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她體態(tài)輕盈、語聲嬌軟的形象,我分明又從好夢中見到了。我仿佛聽到她在對我說:長夜多寂寞呀,你這薄情郎怎么會知道呢?春天才剛開頭,卻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懷染遍了。
自從分別以后,她捎來書信中所說的種種,還有臨別時為我刺繡、縫紉的針線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來到我的夢中,就像是傳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離了軀體,暗地里跟隨著情郎遠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潔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獨自歸去。也沒有個人照管。
注釋
⑴踏莎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diào)五十八字,仄韻。又有《轉(zhuǎn)調(diào)踏莎行》,雙調(diào)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
⑵沔(miǎn)東:唐、宋州名,今湖北漢陽(屬武漢市),姜夔早歲流寓此地。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
⑶燕燕、鶯鶯:借指伊人。蘇軾《張子野八十五歲聞買妾述古令作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br />⑷華胥(xū):夢境。
⑸郎行:情郎那邊。
⑹淮南:指合肥。
⑺冥冥(míng):自然界的幽暗深遠。
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問答
問:《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的作者是誰?
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的作者是姜夔
問: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是宋代的作品
問: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出自 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問: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的下一句是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問:出自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答:姜夔名句大全
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賞析
這首詞一開始即借“鶯鶯燕燕”字面稱意中人,從稱呼中流露出一種卿卿我我的纏綿情意。這里還有第二重含義,即比喻其人體態(tài)“輕盈”如燕,聲音“嬌軟”如鶯??芍^善于化用。這“燕燕輕盈,鶯鶯嬌軟”乃是詞人夢中所見的情境?!读凶印份d黃帝曾夢游華青氏之國,故詞寫好夢云“分明又向華胥見”。夜有所夢,乃是日有所思的緣故。以下又通過夢中情人的自述,體貼對方的相思之情。她含情脈脈道:在這迢迢春夜中,“薄情”人(此為呢稱)啊,你又怎能盡知我相思的深重呢?言下大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的意味。
過片寫別后睹物思人,舊情難忘?!皠e后書辭”,是指情人寄來的書信,撿閱猶新;“別時針線”,是指情人為自己所做衣眼,尚著在體。二句雖僅寫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皆情至之語。緊接著承上片夢見事,進一層寫伊人之情?!半x魂暗逐郎行遠”,“郎行”即“郎邊”,當時熟語,說她甚至連魂魄也脫離軀體,追逐詞人來到遠方。末二句寫作者夢醒后深情想象情人魂魄歸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這樣獨自歸去無人照管。一種借玉憐香之情,一種深切的負疚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間,感人至深。
這首詞緊扣感夢之主題,以夢見情人開端,又以情人夢魂歸去收尾,意境極渾成。詞的后半部分,尤見幽絕奇絕。在構(gòu)思上借鑒了唐傳奇《離魂記》,記中倩娘居然能以出竅之靈魂追逐所愛者遠游,著想奇妙。在意境與措語上,則又融合了杜詩《夢李白》“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詠懷古跡》“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句意。妙在自然渾融,不著痕跡。
- 病中即事病態(tài)與時關(guān),炎涼僅覆翻。秋風(fēng)已吹鬢,沴氣尚留根。比屋均如此,吾生敢自論??噜翟娍倧U,斗水汲深渾。
- 白云樓白云樓危壓晴霓,樓下波光數(shù)毛發(fā)。雕甍刻桷出煙霞,萬瓦參差鵬翼截。蘭汀蕙浦入平蕪,天遠孤帆望中滅。屈平宋玉情不盡,千古依然在月風(fēng)。漂零坐想十年舊,歲月飛馳爭列缺。青云交友夢魂斷,白首漁樵誠契闊。安居環(huán)堵袁安老,泣抱荊珍卞和刖。折楊雖俚亦知名,猶欲樓中賡白雪。
- 春暮宴罷寄宋壽先輩斜掩朱門花外鐘,曉鶯時節(jié)好相逢。窗間桃蕊宿妝在,雨后牡丹春睡濃。蘇小風(fēng)姿迷下蔡,馬卿才調(diào)似臨邛。誰憐芳草生三徑,參佐橋西陸士龍。
- 夜興秋氣入病骨,殘夢倏然驚。芭蕉葉間露,風(fēng)過皆成聲。攬衣泬寥內(nèi),搔首天河橫。饑蟲語不休,中宵誰汝令?孤鴻亦何苦,犯霜度微明。悠悠念群動,百感忽我并。大化倘不爾,吾其免營營。
- 送外榜人檥舟待,催飯送郎行。獨諳郎食性,廚下自調(diào)羹。
- 摸魚子 寒食雨中倚闌干、暮云千里,天涯芳草凄楚。**巷陌重門掩,何況滿窗疏雨。江上路。又還見、黃金暗柳千萬縷。荒村歲序??v燕子新來,梨花未埽,好景自虛度。江淹老,誰解重吟恨賦。東風(fēng)依舊南浦。青燈店舍長安道,夢里翠屏朱戶。閑院宇。悵猶記、佳人秉燭深夜語。新詩漫與。柰世事驅(qū)馳,流光荏苒,回首更延佇。
- 苻堅伐晉南國山河不易力,鳳鞭欲使斷江流。驕兵百萬填淝水,狼狽歸來國已休。
- 秋夜秋到情懷惡,美人天一方。夜深窗轉(zhuǎn)月,夢斷角吹霜。
- 筋竹這新居僧居邠錄寄寺中留題次孫溫叟所用夢向清江不見涯,覺來身乃太行車。新居寄我山中集,倦枕渾忘午后茶。愛此好風(fēng)當北牖,待來明月望西斜。但憐獨鶴歸何晚,不問滿林先暝鴉。
- 乙未詠梅疏枝倚竹更臨池,一餉清寒瘦雪肌。恰似玉兒初識面,朱唇蘇頰總相宜。
- 猛把殺人刀子舉,活人手段輕拈出——— 李道純滿江紅 授(原作受,據(jù)道藏改)記門人
- 圣相雖明察,不假束蘊辭——— 梅堯臣責躬詩
- 梅花也著東風(fēng)笑,一夜瘦添多少——— 張炎摸魚兒(春雪客中寄白香巖、王信父)
- 呼兒取次具杯盤,青眼相逢喜無極——— 司馬光同圣民過楊之美聽琵琶女奴彈啄木曲親諸公所
- 何事山城留滯,負好花時節(jié)——— 程垓好事近
- 山高谿且深,蒼蒼但群木。——— 陸龜蒙樵人十詠·樵谿
- 誰修鳳池錄,直筆載蕭規(guī)——— 蘇頌司空贈太傅康國韓公挽辭五首
- 豈唯樂肥遁,聊復(fù)祛憂患——— 白居易晚歸香山寺因詠所懷
-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yǎng)圣功。——— 李隆基幸鳳泉湯
- 此身已分京華隔,不謂天香尚許披——— 吳芾和潘大卿芍藥二首
- 10硬幣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