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
怨調(diào)慢聲如欲語,一曲未終日移午。
紅亭水木不知暑,忽彈黃鐘和白纻。
清風(fēng)颯來云不去,聞之酒醒淚如雨。
汝歸秦兮彈秦聲,秦聲悲兮聊送汝。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你沒聽說秦箏聲音最苦,五色琴弦纏著十三琴柱。
曲調(diào)幽怨緩慢如泣如訴,一曲尚未彈完天已近午。
紅亭池水樹木不覺暑氣,秦箏忽又彈起黃鐘白纻。
清風(fēng)颯颯云彩停留不動,客人醒過酒來淚下如雨。
你歸秦地為你彈奏秦聲,秦聲悲哀啊,送你上路。
注釋
秦箏:古秦地(今陜西一帶)產(chǎn)的一種弦樂器。箏,一種弦樂器。
“汝不聞”兩句:說秦箏五色十三弦,聲音最為悲苦。五色,涂成五色。纏弦,將弦纏在箏上。十三柱,十三根纏弦的支柱。
“怨調(diào)”兩句:說秦箏聲調(diào)幽怨緩慢,好似向人傾訴衷腸,一曲尚未彈完,天色就已近午時。如欲語,好似向人傾訴。
“紅亭”兩句:說在池水樹木環(huán)繞的空氣清爽的紅亭上,秦箏忽又彈起《黃鐘》和《白經(jīng)》兩支曲子。不知暑:不覺有暑天的炎氣。
“清風(fēng)”兩句:說秦箏聲音悠揚,如清風(fēng)颯颯而來,天上的云彩也停下來傾聽;至于送客的人們就更被這聲音從醉中喚醒而淚如雨下。云不去,云彩為秦箏聲吸引而不愿離去。
秦:指地處秦地的長安。聊,聊以,姑且。汝,你。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問答
問:《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的作者是誰?
答: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的作者是岑參
問: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是唐代的作品
問: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出自 唐代岑參的《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
問: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的下一句是 怨調(diào)慢聲如欲語,一曲未終日移午。
問:出自岑參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參名句大全
- 夢中作四首八景云輿駕六龍,東方常御太和風(fēng)。簫笳冉冉升黃道,冠劍重重拜木公。
- 戲題聽鸝館清和漸覺綠陰稠,初聽林間黃栗留。笑我本非高逸者,雙柑何必襲風(fēng)流。
- 先天易吟三十首舜禹昔禪位,曾將易問蓍。即知重八卦,已自伏羲時。
- 早春日暖經(jīng)冰泮,潛回律管春。初驚柳色重,漸見草芽新。樽酒留歡少,云溪入夢頻。惟應(yīng)五侯地,行樂及芳辰。
- 送遷客倏忽墮鹓行,天南去路長。片言曾不諂,獲罪亦何傷。象戀藏牙浦,人貪賣子鄉(xiāng)。此心終合雪,去已莫思量。
- 大旱小雨白水蓮天九澤渾,平田五月獻龜紋。北人未識黃梅雨,千里爭占赤土云。
- 讀李群玉集光順門前系馬吟,弘文館里翠云春。卻憐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萊獻賦人。
- 別佳人(一作崔涯詩)壟上流泉壟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云。
- 次韻月灣午坐偶成年來與世亦嬰兒,眾欲紛紛看朵頤。簡策只留遺事在,英雄空有大名垂。斲輪老去誰堪付,彈鋏歸業(yè)未覺遲。少約林泉今白發(fā),不償素顧待何時。
- 草具屈邦衡侍郎蒙賦即事新詩次韻皆敘坐上語舊第閑梅塢,新知泥柳橋。情先春色動,節(jié)后歲寒凋。久矣承三接,宜然冠百僚。不須驚鶴發(fā),未礙插蟬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