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
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fā)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
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jīng)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jīng)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
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注釋
酬樂天:作詩酬答白居易。
顧:念,指考慮。
憐:憐惜,愛惜。
帶:腰帶。
頻減:多次縮緊。
冠:帽子。
廢書:丟下書本,指不看書。
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醫(yī)的一種治療方法。
隨年:適應(yīng)身老體衰的需要,這里指延長壽命。
諳(ān):熟悉。
閱人如閱川:意謂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語出陸機《嘆逝賦》:“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遍啠?jīng)歷。
幸:幸運,引申為優(yōu)點。
下此:指改變對衰老的憂慮心情。下,攻下,等于說“解決”、“領(lǐng)悟”。此,指“顧老”,對衰老的憂慮和擔心。
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
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霞:霞光,這里指晚霞。
酬樂天詠老見示問答
問:《酬樂天詠老見示》的作者是誰?
答:酬樂天詠老見示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酬樂天詠老見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酬樂天詠老見示是唐代的作品
問: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
問: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的下一句是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酬樂天詠老見示賞析
詩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對白居易的關(guān)于“老”的看法頗有同感。一二句寫“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誰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接著四句進一步交代了“顧老”的原因,詩人用形象的語言作了描繪:因為衰老,身體一天天消瘦,腰帶要不斷地緊縮,頭發(fā)漸漸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書卷廢置不看,是為了保護眼睛;經(jīng)常用艾灸,是為了延年益壽。
“經(jīng)事還諳事……下此便翛然”四句從另一個方面談了對“老”的看法,是針對白居易的“傷老”而言。劉禹錫認為,老固然有老的短處,但是老也有老的長處。老的短處是體衰多病,“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帽自偏?!崩系拈L處是閱歷豐富,“經(jīng)歷還諳事,閱人如閱川?!蹦隁q大了,經(jīng)歷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見過的人多了,閱歷也就更加深廣。仔細想起來,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詩人吟道:“下此便翛然?!痹娙藙裎克呐笥褜Υダ喜灰^多的憂慮,只要正確對待,便可翛然自樂。
最后兩句是全詩點睛之筆,意境優(yōu)美。氣勢豪放,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概。詩人面對衰老,不消極,不悲觀,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滿天的紅霞。這兩句詩既是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對老朋友白居易的寬慰和鼓勵。
這首詩前后兩段一反一正,轉(zhuǎn)折自然,很有辯證的觀點和說服力量。最后兩句尤為精辟,實為警策之語,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勵。
- 舊滑州大伾山麓馬徘徊,積水中間舊滑臺。漁子不知興廢事,清晨吹笛棹船來。
- 登大半山方仞云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枰棋著意看。
- 西江月(為樞密太夫人壽)疇昔通家事契,只今寸鎮(zhèn)交承。起居樞密太夫人。綠鬢斑衣相映。乞得神仙九醞,祝教福祿千春。臺星直上壽星明。長見門闌鼎盛。
- 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石壁早聞僧說好,今來偏與我相宜。有山有水堪吟處,無雨無風見景時。漁父晚船分浦釣,牧童寒笛倚牛吹。畫人畫得從他畫,六幅應(yīng)輸八句詩。
- 其三剪翅小鷹斜,絳根玉鏇花。鞦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竹。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濕沙。宮官燒蠟火,飛燼污鉛華。
- 書淮陰侯傳寒燈挑盡見遺塵,試瀝椒漿合有神。莫恨高皇不終始,滅秦謀項是何人?
- 寄明叔且示逸遠別我已似久,起予當有詩。筠窗坐風雨,兒輩樂塤篪。歸日近休日,春時盛此時。觀山仍快閣,太史昔幽期。
- 飛龍篇南經(jīng)丹穴。積陽所生。煎石流鑠。品物無形。
- 梅花枯梢橫出竹疏疏,挾雪吹香夢自孤。立到夜深難著語,怕渠去說與林通。
- 宿朝宗驛游洞天游洞天四首清泉流急響珊珊,丹灶無煙玉石寒。指石坐來心盧息,氣清冰在玉精盤。
- 夔卨定求才濟世,張雷應(yīng)辨氣沖天。——— 白居易聞李尚書拜相因以長句寄賀微之
- 竹杖徐忘了木橋,村醪小酌勝如茶——— 王邁懷蔣力父鑒倉
- 猶能老耽酒,依舊拙謀身——— 張耒十二月二十六日旦聞東堂啄木聲忽記作福昌尉
- 誰言井里,坐忽枉故人詩——— 黃庭堅次韻周德夫經(jīng)行不相見之詩
- 今日杯酒間,見君交情好——— 崔顥贈輕車
- 羨不獨飽,食下輒咽——— 石介南齊云
- 數(shù)疇田接垅,一穗爨生云——— 衛(wèi)宗武下嶺
- 同結(jié)丘中緣,塵埃自茲謝。——— 劉長卿灞東晚晴,簡同行薛棄、朱訓
-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齊襟讀古論。——— 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
- 乃今謝傳還初志,其奈王陽是故人——— 敖陶孫上閩帥范石湖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