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風(fēng)壓著柳絮貼著水面紛飛,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邊銜泥筑巢。沈林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沒有收到鴻雁傳來的書信,竹林間時時聽到鷓鴣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曉了。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兩體,雙調(diào),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
輕云:本指輕薄飄浮的白云。這里比喻柳絮。貼水:緊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乍:初,剛。池館:池沼館閣。這里主要指池沼。燕爭泥:燕子趁著天晴銜泥筑巢。
沈林:即沈約,字休文,南朝梁詩人。他在《與徐勉書》中說:“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币馑际钦f因多病而腰圍消瘦。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稱。不勝衣:形容消瘦無力,連衣服的重量都難以承受。勝,承受。
沙上:指沙渚、沙灘之上。鴻雁信:古人有鴻雁傳書的說法。《漢書·蘇哥傳》:哥帝時,蘇哥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昭帝即位,匈奴與漢和親,漢請求匈奴歸還蘇哥。匈奴詐言蘇哥已死。后漢派使者說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說蘇哥等在某沼澤中。匈奴單于大驚,致歉漢使。
鷓鴣啼:鷓鴣鳥的叫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聽到鷓鴣的叫聲會感到湊涼。鷓鴣,禽名,善啼。
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問答
問:《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的作者是誰?
答: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的作者是李璟
問: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是唐代的作品
問: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出自 唐代李璟的《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
問: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的下一句是 沈郎多病不勝衣。
問:出自李璟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璟名句大全
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賞析
“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弊髡呦扔煤喒P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天畫圖。他既沒有用濃重的色彩,也沒有用艷麗的詞藻,而只是輕描淡寫地勾勒出風(fēng)、云、水、燕、泥等頗初春氣息的景物。
在一個多云轉(zhuǎn)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館內(nèi)外,但見和風(fēng)吹拂大地,薄云貼水迅飛,輕陰擱雨,天氣初晴,那啣泥的新燕,正軟語呢喃。面對著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卻接著說一句“沈郎多病不勝衣”,作者用沈約之典,說自己腰圍帶減,瘦損不堪,值茲陽和氣清之際,更加弱不禁風(fēng)了。這樣樂景、哀情相襯,其哀傷之情更深。
壓、貼、飛三個動詞使首句形成連動句式,振動起整個畫面。次句則把時空交互在一起寫,春天初晴,在池館內(nèi)外。這兩句色彩明快。第三句點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畫面頓時從明快變?yōu)殛幱?。如此以來,產(chǎn)生了跌宕的審美效果,更增加了詞的動態(tài)美。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兵櫻銈鲿?,出于《漢書·蘇武傳》,詩、詞里常用這個典故。如今連鴻雁不捎信來。鷓鴣啼聲,更時時勾起詞人對故舊的思念 ?!吧成稀薄爸耖g”,既分別為鴻雁和鷓鴣棲息之地,也極可能即作者舉目所見之景。作者謫居黃州期間所寫“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與此詞類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句用移情手法,使無知的落花變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這樣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尋味 。“惟有”二字,說明除落花之外,人們對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夠理解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作者與落花的命運;但尤為不幸的是落花無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無可勸慰。
- 太常引 圭塘四首圭塘種藕已多時。貼水曉星稀。生意一朝回。便萬柄、紅酣綠*。連宵驟雨,透空繁響,清絕不容詩。對境寫襟期。要無愧、鴟夷子皮。
- 歸山與酒徒別野客本無事,此來非有求。煩君徵樂餞,未免憶山愁。紅燭侵明月,青娥促白頭。童心久已盡,豈為艷歌留。
- 偶倚西風(fēng)獨憑闌干處,可是愁中鬢易華。老木不生秋后葉,孤燈空結(jié)夜來花。中原落日無歸雁,故國青山有去鴉。欲向清尊消舊恨,路迷行客正思家。
- 蘇幕遮 依托劉海蟾,見董真人遇仙記子細聽,吾教誨。說與門生,莫把真心昧。若是不除墮口債。走入輪回,今世人身改。鬢發(fā)蒼,休得怪。莫戀凡胎,假合終須壞。無事清閑煉丹臺。自爾純陽,隨我蓬萊會。
- 喜晴一首□尚紛言擾,燭龍深伏藏。金雞不能忍,騰出照扶桑。
- 和張寺丞功父八絕句門訊南湖作麼生,日撞金玉奏英莖。無人打殺凈飯子,放出渠頭七步行。
- 韓偓集有自撫州往南城縣舟行見拂水薔薇之詩韓偓當(dāng)年赴七閩,舟行過此倍凝神。江邊石上知誰處,綠戰(zhàn)紅酣別是春。往事幾多書不記,仙源依舊地?zé)o塵。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勝古人。
- 清平樂夜來霜重。簾外寒風(fēng)勁。橫笛樓頭才一弄。驚破綠窗幽夢。起來情緒如何。開門月色猶多。照我如常如畫,更誰能似姮娥。
- 虞美人(送別)燈前忍見紅面。別酒頻斟勸。愁蛾斂翠不勝情。報道看看天色、待平明。殷勤重把陽關(guān)唱。休要教人望。出門猶自尚叮嚀。廝養(yǎng)頻催恰好、趁涼行。
- 沁園春之印可,然后人信以傳。昔劉叉未有顯稱,及以雪車、冰柱二篇為韓文公所賞,一日之名,遂埒張孟。予嘗得叉遺集,觀其余作,多不稱是。而流傳至今,未就泯滅者,以韓公所賞題品爾。今才士滿世,所負當(dāng)不止叉如,然而獎借后進,竟未有如韓公者。才難,不其然,有亦未易識。誦山谷之詩,不覺喟然。因作思古人一曲。他時儻遇知己,無妨反騷。不恨窮途,所恨吾生,不見古人。似道傍郭泰,品題季偉,舟中謝尚,賞識袁宏。又似元之,與蘇和仲,汲引孫丁晁李秦。今安在,但高風(fēng)凜凜,墳草青青。江東無我無卿。政自要胸中分渭涇。嘆今人榮貴,只修邊幅,斯文寂寞,終欠宗盟。面蹉長江,目迷東野,卻笑韓公接后生。知音者,恨黃金難鑄,清淚如傾。
- 10cc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