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問答
問:《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的作者是誰?
答: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的作者是陳造
問: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沉炷茶鐺且翠微,歸軒何惜小逶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沉炷茶鐺且翠微,歸軒何惜小逶迤 出自 宋代陳造的《同沈守勸農(nóng)十首》
問:沉炷茶鐺且翠微,歸軒何惜小逶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沉炷茶鐺且翠微,歸軒何惜小逶迤 的下一句是 晴天璧月今宵好,待得金波泛夜時(shí)。
問:出自陳造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造名句大全
- 獻(xiàn)南豐宰昨夜黃斑入縣來,分明蹤跡印蒼苔。幾多道德軀難去,些子豬羊引便來。令尹聲聲言有過,錄公□□道無災(zāi)。思量也解開東閣,留取頭蹄設(shè)秀才。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南禪相望無多地,深謝高軒日見過。歸去山林遂閒放,卻尋農(nóng)圃問誰何。
- 減字木蘭花去年殘臘。曾折梅花相對插。人面而今??沼谢ㄩ_無處尋。天天不遠(yuǎn)。把酒拈花重發(fā)愿。愿得和伊。偎雪眠香似舊時(shí)。
- 偈薄福住楊歧,年來氣力衰。寒風(fēng)凋敗葉,猶喜故人歸。囉囉哩,拈上死柴頭,且向無煙火。
- 刑賞忠厚之至論標(biāo)簽:古文觀止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chuàng)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于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秱鳌吩唬骸百p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dāng)堯之時(shí),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zhí)法之堅(jiān),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圣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稌吩唬骸白镆晌┹p,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嗚呼,盡之矣??梢再p,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于爵祿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鋸,是刑之威施于刀鋸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于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于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对姟吩唬骸熬尤珈?,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狈蚓又褋y,豈有異術(shù)哉?時(shí)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洞呵铩分x,立法貴嚴(yán),而責(zé)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 次韻任解元喜雨二首跪奉爐香幸見憐,人言匹庶可回天。及今一睹盆傾勢,滿意重占斗覆年。僅息黃塵昏永晝,幾時(shí)翠羽冒中田。此心安得頑如石,水旱豐兇付偶然。
- 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jìn)退未決見寄未歸天路紫云深,暫駐東陽歲月侵。入洛聲華當(dāng)世重,閔周章句滿朝吟。開爐夜看黃芽鼎,臥甕閑欹白玉簪。讀易草玄人不會,憂君心是致君心。
- 送侄赴廷試一第男兒未足夸,喜傳衣缽振吾家。大廷好上千言對,要使聲名播邇遐。
-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時(shí)夢得有疾)七月中氣后,金與火交爭。一聞白雪唱,暑退清風(fēng)生。碧樹未搖落,寒蟬始悲鳴。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疏受老慵出,劉楨疾未平。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宮城。
- 五歌食魚江南春旱魚無澤,歲晏未曾腥鼎鬲。今朝有客賣鱸魴,手提見我長于尺。呼兒舂取紅蓮米,輕重相當(dāng)加十倍。且作吳羹助早餐,飽臥晴檐曝寒背。橫戈負(fù)羽正紛紛,只用驍雄不用文。爭如曉夕謳吟樣,好伴滄洲白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