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09-30
寓題述懷問答
問:《寓題述懷》的作者是誰?
答:寓題述懷的作者是徐夤
問:寓題述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寓題述懷是唐代的作品
問:寓題述懷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大道真風(fēng)早晚還,妖訛成俗污乾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大道真風(fēng)早晚還,妖訛成俗污乾坤 出自 唐代徐夤的《寓題述懷》
問:大道真風(fēng)早晚還,妖訛成俗污乾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大道真風(fēng)早晚還,妖訛成俗污乾坤 的下一句是 宣尼既沒蘇張起,鳳鳥不來雞雀喧。
問:出自徐夤的名句有哪些?
答:徐夤名句大全
- 次韻胡元善柳間鶯友羽衣輕,花外溪流鏡面平。勝處過君時得醉,今春屬我老歸耕。吏塵只可黃粱夢,棋社聊尋白鷺盟,猶計浮名孤樂事,風(fēng)煙滿眼得無情。
- 司空贈太傅康國韓公挽辭五首六紀(jì)增年福未涯,三公歸第寵頻加。達(dá)逢雨木官雖怕,賢值辰年夢已嗟。中祀牲牢開祖道,太常鐃吹送靈車。傷心前月登門后,臨別殷勤貺手華。
- 漁家傲引/漁家傲五月河中菱荇遍。絲綸欲下相縈絆。卻掉船來芳草岸。呼侶伴。蓑衣不把金章?lián)Q。碧落云高星爛爛。波心舉網(wǎng)星光亂。躍出鯉魚長尺半。回首看。孤燈一點(diǎn)風(fēng)吹散。
- 聞張山翁入黃鵠山采薇黃鵠嶺,投跡去無蹤。我亦從今逝,浮云四百峰。
-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楊柳枝,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楊柳枝再拜長跪而致辭。辭曰:主乘此駱五年,凡千有八百日。銜橛之下,不驚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櫛之間,無違無失。今素貌雖陋,未至衰摧。駱力猶壯,又無虺隤。即駱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雙去,有去無回。故素將去,其辭也苦;駱將去,其鳴也哀。此人之情也,馬之情也,豈主君獨(dú)無情哉?予俯而嘆,仰而咍,且曰:駱,駱,爾勿嘶:素,素,爾勿啼。駱反廄,素反閨。吾疾雖作,年雖頹,幸未及項(xiàng)籍之將死。何必一日之內(nèi),棄騅兮而別虞兮。乃目素兮素兮,為我歌楊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與爾歸醉鄉(xiāng)去來。
- 秦夢詩三首。挽公主泣葬一枝紅,生同死不同。金鈿墜芳草,香繡滿春風(fēng)。舊日聞簫處,高樓當(dāng)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閉翠微宮。
- 餓虎不食子餓虎不食子,饑鷹不雌求?;I不擇肉,盛怒遇子收。鷹饑爪喙獰,尚與雌同韝。人豈二者然,恩義宜綢繆。親戚不宜怒,割恩以為仇。此割非常割,此傷無血流。肉割愈有日,恩割傷不收。一割大義死,再割面相仇。親戚尚皆然,況又他人儔,是己與世絕,子世何足尤。
- 馬伶?zhèn)?/a>標(biāo)簽:寫人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dāng)太平盛時,人易為樂。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梨園以技鳴者,無慮數(shù)十輩,而其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 ∫蝗?,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列興化于東肆,華林于西肆,兩肆皆奏《鳴鳳》,所謂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當(dāng)兩相國論河套,而西肆之為嚴(yán)嵩相國者曰李伶,東肆則馬伶。坐客乃西顧而嘆,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復(fù)東。未幾更進(jìn),則東肆不復(fù)能終曲。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dú)著?! ∪ズ笄胰甓R伶歸,遍告其故侶,請于新安賈曰:“今日幸為開宴,招前日賓客,愿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既奏,已而論河套,馬伶復(fù)為嚴(yán)嵩相國以出,李伶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yuǎn)甚。其夜,華林部過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李伶之為嚴(yán)相國至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馬伶曰:“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yán)相國儔也。我走京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國于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為師也。”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馬伶,名錦,字云將,其先西域人,當(dāng)時猶稱馬回回云?! 『罘接蛟唬寒愒眨R伶之自得師也。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乎!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shù)千里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
- 蟬柳邊曉立看蟲蛻,化作風(fēng)餐露宿身。林靜晝長吟不絕,騷騷清苦似詩人。
- 思佳客家住銀塘東復(fù)東。赤闌橋下笑相逢。春風(fēng)豆蔻抽新綠,夜雨茱萸濕老紅。鷗鳥散,水天空。綺窗昨夜已無蹤。月昏云淡沙汀小,簾影重重花影中。
- 夢到十洲三島。——— 韓淲桃源憶故人
- 蜂蝶恨,何時足。——— 徐安國滿江紅
- 藕花雜蒲稍,芒氣遠(yuǎn)如一——— 張镃自廣巖避暑西庵
- 雁過荒寒外,燈殘寂寞中。——— 陸游枕上
- 鏡中容顏老不揚(yáng),浪求斗升助糟糠——— 孫應(yīng)時傅惟肖贊府假西游集作長篇送還奇甚次其韻
- 離邦嗟病免,道舊樂朋簪——— 宋祁呈胡希元進(jìn)士二首
- 倦身只合臥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葉紹翁舟次崇德
- 我亦勞心添病骨,悔將黃卷負(fù)年華——— 晁說之自延安回道中作
- 石坑?xùn)|畔好田廬,更著青林映帶渠——— 項(xiàng)安世過豐城三十里始見廬坐落
- 觀者如堵,惟復(fù)燈來眼底,眼到燈邊——— 釋智愚偈頌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