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58-29
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問答
問:《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的作者是誰?
答: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的作者是薛能
問: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長安那不住,西笑又東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長安那不住,西笑又東行 出自 唐代薛能的《送進(jìn)士許棠下第東歸》
問:長安那不住,西笑又東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長安那不住,西笑又東行 的下一句是 若以貧無計(jì),何因事有成。
問:出自薛能的名句有哪些?
答:薛能名句大全
- 三游洞漾戢泝清川,舍舟緣翠嶺。探奇冒層嶮,因以窮人境。弄舟終日愛云山,徒見青蒼杳靄間。誰知一室煙霞里,乳竇云腴凝石髓。蒼崖一徑橫查渡,翠壁千尋當(dāng)戶起。昔人心賞為誰留,人去山阿跡更幽。青蘿綠桂何岑寂,山鳥嘐嘐不。松鳴澗底自生風(fēng),月出林間來照席。仙境難尋復(fù)易迷,山回路轉(zhuǎn)幾人知。惟應(yīng)洞口春花落,流出巖前百丈溪。
- 志峽船具詩。百丈少嘗侍先君,馀閑誦白氏。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云有萬仞山,云有千丈水。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孤舟行其中,薄冰猶坦履。孱顏屹焉立,洶涌勃然起。百丈為前牽,萬險(xiǎn)即平砥。破之以筼筜,續(xù)之以麻枲。礪之堅(jiān)以節(jié),引之直如矢。杼軸連半空,長短隨兩涘。鐵鎖枉馳名,錦纜謾稱美。長繩豈能系,朽索何足擬。茍非dJ之為,胡可力行此。
- 六叔父生朝三首百摺榴花照畫筵,八千椿歷記遐年。東公西母朱顏老,玉女金童彩服鮮。梅雨漲添春色酒,麥秋黃起壽爐煙。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
- 夏夜聞雨可以逃袢暑,征徒盍少休。病多全為老,醉極暫無愁。雨氣昏燈夜,蛬聲古屋秋。錢塘湖上路,到日與誰游。
- 三韻雜詠七首足安咫尺地,臨險(xiǎn)生憂危。世故日紛擾,逐物心難持。心定境亦定,禍福安能移。
- 己酉慶周子將壽八十華齡八袠慶朋簪,貴老崇師喜見今。絳帳先生從白發(fā),金閨諸彥盡青衿。冰寒水見源流盛,玉在山知潤澤深。厚德作人宜壽艾,永傳文獻(xiàn)紀(jì)枌陰。
- 山堂偶書在處煙云早晚生,自疑呼吸氣皆靈。十年夢寐江山裹,今見江山入戶庭。
- 游鳳皇山窮日文書有底忙,幅巾蕭散集山堂。一樽病起初浮白,連焙春遲未過黃。坐上清風(fēng)隨麈柄,歸途微雨發(fā)松香。臨溪更覓投竿地,我欲時來小作狂。
- 郡王閣端午帖子對日惠心時共仰,沐蘭嘉節(jié)慶長絲。仰承中緒隆天愛,永奉祥祺襲太熙。
- 醉蓬萊(新荔枝)正火山槐夏,黛葉緗枝,荔子新摘。千里馳驅(qū),薦仙源佳席。浪比龍睛,未輸崖蜜,燦爛然紅摘。滿貯凋盤,纖纖素手,丹苞新擘。梨栗粗疏,帶酸橘柚,凡品多般,總羞標(biāo)格。何似濃香,洗煩襟仙液。為愛真妃,再三珍重,價傾城傾國。玉骨冰肌,風(fēng)流醞藉,直宜消得。
- 百種舊愁分不去。——— 呂本中清平樂
- 未見古人心已傾,揚(yáng)鞭何惜一朝程——— 洪皓寄孫修撰頃法同舍訝予多忘有見過之意
- 歸齊逸人趣,日覺秋琴閑。——— 宋之問初到陸渾山莊
- 才疏非所用,身退此其時——— 韓維和景仁探春
- 杳杳塵外想,悠悠區(qū)中緣——— 權(quán)德輿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 六宮最重中元節(jié),院院燒香讀道經(jīng)——— 王仲修宮詞
- 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 馮延巳蝶戀花
- 地平天四履,月望日雙圓——— 方回泊皂林
- 虛無造化,汞結(jié)鉛光。——— 劉處玄滿庭芳九首
- 新疊兩山都未識,北堂引看更東偏——— 張镃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 2洛克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