,月夜笙簫玉佩來。山自青青泉自潔,百年蹤跡幾蒼苔。
- 嘉禾百詠兜率寺昔年池滿地,今見屋耽耽。不結(jié)蓮花界,龜魚死未日。
- 縱囚論標簽:古文觀止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fù)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fù)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zé)o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 蘇幕遮 蓬萊路,仗三千行滿,獨步云歸 以上海波間,蓬萊島。行滿功成,去者絕希少。無路無舟空浩渺。*市先生,要到應(yīng)難到。養(yǎng)沖和,宜在早。意氣男兒,守取幽去道。滄海變移身未老。玉帝知聞,必有金書詔。人名。呂洞賓原詞,全唐詩收入。
- 挽葉寺丞二首何待臺傾曲沼平,昨朝戶牖上丹青。寒花自拆侍中圃。劫火猶存太祝廳。托紹遺言那忍負,哭憐哀挽不堪聽??樟钛W龍鐘叟,秉筆來書宰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