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93-37
夏日題悟空上人院問答
問:《夏日題悟空上人院》的作者是誰?
答:夏日題悟空上人院的作者是杜荀鶴
問:夏日題悟空上人院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夏日題悟空上人院是唐代的作品
問:夏日題悟空上人院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蔭房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蔭房廊 出自 唐代杜荀鶴的《夏日題悟空上人院》
問: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蔭房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蔭房廊 的下一句是 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得心中火自涼。
問:出自杜荀鶴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荀鶴名句大全
- 挽心友李應(yīng)之判縣妙歲麟經(jīng)得興微,名成四十壯心違。半生于德歸六駟,一節(jié)夷清在首薇。古禮事親輪月曉,新詩易簀片云飛。九京他日如堪作,見說非公誰與歸。
-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誰云鐘期死,伯牙遂忘琴。淵明出晉宋,東坡作知音。究其出處間,岨峿緣直尋。和詩固亡恙,端若一手斟。我時(shí)誦其集,危坐常加欽。緬懷兩先生,千古同此心。
- 宿宣義池亭暮色繞柯亭,南山幽竹青。夜深斜舫月,風(fēng)定一池星。島嶼無人跡,菰蒲有鶴翎。此中足吟眺,何用泛滄溟。
- 七月望煙波觀對月我生好奇觀比論,流水古木期終身。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戶日與青山親。出門陂湖舊湮涸,連歲乃爾成奫淪。結(jié)亭據(jù)要雖屢賞,物景向厭非清真。商飚入序才兩夕,猛雨盡洗耳恭聽炎歊塵。今晨已復(fù)暑不奈,揮汗幾欲捐衣巾。晚風(fēng)引履到云鏡,蕭爽意象生無垠。須臾從地出偉觀,光潔萬丈推冰輪。波明上下互發(fā)越,彌望但嶧鎔黃銀。煙蘆窣颯雜蟲響,漁艇隱約收絲緡。人生何用計(jì)俗眼,強(qiáng)起口笑勝眉顰。急傾巨醆叫李白,今古人問交精神。相隨擬造廣寒闕,共醉更住三千春。
- 謁張文思於湖西不見綠竹陰深屋數(shù)間,籃輿來傍古溪邊。垂楊芳草迷三徑,斜日新秋媚一川。澎湃直連湓口浪,逍遙如泛剡中船。山陰不見戴安道,回道西風(fēng)亦浩然。
-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秦有子南,蜚聲述作。守道之淵,成德之博。范若鑄金,契猶發(fā)藥。歷世明祀,少梁寵爵。
- 白鶴吟留鐘山覺海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白鶴招不來,紅鶴揮不去。長松受穢死,乃以紅鶴故。北山道人曰:吾何為而喜?惡者自惡,吾何為而怒?去自去耳,吾何駛而追?來自來耳,吾何妨而拒?吾豈厭喧而求靜?吾豈好丹而非素?汝謂松死,吾無依焉,吾方舍陰而坐露。
- 和詹守二首特迂千騎訪柴門,多謝清朝皂蓋臣??蠟樗ノ塘艟谷?,頓令寒谷暖生春。論心便覺塵襟豁,刮目仍觀妙句新。轉(zhuǎn)盼又還成遠(yuǎn)別,相思后夜定傷神。
- 東樓竹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影轉(zhuǎn)色入樓,床席生浮綠。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dú)。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 過含山郵亭和子厚弟壁間韻三首犯暑籃輿趁曉耕,東風(fēng)迎面葛衣輕。過山繚繞湖邊路,楊柳陰中帶月行。
- 累累畜滿家,僅能一身佚——— 鄭獬勉陳石二生
-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代羅襦。——— 毛女正美贈(zèng)華山游人
-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見之誰謂無——— 黃庭堅(jiān)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
- 王祖扶天日,同聲外氏翁——— 張镃表兄劉東玉提干挽詩二首
- 故人不可見,回首天之涯——— 趙汝鐩題下陽懷沈叔忱
- 春至換群物,花開思故人——— 歐陽修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 清香往往生遙吹,狂蔓看看及四鄰。——— 陸龜蒙薔薇
- 徇時(shí)所得無幾何,隨手已遭憂患繞——— 蘇軾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xiāng)
- 給露洗開千樹色,支風(fēng)吹發(fā)萬荷香——— 張镃太平印歌
- 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間真有馀——— 汪莘沁園春(自題方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