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美觀。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溫暖。
注釋
①七:虛數(shù),言衣之多;一說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
②子:第二人稱的尊稱、敬稱,此指制衣的人。
③安:舒適。吉:美,善。
④六:一說音路,六節(jié)衣。
⑤燠(yù 玉):暖熱。
無衣問答
問:《無衣》的作者是誰?
答:無衣的作者是佚名
問:無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無衣是先秦的作品
問:無衣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唐風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無衣賞析
此詩與《秦風·無衣》題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風格卻完全兩樣。從字面上看,似覺并無深意,但前人往往曲為之說,《毛詩序》云:“《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敝祆洹对娂瘋鳌吩疲骸扒只甘逯畬O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于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釐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這一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就認為“恐皆附會”。
從詩意來看,此篇似為覽衣感舊或傷逝之作。詩人可能是一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詩句樸實無華,皆從肺腑中流出:“難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揀了一件又一件,沒有一件抵得上你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舒坦,那樣美觀?!薄半y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墒翘袅艘患忠患瑳]有一件抵得上你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合身,那樣溫暖?!闭Z言自然流暢,酷肖人物聲口。感情真摯,讀之令人凄然傷懷。
對于詩中的句讀,舊說兩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今人徐培均認為應標點為:“豈曰無衣?七兮?!鼻八淖譃橐痪洌靡宰詥?,后二字為一句,用以自答,詩人正是在這種自問自答中,抒寫了一腔哀思。另外在一些字、詞的解釋上也頗多歧見。如“七”字、“子”字、“六”字,朱熹《詩集傳》以為“侯伯七命,其車旗衣服,皆以七為節(jié)。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變‘七’言‘六’者,謙也,不敢以當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敝祆涞慕忉專耆挠谒麑τ谶@首詩主題的理解。這首詩既然是述晉武公向周釐王請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七”解釋為“諸侯七命”,把“六”解釋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釋為“天子”。前二者與晉武公的諸侯身份相當,后者則與周釐王的天子地位相稱。其說固然言之成理,不失為一家之見,然與詩的本意可能相去甚遠。
從對此詩主題的理解出發(fā),“七”和“六”俱為數(shù)詞,也可以看作虛數(shù),極言衣裳之多。而“子”則為第二人稱的“你”,也即縫制衣裳的妻子。這樣的理解,應該是符合詩的本意的。
全詩分為兩章,字句大體相同,唯兩起變動一個字:“七”易為“六”;兩結也變動一字:“吉”易為“燠”。這主要為的是適應押韻的需要。從全篇來說,相同的句式重復一遍,有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回腸蕩氣之妙,讀者在吟誦中自然能體會其中的情韻。
-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自笑今朝誤夙興,逢他御史瘧相仍。過君未起房門掩,深映寒窗一盞燈。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
- 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吾亦愛吾廬,試聽談向背。維南匯平湖,浙水實分派。兩峰屹三塔,形勢遠襟帶。城中那有此,到處憐湫隘。拿舟信所之,詎復防厲揭。猿鹿鶩幽曠,引遁科遠害。抱垣更通津,漁釣欲寄快。都緣跡不羈,徹老心自在。
- 洞玄觀葛玄功行滿三千,白日驂鸞上碧天。留得舊時壇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 買山吟買得幽山屬漢陽,槿籬疏處種桃榔。唯有獼猴來往熟,弄人拋果滿書堂。
- 梅花幾年冷樹雪封骨,一夜東風春透懷?;ɡ锴搴身嵍龋酥旭乘莆倚魏?。三點兩點淡尤好,十枝五枝疏更佳。野意終多官意少,玉堂茅舍任安排。
- 幽事老夫病起日支離,幽事關心只自知。社近鄰翁饋新釀,客歸童子拾殘棋。功名已付來生了,筆墨尤非晚歲宜。余習可憐除未盡,移花引水伴兒嬉。
- 七歌效杜陵體富兒諧了西園債,身著綠衣足夸詫。那知又有價高人,昨日新官今日罷。近來書滿只月余,白頭老吏慵送迓。嗚呼五歌兮歌未足,末世由來多反覆。
- 至香山寺報秀叔家近心還速,川長馬易疲。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陽遲。來向來間宿,歸須月上時。只應庭際鵲,已報汝先知。
- 題山橋十首吹盡塵襟亦快哉,心期千古一時開。清風滿峽誰收拾,即此清風播后來。
- 春日湖上書事并序卮傾好酒逢時盛,早遇春融媚景天。龜暖戲挨初綠草,燕飛綠拂乍晴煙。遲遲晝影花籃檻,郁郁香風蝶舞筵。眉似柳開眸似水,怡情自愛賞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