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注釋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落花?;ǘ湟约t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花:比喻國家。
己亥雜詩·其五問答
問:《己亥雜詩·其五》的作者是誰?
答:己亥雜詩·其五的作者是龔自珍
問:己亥雜詩·其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己亥雜詩·其五是清代的作品
問: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出自 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
問: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的下一句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問:出自龔自珍的名句有哪些?
答:龔自珍名句大全
己亥雜詩·其五賞析
首句“浩蕩離愁白日斜”,以“浩蕩”二字,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鞍兹招薄比忠还P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了詩人離京時的眷戀、悵惘、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詩人南下,本是回到故鄉(xiāng),然而他卻感慨道:“吟鞭東指即天涯”。離京標志著龔自珍政治生涯的終結(jié),他仕途蹭蹬而一事無成,此次離京無望重返,于是當聽到馬鞭抽響,便油然而生出天涯斷腸之感。滿懷愁緒的他,無心賞景,相反,京郊寥落的春光只會增加他的悵惘??墒撬囊曇袄锍霈F(xiàn)了落花--他在好幾篇詩中吟詠過的“薄命花”、“斷腸花”!當他觸景會心的一剎那,想必有一絲幽怨、幾分哀婉吧:那落花一旦委地,就不能重返故枝,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塵,不象征著自己的遭遇和命運么?如果詩人沉浸于感嘆年華已逝、青春不再,那么他就不是龔自珍了。出乎意料的是,詩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極為瑰麗的境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yǎng)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xù),體現(xiàn)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哪里是落花的葬詞?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贊歌!
龔自珍此次南下,是到杭州主掌書院,聚徒講學。他不無怨恨、不無留戀地告別了過去,但又滿懷希望地迎接新生活,致力于培養(yǎng)年輕一代。他對國家民族的那一份執(zhí)著的忠忱,至此化為薪盡火傳、澤被后人的一種使命感,“落紅”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獻身精神的象征。反復吟誦此詩,便會深感詩人一片冰心,照人肝膽!
全詩意象單純,而情景渾成,比興無端,而心跡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揭橥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生命價值觀,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洵稱定庵詩的壓卷之作。
--方智范
- 又似前人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見只驚嗟。心憑實地應多事,詩引清風歸一家。休看馬頭秋后葉,自培門里歲寒花。何時相接從容步,遍歷山巔與水涯。
- 點絳唇石洞清寒,柳煙吹散松風靜。日華光映。翠水環(huán)云徑。道境多閑,不是人間景。談清凈。道師歌詠?;ㄞD(zhuǎn)云房影。
- 十一月七日雪中聞宋中道與其內(nèi)祥源觀燒香三日不相見,逢人問始知。同車侵朔雪,臨水拜靈龜。絮撲鴛鴦帶,花團蛺蝶枝。如何東郭叟,足跡自穿綦。
- 顏伯溫生日席上口占今日開筵賀始生,來年今日辦西行。后年壁掛登科記,今日人看指姓名。
- 柳梢青(鑒止月下賞蓮)水滿方塘。菰蒲深處,戲浴鴛鴦。燦錦舒霞,紅幢綠蓋,時遞幽香。天弓搖掛孤光。映煙樹、云間渺茫。散發(fā)披襟,都忘身世,真在仙鄉(xiāng)。
- 滿江紅實予始生之日。國瑞用舊詞韻作滿江紅為壽,因和述懷味道韜光,伴耕釣、城南澗曲。吾不羨、煉丹金井,訪仙王屋。清潔無瑕通隱顯,滿堂豈肯貪金玉。向北窗、高臥水風涼,槐陰綠。閑自賞,東籬菊。偏喜種,幽居竹。信巍然良貴,有榮無辱。外物隨緣姑泛應,無心仕止常知足。喜圣時、協(xié)氣屢豐年,西疇熟。
- 新歲新歲七十三,怒癡不脫銜。搓繩謀系日,儲藥要醫(yī)凡。魘鬼驚酣枕,村優(yōu)笑戲衫。災祥總由我,何必問巫咸。
- 倒犯盡日、任梧桐自飛,翠階慵掃。閑云散縞。秋容瑩、暮天清窈。斜陽到地,樓閣參差簾櫳悄。嫩袖舞涼颸,拂拂生林表。蕩塵襟,寫名醥。攜手故國,勝事尋蹤,松篁幽徑窵。曲沼瞰靜綠,蔭檐影、龜魚小。信倦跡、歸來好。倩叮嚀、長安游子道。任鬢發(fā)霜侵,莫待菱花照。醉鄉(xiāng)深處老。
- 扇子峽山腹有草閣小亭極幽邃意其非俗人居也絕境慰人心,誰家住玉岑?亂云生翠竇,密雪灑青林。高閣臨空豁,孤亭隱邃深。定知非俗士,櫓急不容尋。
- 次韻朱光庭司諫喜雨焦枯連夏火,洗濯待秋霖。都邑溝渠凈,郊原黍豆深。流膏侵地軸,晴意動風琴。誰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