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是那上天天命所歸,多么莊嚴(yán)啊沒有止息。
多么莊嚴(yán)啊光輝顯耀,文王的品德純正無比。
美好的東西讓我安寧,我接受恩惠自當(dāng)牢記。
順著我文王路線方針,后代執(zhí)行一心一意。
注釋
⑴維:語助詞。
⑵.於(wū):嘆詞,表示贊美。穆:莊嚴(yán)粹美?!?br />⑶不(pī):借為“丕”,大?!?br />⑷假:通“嘉”,美好。溢: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釋詁》:‘溢、慎、謐,靜也?!娧浴缥摇瓷魑乙?,慎我即靜我也,靜我即安我?!薄?br />⑸駿惠:鄭箋訓(xùn)為“大順”,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惠,順也;駿當(dāng)為馴之假借,馴亦順也。駿惠二字平列,皆為順。”
⑹曾孫:孫以下后代均稱曾孫。鄭箋:“曾,猶重也。”篤:指篤行,行事一心一意。篤,厚。,兩段歌詞,結(jié)尾處以詠嘆作副歌。這種形式,在當(dāng)代歌曲中,也還是很常見的。
維天之命問答
問:《維天之命》的作者是誰?
答:維天之命的作者是佚名
問:維天之命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維天之命是先秦的作品
問:維天之命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周頌·清廟之什
問: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出自 先秦佚名的《維天之命》
問: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的下一句是 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維天之命賞析
《維天之命》是《周頌》的第二篇,無韻,篇幅不長,充滿了恭敬之意、頌揚之辭。詩為祭祀周文王之作(《毛詩序》所謂“大平告文王也”),因文本中有“文王之德之純”、“駿惠我文王”等句可證,古今并無異議,但對成詩之時,則漢儒、清儒之說有分歧。鄭玄箋云:“告大平’者,居攝五年之末也。文王受命,不卒而崩,今天下太平,故承其意而告之,明六年制禮作樂。”他認(rèn)為此詩作于周公攝政五年之冬。而陳奐《詩毛氏傳疏》則云:“《書·雒誥》大傳云:‘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毒S天之命》,制禮也;《維清》,作樂也;《烈文》,致政也。三詩類列,正與大傳節(jié)次合。然則《維天之命》當(dāng)作于六年之末矣?!饿谜a》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嵶⒃疲骸芄贫Y樂既成,不使成王即用周禮,仍令用殷禮者,欲待明年即政,告神受職,然后班行周禮,班訖始得用周禮,故告神且用殷禮也。’鄭謂周禮行于七年致政之后,是也。而箋以告太平為禮未成時,在居攝五年之末,則未是。詩云:‘我其收之。’又云:‘曾孫篤之。’自在制禮后語矣?!睋?jù)他考證,鄭玄之說有誤,此詩當(dāng)作于周公居攝六年之末,即公元前1110年。今人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認(rèn)為陳奐之說較鄭箋“為有據(jù)也”,茲從其說。
此詩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四句說文王上應(yīng)天命,品德純美;后一部分四句說文王德業(yè)澤被后代,后代當(dāng)遵其遺教,發(fā)揚光大。讀者稍加注意,便會發(fā)現(xiàn)前后兩部分在結(jié)構(gòu)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個逆挽,也就是說,今傳文句將原該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純,於乎不顯”的平行結(jié)構(gòu)在句子的排列組合上作了小小的變化。語義絲毫未變,但效果卻很不一樣,兩個“於”字的疊合,更顯出嘆美莊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沒有用感嘆詞,作者便任句式按正常邏輯排列,平鋪直敘,波瀾不驚,在唱出重音——贊頌文王——之后,以輕聲順勢自然收束,表示出順應(yīng)文王之遺教便是對文王最好的告慰,這樣一種真心誠意的對天祈愿與自我告誡。
從詩的句式看,此詩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純”與第七句“駿惠我文王”完全可以壓縮成“文王德純”、“駿惠文王”這樣的句式,如此則八句均為四言,整齊劃一?!吨茼灐分胁皇菦]有這樣純用四言句的詩章,如《臣工》、《噫嘻》等即是。因為《周頌》中多無韻之詩,可能會有人將這種句式參差與勻整的不同與有無韻腳聯(lián)系起來,以為有韻之詩句式以勻整為尚,無韻之詩句式以參差為尚;這樣看的話未免太絕對,上舉《臣工》、《噫嘻》等無韻(江永《古韻標(biāo)準(zhǔn)》謂《臣工》“韻不分明”,語尚含糊)之詩也是齊言句式,就很難以此解釋之。筆者以為《頌》詩的句式參差與否,除了語言表達(dá)上的需要外,恐怕更多的是合樂的需要。據(jù)鄭覲文《中國音樂史》說:“《頌》律與《雅》律之配置不同,《雅》為周旋律,《頌》為交旋律?!倍钤夺岉灐窂娬{(diào)《頌》之舞容而謂其全為舞詩。據(jù)此,則《頌》詩的音樂大約因切合舞蹈的需要而旋律變化多一些,句式參差與勻整正反映出其旋律的差異。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筆者不敢妄斷,謹(jǐn)以之求質(zhì)于治中國古代音樂史者。
至于說此詩的內(nèi)容,實在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頌揚文王德配上天,對其美德頂禮膜拜,正是周公攝政制禮,確定祭祀文王的規(guī)格儀軌之后,創(chuàng)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題。而因其言詞古直,情意樸素,尚無矯揉造作之弊,令人讀來并不致于像讀后世千篇一律的祭祀歌辭那樣產(chǎn)生反感。
- 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暌間因以戲之五月長齋戒,深居絕送迎。不離通德里,便是法王城。舉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無上道,結(jié)念未來生。賓閤緇衣占,書堂信鼓鳴。戲童為塔象,啼鳥學(xué)經(jīng)聲。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馬家供薏苡,劉氏餉蕪菁。暗網(wǎng)籠歌扇,流塵晦酒鐺。不知何次道,作佛幾時成。
- 除夕一杯芳酒夜分天,萬慮勞勞耿不眠。明日新春到何處,菱花影里二毛邊。
- 嫦娥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劉季高書簡帖贊用情之真,視古庶幾。他帖雖不能盡知,筆法皆清而奇。我標(biāo)淳風(fēng),以戒言詭。
- 中秋舟次沙律去年中秋月,照我入桂城。今年中秋月,送我至江陵。桂林二千八百里,城邊買船發(fā)春水。瀟湘六月寒如冰,洞庭湖中秋氣生。峽江西來雪波急,片帆帶雨煙中濕。胡雁不來蘆葦秋,風(fēng)林淅瀝生人愁。反思前年風(fēng)露好,月入金樽醉將倒。如今飄落千萬山,煙波彌漫幾時還。露香堂中千百甕,玉瓶取醉風(fēng)吹夢。今宵弦管市繁華,燈火沙頭一萬家。爭似詩翁弄江月,微吟不自汲江花。
- 次韻和錢崇班見寄之什蘋末風(fēng)輕不動塵,承明朝罷見閑身。從容退食收芝檢,迢遞驅(qū)車訪玉人。酒貰十千那惜醉,丹封六一已應(yīng)真。春塘麗句偏相寄,傳育朝來滿縉紳。
- 浣溪沙云曳香綿彩柱高。絳旗風(fēng)颭出花梢。一梭紅帶往來拋。束素美人羞不打,卻嫌裙慢褪纖腰。日斜深院影空搖。
- 吳府君挽詩篤信寧違俗,徐行不競時。與人交樂易,處世事平夷。甚矣古常者,傷哉今已而。龍山春夜月,長照鳳皇枝。
- 贈獨孤常州(見《紀(jì)事》)洪爐無久停,日月速若飛。忽然沖人身,飲酒不須疑。
- 謝宜黃樂奇卿投詩大初分氣入三才,詩與吾生一處來。胸次融教成樂國,筆頭點出是春臺。摘君句眼詩三復(fù),撩我吟腸月久回。機械相投意相得,交盟不結(jié)自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