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湘東驛問答
問:《菩薩蠻·湘東驛》的作者是誰?
答:菩薩蠻·湘東驛的作者是范成大
問:菩薩蠻·湘東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菩薩蠻·湘東驛是宋代的作品
問:菩薩蠻·湘東驛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客行忽到湘東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客行忽到湘東驛 出自 宋代范成大的《菩薩蠻·湘東驛》
問:客行忽到湘東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客行忽到湘東驛 的下一句是 明朝真是瀟湘客。
問:出自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菩薩蠻·湘東驛賞析
詞題標(biāo)明的湘東驛,在南宋時屬萍鄉(xiāng)縣,即現(xiàn)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鄉(xiāng)市西。當(dāng)時是比較閉塞的山鄉(xiāng)??甲髡叻冻纱笠簧新?,這首小令大約作于1172年(乾道八年)冬作者調(diào)任靜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越歲之后途徑此地之時。此前幾年,作者曾奉使出行金朝,歸遷中書舍人并任朝廷史官,接著因?qū)Τ⒂萌藛栴}提出不同意見,辭官引退歸蘇州。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抑郁,這時接到調(diào)令,首途廣西,來到了荒僻的湘東驛。旅中的孤獨凄涼,難以排遣,不禁回想舊日京中故里的友人,憂從中來,寫下了這首小令。
上半闋首句點明了客行所至的地點——湘東驛,“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預(yù)想、難料今日的意味,可見遠(yuǎn)遷廣西本非己愿。然而“豈不歸懷官有程”(陸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繼續(xù)前行,進入瀟湘(湖南二水名)之境?!罢媸恰倍郑嘎冻觥安灰庵链?,居然至此”的感慨和悵惘。作一個公忠體國的正直官員也是身不由己,乃至不容于朝。作者并沒有交待遷官的具體始末,僅從自驚自嘆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讀者去聯(lián)想得之。悵望蒼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識到自身的所在,距三吳故地是那樣的遙遠(yuǎn)?!皫讜r逢故人?”作者此問,充滿了懷舊的情思,也反襯出客行的孤寂境況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山明水秀之區(qū),但對辭鄉(xiāng)遠(yuǎn)別的孤旅來說,一切美景均同虛設(shè),無意觀賞,這與荒涼的塞北便無區(qū)別了。下半闋首句便發(fā)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況交通阻塞、音書難通,連鴻雁的蹤跡也稀少而不易見到。那么,這暮春三月,面對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豈不更令人孤苦難耐嗎?通篇就這樣由境觸情,由情而憶,由憶而感,由感而悲,傾訴了遠(yuǎn)別的傷痛、懷舊的積郁。兩闋之間,過度自然,渾然一體。語言樸素明白,毫不費解,卻又含蓄曲折,意蘊深沉,稱得上是洗盡鉛華、反璞歸真。說它道出了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事,是“人難言之而已易言之”,是不為過分的。
- 燈夕多為城中之約因賦此篇春來懶倦半相仍,全似諸方怕事僧。薄有篇章堪對酒,略無情緒要觀燈。湖山帝里夢頻往,泉石吳鄉(xiāng)歸未能。四海平生幾兄弟,個般滋味更誰曾。
- 冬至時光流轉(zhuǎn)尋常事,世故驚心感慨多。一歲休祥在云氣,今朝云氣果如何。
- 秋夜宿學(xué)促織聲中破月懸,水生寒氣近湖邊。城頭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燈人未眠。辛苦詩書憐此日,奮飛功業(yè)定何年。太平干祿無他徑,只有鄉(xiāng)書可薦賢。
- 大雨萬壑風(fēng)聲遠(yuǎn),千林雨腳長。滿盈懸爨灶,屋漏徙衣囊。未說豐年喜,先便永夜涼。清秋病小愈,起柂上瀟湘。
- 忘機臺物物皆有機,此發(fā)彼先知。試看弋釣子,魚入鳥高飛。
- 囑花吟把酒屬花枝,花枝亦要知。花無十日盛,人有百年期。據(jù)此銷魂處,寧思中酒時。若非詩斷割,難解一生迷。
- 次韻蔡元簡麒湖莊之句雞本憚犠先斷尾,燕粗能巢聊葺壘。漫郎無用卻歸來,得熟道傍真苦李。誰家買田綠當(dāng)戶,何人種花紅照水。君詩讀罷已忘機,撲漉沙鷗隨處起。
- 自永康還連日又告旱懇祈勤恪初四五日再得甘井花湔手寶香焚,一念何曾隔紫清。半夜瓦溝飛急響,化工元不吝生成。
- 憶舊游乍梅黃雨過,偏倚層樓,時舞垂楊。暗綠知誰換,似煙濃霧薄,望眼偏妨。昔人畫鷁無數(shù),相引入橫塘??v細(xì)切香蒲,重開絳蕊,懶向清觴。凄涼。舊游地,謾賦減蘭成,才退周郎??偘逊汲秸`,念紗窗深靜,冰簟流光。鳳箋試寫新句,青羽碧天長。又隱隱城頭,隨風(fēng)斷角斜照黃。
- 早行飛鳴屋上鳥,入我夢中聽。遲明月方昃,平曉風(fēng)更靜。游云四山幕,止水萬象鏡。身如走空塵,南北了不定。
- 10自由像素沙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