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季長飾庵問答
問:《寄題季長飾庵》的作者是誰?
答:寄題季長飾庵的作者是陸游
問:寄題季長飾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寄題季長飾庵是宋代的作品
問:近詔還中秘,新文記飾庵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近詔還中秘,新文記飾庵 出自 宋代陸游的《寄題季長飾庵》
問:近詔還中秘,新文記飾庵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近詔還中秘,新文記飾庵 的下一句是 主盟君勿讓,賈勇我何堪。
問:出自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六夜來酒醒四更過,漸覺衾裯冷氣多。踏雪敲門雙敕使,傳言太子送天鵝。
- 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 月夜 / 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 傳聲問我問我是何人,空門舊隱淪。因知身世假,養(yǎng)得性情真。短景將沉照,枯株不受春。古來黃綺輩,亦復(fù)懶稱臣。
- 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qiáng)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fù)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fù)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 賀新郎(九日席上呈諸友)舊日重陽日。嘆滿城、闌風(fēng)去雨,寂寥蕭瑟。造物翻騰新機(jī)杼,不踏詩人陳跡。都掃蕩、一天云物。挾客憑高西風(fēng)外,暮鳶飛、不盡秋空碧。真意思,浩無極。餻詩酒帽茱萸席。算今朝、無誰不飲,有誰真得。子美不生淵明老,千載寥寥佳客。無限事、欲忘還憶。金氣高明弓力勁,正不堪、回首南山北。誰弋雁,問消息。
-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誰其祀神,知神嗜好。闬伯祀火,為神所勞。睠言配食,既興火俱。于樂旨酒,承神嘉虔。
- 趙德安挽詩甲甲露布告誅曦,丙戌巴臺已磔禧?;蛑^祿媭非漢患,誰知田李遺唐危。安州得禍聞人說,荊莫上功惟我知。三十三年舊寮友,朔風(fēng)吹淚讀殘碑。
- 春江炎涼昏曉苦推遷,不覺忠州已二年。閉閣只聽朝暮鼓,上樓空望往來船。鶯聲誘引來花下,草色勾留坐水邊。唯有春江看未厭,縈砂繞石淥潺湲。
- 賜神童蔡伯禧七閔山水多才俊,三歲奇童出盛時。家世應(yīng)傳清白訓(xùn),嬰兒自得老成資。初嘗學(xué)步來朝謁,方及能言解誦詩。更勵孜孜圖進(jìn)益,青云千里有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