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凄清的瑟聲,在長夜發(fā)出哀怨的音調(diào);而伴隨這哀怨樂曲的,又是秋夜悲鳴的風雨聲。
孤燈下,又聽見楚角聲哀,清冷的殘月徐徐沉下章臺。
芳草漸漸枯萎,已到生命盡頭.親人故友,從未來此地。
鴻雁已往南飛,家書不能寄回。
注釋
章臺:即章華臺,宮名,故址在今陜西長安。在今湖北省監(jiān)利縣西北?!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俺映牵ㄖ┱氯A之臺?!?br />瑟:古代弦樂器。多為二十五弦。弦樂器,這里指樂聲。清瑟,即凄清的瑟聲。遙夜:長夜。連下兩句是說,凄清的瑟聲,在長夜發(fā)出哀怨的音調(diào);而伴隨這哀怨樂曲的,又是秋夜悲鳴的風雨聲。
楚角:楚地吹的號角。其聲悲涼。
下:落下。這句是說,殘月從章臺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芳草: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經(jīng)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詞,有“又”義。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華已逝。
殊:竟,尚。
鄉(xiāng)書:指家書,家信。不可寄:是說無法寄。
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鳥,秋天從此南來,春天又飛往北方。古時有雁足寄書的傳說,事書《漢書·蘇武傳》。連上兩句是說,我寫的家書,已無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無雁可托。
章臺夜思問答
問:《章臺夜思》的作者是誰?
答:章臺夜思的作者是韋莊
問:章臺夜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章臺夜思是唐代的作品
問:章臺夜思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出自 唐代韋莊的《章臺夜思》
問: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的下一句是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問:出自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莊名句大全
章臺夜思賞析
這首五言律詩是懷人思鄉(xiāng)之作,大概是寄給越中家屬的。
首聯(lián)借清瑟以寫懷。泠泠二十五弦,每一發(fā)聲,恰似凄風苦雨,繞弦雜沓而來。長夜漫漫,枯坐一室的詩人諦聽著這樣凄神寒骨的音樂,怎不倍感哀怨呢?瑟是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其聲悲怨。相傳“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漢書·郊祀志》)。古詩中,瑟是一個常見意象。多與別離之悲相聯(lián)系。如錢起《歸雁》“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是說瑟的音樂魅力使雁不勝清怨飛來了。古代別離、行旅、閨怨、邊塞詩中,“瑟”與“雁”這兩個意象,常常連帶著出現(xiàn)。瑟曲中有《歸雁操》,脫胎于湘靈鼓瑟之神話,即湘江女神為表達對死于蒼梧的丈夫——舜的思念而鼓瑟。朱光潛先生說“寫景必顯,寫情必隱”,這兩句托傷情于瑟曲,此為隱;且詩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強調(diào)、凸顯,使之為全篇定調(diào)。
頷聯(lián)以繁筆鋪陳,用“孤燈”“楚角”“殘月”“章臺”等常見意象加以層層渲染,突出“夜思”之苦。上句是寫詩人困守寓所,孤燈獨坐,又聽到蒼涼悲切的“楚角”聲,可以想見其內(nèi)心該是怎樣的酸楚!守城戍卒的思鄉(xiāng)之曲極易勾起游子的鄉(xiāng)愁。唐詩中,“角”與“雁”這兩個意象亦常連帶出現(xiàn)。如李涉《晚泊潤州聞角》詩云“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連江渚上的大雁都不忍聞此角聲而驚飛,可見其聲之凄惻!一樣的,這一聯(lián)竭力不提聽者感受之如何,而徑直以實景烘托——“殘月下章臺”,寫一鉤殘月掛柳梢,那清幽、昏黃的光在地上篩下班駁的影子。詩人望月懷人,多么渴望能與親人故舊團聚??!殘月未圓,更增幾許凄涼。這一聯(lián)對仗工穩(wěn),用詞平易而有余味。“章臺”是唐詩之通用意象,原為漢代京城長安街道名,街多柳樹,唐時稱為“章臺柳”,以后章臺成了“柳樹”的代稱。如李商隱《贈柳》:“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鄙虿畷r《樂府指迷》說“煉句下語,最是緊要,如說桃,不可直說破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如詠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此說未免極端,但也說明隱喻是唐詩語言的一個鮮明特點。
頸聯(lián)點題,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來”。詩人用“芳草已云暮”起興,襯托其守侯之苦?!霸颇骸?,即“遲暮”之意。芳草綠了,又枯了;而故人依然久久未來,可見詩人的失落與悵惘?!胺疾荨币嗍翘圃姵R娨庀螅嘀复禾?,或象征美好的青春等。韋莊詩常用“芳草”喻指美好時光之難永駐。如其《殘花》詩云:“江頭沉醉泥斜暉,卻向花前痛哭歸。惆悵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兩依依?!币员淘?、芳草依依襯托美人遲暮,韶華不再。又如《臺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烏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以江草依舊喻指滄海桑田、物是人非?!耙选?、“殊”兩字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尾聯(lián)承“故人”一句遞進一層,揭出思鄉(xiāng)之苦?!笆馕磥怼?,長期不知“故人”音訊,兇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寫家書;可是山長水遠,“鄉(xiāng)書不可寄”,這就更添幾分悲苦。結(jié)句以景收綰?!扒镅阌帜匣亍?,點出時當冷落的清秋節(jié),每每看那結(jié)伴南飛的大雁,詩人內(nèi)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結(jié)。著一“又”字,說明這樣郁郁寡歡的日子,他已過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無可奈何;這就將悲情推到了一個高潮。這兩句意境,與李白的“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一樣,空靈幽邈,含情無際。
全詩擅用音樂造境,以景象寓情,前兩聯(lián)著意蓄勢,曲盡其妙;后兩聯(lián)一吐衷腸,酣暢淋漓。俞陛云說此詩之佳處在“前半在神韻悠長,后半在筆勢老健”,實為肯綮之言。
- 風流子飛瓊神仙客,因游戲、誤落古桃源。藉吟箋賦筆,試融春恨,舞裙歌扇,聊應塵緣。遣人怨,亂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還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風流休相誤,尋芳縱來晚,尚有它年。只為賦情不淺,彈淚風前。想霧帳吹香,獨憐奇俊,露杯分酒,誰伴嬋娟。好在夜軒涼月,空自團圓。月軒,其號也。
- 田家有感秋田梨罷老農(nóng)閒,歲暮無營只閉關(guān)。愧我西來復東去,新年贏得鬢毛斑。
- 傷時二首(一作宋郊)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親。獨立正傷心,悲風來孟津。大方載群物,先死有常倫。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豈伊逢世運,天道亮云云。太空流素月,三王何明明。光耀侵白日,賢愚迷至精。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纸褚箾],須臾還復生。
- 湖西雜感詩雪晴山院景堪躋,玉樹瓊樓照碧溪。日暮忽驚銷爍盡,百年豪富事還齊。
- 送靜照大師歸馀杭旁行經(jīng)葉振馀埃,社侶欣聞錫股回。林鳥入花迎擁裓,江龍停浪送浮杯。他年應共銷香飯,幾夕飛談辯劫灰。漸次南征知有為,化成今在故巖隈。
- 中秋十五夜月噀雪噴霜滿碧虛,王孫公子玩相呼。從來天匠為輪足,自是人心此夜余。靜入萬家危露滴,清埋眾象叫鴻孤。坐來惟覺情無極,何況三湘與五湖。
- 導引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皇太孫受冊謝廟 以上*源*發(fā),衍慶自靈長。圣運日隆昌。震闈顯冊遵彝典,基緒煥重光。揀時廟見嚴昭報,禮樂粲成章。精誠潛格神明助,福祿永無疆。一首鼓吹導引曲,據(jù)大金國志,乃翰林邢具瞻作。
- 八音歌金張與許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絲色隨染異,擇交士所貴。竹林固皆賢,山王以官累。匏酌可延客,藜羹無是非。土思非不深,無屋未能歸。革華雖可侯,不敢踐危地。木奴會足飽,寬作十年計。
- 頌古五十七首前面有虎,元來是汝。更問如何,冤苦冤苦。
- 經(jīng)故一作過翰林楊左丞池亭八角紅亭蔭綠池,一朝青草蓋遺基。薔薇藤老開花淺,翡翠巢空落羽奇。春榜幾深門下客,樂章多取集中詩。平生德義人間誦,身后何勞更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