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詩五首·其二
我君順時發(fā),桓桓東南征。
泛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
征夫懷親戚,誰能無戀情。
拊衿倚舟檣,眷眷思鄴城。
哀彼東山人,喟然感鸛鳴。
日月不安處,人誰獲恒寧。
昔人從公旦,一徂輒三齡。
今我神武師,暫往必速平。
棄余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報我素餐誠。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縈。
將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肅殺的適季涼風已至,就該慎重考慮征征之事了。
我們主公適時去》征,英勇大軍》征討征孫權。
》征的船隊覆蓋江面,陳列的士兵遍布郊野。
征戰(zhàn)將士思念著親人,誰能沒有眷念的感情。
撫摸著衣襟倚靠著桅桿,眷情不已想著鄴城。
讓人同情《東山》主人公,鸛鳥長鳴喚起心中的悲傷。
日月運行不止,人處戰(zhàn)亂之中,又怎能得到安寧。
古人隨周公征戰(zhàn),一去就是三年。
主公的神勇之師,定能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取勝。
舍棄與家人的深厚感情,為此次征戰(zhàn)貢獻力量竭盡忠貞。
只怕我力微德薄,作用還抵不上一個平常人,只有誠心報答無功而受祿的恩遇。
自己終日感慨,報恩的思緒縈繞于心。
建功立業(yè)只愿做先鋒,哪還情得上聽鳴金而停止。
注釋
厲:整肅。適節(jié):適季。厲適節(jié),到了用兵的季節(jié)。據(jù)《禮記·月令》載:孟適之月涼風至,始行殺戮之事。天子于是命令將帥,整頓軍隊,以征不義。
司典:主管刑法之官。詳刑:亦作“祥刑”,指決獄應該審慎,善于用刑。
我君:指曹操。順:適應。時:時令。
桓(huán)桓:武勇的樣子。東南征:指征討孫權。
泛舟:行船。蓋長川:覆蓋水面。
陳卒:排列起來的士兵。被:覆蓋。隰(xí):低洼的地方。埛(jiōng):同“垌”,遙遠的郊野。
征夫:》征的士兵。親戚:親人。
戀情:依戀之情。
拊(fǔ):同“撫”,撫摸。衿:衣襟。檣:船的桅桿。
眷眷:依戀不舍的樣子。詩人在《登樓賦》中有“情眷眷而懷歸兮“之句,其“眷眷”之意與此相同。
東山:《詩經(jīng)·豳風》中的一篇,描寫古代征戰(zhàn)的生活和士兵對往事、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東山人:指《東山》詩的作者。
喟(kuì)然:嘆息的樣子。鸛(guàn):鳥名,形狀似鶴。感鸛鳴,鸛之鳴令人感傷。
安處:安寧的生活處境,意謂沒有戰(zhàn)事。
恒:一作“?!?。
公旦:指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
徂(cú):往。輒(zhé):就。三齡:三年。
神武:英勇威武。神武師,指曹操南征的隊伍。
速平:迅速平定。
親睦恩:指父母、妻子之情。
輸力:盡力。
一夫:一個普通的男人。
素餐:白吃飯,意謂不勞而食。
夙夜:早晚,即整天。恲(pēng):流露,形于顏色。
縈:纏繞。
羽:箭羽。先登羽,先行》戰(zhàn),喻建功心切。
金聲:指軍中鳴金收兵的號令。
從軍詩五首·其二問答
問:《從軍詩五首·其二》的作者是誰?
答:從軍詩五首·其二的作者是王粲
問:從軍詩五首·其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從軍詩五首·其二是兩漢的作品
問:涼風厲秋節(jié),司典告詳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涼風厲秋節(jié),司典告詳刑 出自 兩漢王粲的《從軍詩五首·其二》
問:涼風厲秋節(jié),司典告詳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涼風厲秋節(jié),司典告詳刑 的下一句是 我君順時發(fā),桓桓東南征。
問:出自王粲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粲名句大全
- 貴妃閣端午帖子裁成御服進君王,霧縠云綃疊雪香。卻效葛覃躬節(jié)用,不忘澣濯舊衣裳。
- 青陽驛會劉伯聲夜話奔走倦塵埃,相逢顏暫開。語闌燈燼改,飲散月華來。行役風霜苦,流年歲月催。我愚甘自分,惆悵子多才。
- 九曲櫂歌十首仙掌峰前仙子家,客來活火煮新茶。主人搖指青煙里,瀑布懸崖剪雪花。
- 滿禪人畫臨濟像請贊臨濟禿,無眼目,討便宜兮不知足。高懸羊頭賣狗肉,秤頭斤兩惜如玉。胸中更有一般毒,天下無人敢輕觸。
- 夜讀東京記海東小胡辜覆冒,敢據(jù)神州竊名號幅員萬里宋乾坤,五十一年讎未報。煌煌藝祖中天業(yè),東都實宅神明隩。即今犬豕穴宮殿,安得旄頭下除掃。寶玉大弓久不獲,臣子義敢忘巨盜。景靈太廟威神在,北鄉(xiāng)慟哭猶可告。壯士方當棄軀命,書生詎忍開和好。孤臣白首困西南,有志不伸空自悼。
- 戍婦吟月色暗還明,鄰家砧杵聲。有衣難寄還,無衣不關情。冰合長沙渡,霜枯細柳營。北征人未返,鴻雁又南征。
- 題山居十絕平遠萬里江山萬里天,沙平雁落遠相連。西風吹斷云衣細,一葉飛不是釣船。
- 題聊齋志異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 代簡謝朱殿直贈長韻詩殷勤見贈用長篇,里闬過從積有年。歲事報成還報始,春華相次又暄妍。
- 送韓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劉長卿詩)游吳還適越,來往任風波。復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季子留遺廟,停舟試一過。
- 10嬰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