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2.甲乙第:指科舉考試錄取時所評定的等第,第一等為甲第,次等為乙等,應考中式稱為“登第”。
3.承明廬:原為漢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為廬,后因以入承明廬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
4.浮生”即人生?!巴馐隆敝甘朗?;“盈虛”意即圓滿與空虛。
垂釣問答
問:《垂釣》的作者是誰?
答:垂釣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垂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垂釣是唐代的作品
問:垂釣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垂釣》
問: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 的下一句是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垂釣賞析
起句“臨水一長嘯”采用情感迸發(fā)式的寫法領起全篇,把臨水垂釣與發(fā)泄悲憤情緒融合起來,痛定思痛、長歌當哭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給人以震撼靈魂的感染力。
緊接著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變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間冷暖、世事盈虛,盡在一聲長嘯之中。
詩中江州之貶在詩人心靈所造成的陰影時刻折磨著他,即使臨水垂釣時也揮之不去?!昂鏊肌币徽Z正這種心理狀態(tài)的真切表現(xiàn)。
此詩頷聯(lián)“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是詩人對前期一帆風順、春風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對貶謫所受精神創(chuàng)傷的反襯。
那時,他既利用詩歌“補察時政”、“導泄人情”,往往使權貴們聞聲變色。這自然給詩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上Ш镁安婚L,逝者如流,這種回憶也帶有濃濃的苦澀味了。
后兩聯(lián)則表現(xiàn)了詩人后期的思想變化。這一聯(lián)寫的是詩人身遭貶謫、飽經(jīng)風霜之后對世事人生的重新審視,也是他尋求心理平衡的一種自慰。
可以看出,白居易頭腦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漸讓位于釋、道出世思想。全詩以“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作結,輕快瀟灑中隱含著深沉的苦悶,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幾分達觀。
- 謝毗陵使君惠畫都尉風流貴公子,結交海內(nèi)知名士。磨礱禁臠驕侈習,雅意登山與臨水。十幅煙江疊嶂圖,當時展玩忘朝晡。老仙一顧嘆奇絕,落筆妙語春華敷。此詩千載傳不朽,此畫如今寧復有,我來薄宦大江濱,無價之珍俄入手。一山雄特倚天立,下視群峰如拱揖。斷崖飛出玉虬龍,元氣淋淳鬼神泣。山中喬木堪棟梁,山外煙波凝翠光。數(shù)間野讓傍林樾,一葉扁舟浮淼茫。往時只誦蘇公句,想像都尉圖中趣。豈期今日見逼真,端與前輩同機杼。自憐老大無他求,塵勞羈絆空悠悠。安得千巖萬壑里,尋幽擇勝逍有所游。我心欲往足無力,縱觀此畫如親歷。毗陵使君真可人,嘉惠不啻千金直。平生辭愛關鑰嚴,茲焉詎敢傷於廉。毗陵萬口皆歸重,道義相與吾何嫌。
- 次韻洪令三月晦見寄摻袂東君屬此觴,朱明履運返何鄉(xiāng)。結成碩果鸝鹒語,吹盡落花桑柘光。梅雨聞君醉山閣,麥風招我步濠梁。惜春歲月那相貸,腸斷連山草樹長。
- 【雙調(diào)】殿前歡襄陽戰(zhàn)鬼門關,朝中宰相五更寒。錦衣繡襖兵十萬,枝劍搖環(huán),定輸贏此陣間。無辭憚,舍性命爭功汗。將軍戰(zhàn)敵,宰相清閑。
- 漁家傲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七一笠一蓑堪倚靠。波光曲岸垂鉤釣。**浮卮自頻告。高吟笑。盡教人道漁家傲。獨弄無弦琴一操。個中始覺知音少。江月盈山空相照。誰登晃。蟾宮唯我親曾到。
- 登湖光亭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館似山家。翠痕滿地初生草,紅氣通林夫放花。匝岸平波清照雁,壓城危榭斗回鴉。自慚白首猶圭組,此地年年常物華。
- 晚立倦憑小豎立柴門,殘角疏鐘欲斷魂。傷雁養(yǎng)翎依荻浦,渡牛浮鼻望煙村。壯心已覺隨年往,孤學何由與俗論?數(shù)點雨聲催返舍,小窗燈火對壼餐。
-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石壁倚蒼峭,香蓀濕蒙茸。聞名九歌裹,識面此山中。
- 趙唐卿邀游西湖即席賦十二韻春風客皇州,積雨不得晴。倚樓望西湖,想見煙水平。芳時諒難負,勝侶欣來并。杖藜一蕭散,喚船弄空明。浮云為我開,好鳥為我鳴。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鮮勞。華屋何煌煌,縹緲連重城。都人競時節(jié),酒舫各斜橫。而我得舒眺,緬然起深情。風景自千古,擾擾何所營。大鈞實愛物,無使可憐生。堯民保同樂,吾其獲歸耕。
- 贈熊士登平生本多思,況復老逢春。今日梅花下,他鄉(xiāng)值故人。
- 山中梅花已有梅花未有詩,青山相對動愁眉。山翁只在山中住,花落花開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