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00_51
送張升卿宰新滏問答
問:《送張升卿宰新滏》的作者是誰?
答:送張升卿宰新滏的作者是岑參
問:送張升卿宰新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張升卿宰新滏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張升卿宰新滏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 出自 唐代岑參的《送張升卿宰新滏》
問: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 的下一句是 送君潯陽宰,把酒青門鐘。
問:出自岑參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參名句大全
- 寄和州韓舍人急景骎骎度,遙懷處處生。風頭乍寒暖,天色半陰晴。久別魂空斷,終年道不行。殷勤云上雁,為過歷陽城。
- 雪后尋梅偶得絕句十首雪晴蕭散曳筇枝,小塢尋梅正及時。臨水登山一年恨,十分說似要渠知。
- 少年游曉鶯聲脆雨花乾。倦枕夢初殘。衣漬香留,窗深紙暗,把鏡近檐看。斷云壓損溪橋柳,花逕雪闌斑。深倚屏根,閑敲詩字,酒醒倍春寒。
-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明月灣昔聞明月觀,只傷荒野基。今逢明月灣,不值三五時。擇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連山忽中斷,遠樹分毫厘。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風漪。見說秋半夜,凈無云物欺。兼之星斗藏,獨有神仙期。初聞鏘鐐跳,積漸調(diào)參差。空中卓羽衛(wèi),波上停龍螭。蹤舞玉煙節(jié),高歌碧霜詞。清光悄不動,萬象寒咿咿。此會非俗致,無由得旁窺。但當乘扁舟,酒翁仍相隨。或徹三弄笛,或成數(shù)聯(lián)詩。自然瑩心骨,何用神仙為。
-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二漱玉亭山回不見落銀潢,余溜喧豗響石塘。目亂珠璣測空谷,足寒雷電繞飛梁。入瓶銅鼎春茶白,接竹齋廚午飯香。從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粳稻插新秧。
- 悲廢井詩因舊未嘗改。緣甘故先竭。歷稔久無禽。一朝見開渫。泌泉既斯涌。短綆鏘安設(shè)。已獲丁氏利。方見管公紲。
- 和縉云守關(guān)彥遠浮山作廣陵形勝昔所聞,昆岡作軸江為門。西來蜀道從萬里,伏堆藏阜爭崩奔。盤挐蹙踏得江住,精鐵一畝巋然存。半潛屋牖半出戶,鼉龜見背熊羆蹲。我行平地是絕頂,嘆息但以指爪捫。誰言一水限南北,壅遏勢極逾騰騫。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踴躍出,中流浮玉猶崷崒。操權(quán)高視競瓜分,島夷索虜何煩述。木蘭水調(diào)更凄涼,延和小語尤蒼猝。周公卜雒貴坦平,亦言有德易以興。真人龍飛狐兔窘,御營周塹壓蕪城。大明寺中老竹在,九曲池上新荷生。君胡聞此不數(shù)往,地中頑礦煩嘲評。自言家世西湖側(cè),慣聞洗土開南屏。欲空息壤發(fā)幽秘,河曲定笑勞精誠。君不見珊瑚玲瓏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
- 偈頌一百六十首今夜喚明朝作來,明朝喚今夜作去歲。即稱來年今夜合來,既號去歲明朝合去。來年今夜不見來,去歲明朝定不去。既不來,又不去,業(yè)識茫茫無本據(jù)。大圓鏡里絕纖塵,個別豈著閑家具。是則是,別又別,爍迦晃破秋天月。龐公不昧本來身,大似飛龍成跛鱉。爾諸人,瞥不瞥,靈利漢須看時節(jié)。五九盡處又逢春,衲僧腦后三斤鐵。
-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懸崖撒手,藉草眠云,四方八面,移南作北。佛祖不歷處,古今不到處,如何行履。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
- 踏云行偶爾心明,自然靈感。寶珠出入驪龍頷。真常常應(yīng)顯昭彰,性通通達無昏暗。處世慳貪,則吾豈敢。*袍共敝而無憾。爭名競利我輸君,眠云
-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鄭谷峽中嘗茶
- 只恐參橫斗轉(zhuǎn),還又酒闌歌散,醉態(tài)醒堪羞——— 李曾伯水調(diào)歌頭(自和)
- 多少侯門天樣闊,算來何似釣船寬——— 趙希桐釣者
- 步有凌波勢,廊無響屧聲——— 王洋吉父賦南池詩次韻吉父詩雖云紅蕖在眼而獨與
- 客心春雁急,詩思暮江寬——— 姚寬夜坐懷歸簡報恩振老
- 從者皆騎白鳳飛。——— 佚名采桑子十一首
- 趁綠鬢朱顏,須入凌煙畫。——— 鄧剡摸魚兒
- 籬落歲云暮,數(shù)枝聊自芳。雪裁纖蕊密,金拆小苞香。——— 羅隱菊
- 若夫世間人,豈知道義堅——— 白玉蟾秋風變
- 旌旗側(cè)畔宮墻轉(zhuǎn),戈戟叢中式庫回——— 劉過同郭殿帥游鳳山寺探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