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
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引,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shù)漢家三杰。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fā)朝議主和。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富平之敗。拜將臺欹,懷賢閣杳,空指沖冠發(fā)。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神州大地淪喪,試問誰會成為范仲淹、韓琦式的人物來保家衛(wèi)國。北望中原已失,連函谷關以西的大半土地也拋棄了。在邊塞,我清晨騎在嘶嗚的馬背上出營,晚上伴著胡笳聲宿營,所贏得的不過是滿頭的白發(fā)。收復“三秦”,只有漢初三杰再世了。
關中易守難攻,怎奈朝廷遠在萬里之外,又不肯發(fā)兵抗敵。主張和議的人誰還記得邊關的恥辱,諸路兵馬都幾乎被滅。拜將臺歪在一邊,懷賢閣不見蹤影,我怒發(fā)沖冠又有什么用。拍遍欄桿,只能獨自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注釋
酹(lèi)江月:詞牌名。 又名《大江東去》《念奴嬌》《赤璧詞》《百字令》《壺中天》等。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體多見,正體為雙調百字,上下闋皆十句四人韻。平韻正體惟改仄韻為平韻。
興元:秦時名南鄭,為漢中郡治所,在今天的陜西漢中市。
一范一韓:范指范仲淹,韓指韓琦。范韓二人曾主持陜西邊防,西夏敢騷擾。
長安:借指汴京,代表已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大地。
三秦:當年項羽入咸陽后,把關中分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三秦。
漢家三杰:指漢初名臣張良、蕭何、韓信。
百二山河:形容關中形勢險要,二人扼守,敵百人。
閫(kǔn)外:指朝廷之外,或指邊關。此指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浚合五路兵馬與金兀術戰(zhàn)于富平(甘肅靈武),諸軍皆敗之事。
拜將臺:指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臺,在陜西西部。
懷賢閣:是宋代為追懷諸葛亮而建的閣,在陜西鳳翔東南。
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問答
問:《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的作者是誰?
答: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的作者是胡世將
問: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 出自 宋代胡世將的《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
問: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 的下一句是 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
問:出自胡世將的名句有哪些?
答:胡世將名句大全
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賞析
本詞作于公元1140年(宋高宗紹興十年)秋。公元1140(年宋高宗紹興十年),胡世將任川陜宣撫副使,治兵于興元,積極抗金。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檜,力主和議,把淮河至大散關以北土地拱手讓人,此詞為感時而發(fā)所作。
- 次韻答戴帥初送麴二絕子云嗜飲苦不給,時有問字人能來。使我得裂醉鄉(xiāng)土,為爾特筑黃金臺。
- 同邑寮飲望錦亭小亭挈榼共登臨,濯錦城高隔暝陰。元有乾坤堪著眼,卻因身世苦驚心。碧山已盡天猶闊,黃葉欲殘秋更深。已把安危屬王謝,酒闌不必淚沾襟。
- 奉和章冠之長蘆壁間韻征帆來去方旁午,觸我扁舟維荻浦。疏林隱約響鐘魚,一葦可航參佛祖。西風留客意如勤,永日閑消一炷薰。詰朝霜重風力軟,千里翠轂并刀分。
- 送張德美北上廓落江???,素懷經(jīng)濟才。年高勞治邑,道直恨無媒。白發(fā)絲千縷,清風水一杯。功名須老大,行矣莫遲回。
- 金剛隨機無盡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人天幸指迷,初機但受持。庵園無滴漏,天曉始方知。
- 偈頌三十首閑步游南陌,惟便野興多。傍花看蝶舞,近柳聽鶯歌。
- 正肅吳公挽詩二首虎節(jié)歸兵日,麟符命使年。帝將還二府,人已哭三川。清議誰違者,高風自凜然。佳城空萬古,一壙掩寒煙。
- 牛水滴銅牛肚里雖無物,中有深深似澗淵。牧童不暇閑吹笛,苦為詩人滴硯泉。
- 西江月一種何其輕薄,三眠情意偏多。飛花舞絮弄春和。全沒些兒定個。蹤跡豈容收拾,風流無處消磨。依依接取手親挼。永結同心向我。
- 效陶呈景仁仲冬景氣和,游步獨徘徊。微疴忽消散,我興在尊罍。東鄰久廢飲,百勸首不回。所憂在鐘律,未致儀鳳來。此志豈不佳,孤論良難裁。愿公少置之,起視翁頭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