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河伯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河神啊,與你一起游九河,急風沖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車荷葉做車蓋,雙龍駕轅雙螭來拉車。
登上昆侖縱目望四方,心意飛揚胸懷多寬暢。
日暮美景流連竟忘歸,突然警醒更懷念水鄉(xiāng)。
魚鱗做屋瓦廳堂畫蛟龍,紫貝飾門闕珍珠飾玉宮,河伯啊,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黿文魚伴,同游沙洲永相隨,綿綿情深如流水。
與你攜手向東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來歡迎,魚兒列隊來陪伴。
注釋
①女(ru3汝):汝,你。九河:黃河的總名,前人說是黃河到兗州境即分九道,故稱九河。
②沖風:隧風,大風。橫波:聚起波浪,揚波。
③驂螭(can1 chi1餐吃):四匹馬拉車時兩旁的馬叫“驂”。螭,《說文解字》:“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薄盎蛉諢o角曰螭?!睋?jù)文意當指后者,那么“驂螭”即以螭為驂了。
④崑崙:山名,黃河的發(fā)源地。今作昆侖。
⑤極浦:水邊盡頭。寤懷:寤寐懷想,形容思念之極。
⑥靈:神靈,這里指河伯。
⑦黿(yuan2元):大鱉。逐:追隨,跟從。文魚:有斑紋的鯉魚。
⑧渚(zhu3主):水邊?!秶Z·越下》:“黿龜魚鱉之與處,而鼃(蛙)黽之與同渚?!毕伦ⅲ骸八?br/>亦曰渚?!边@里泛指水,“渚”當為押韻。
⑨流澌(si1斯):古代成語,意思就是流水?!冻o·七諫·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證。
⑩交手:古人將分別,則相執(zhí)手表示不忍分離。
⑾美人:指河伯。南浦:向陽的岸邊。
⑿鄰鄰:一本作“鱗鱗”,如魚鱗般密集排列的樣子,媵(ying4硬):原指隨嫁或陪嫁的人,這里指護送陪伴。
九歌·河伯問答
問:《九歌·河伯》的作者是誰?
答:九歌·河伯的作者是屈原
問:九歌·河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九歌·河伯是先秦的作品
問:九歌·河伯是什么體裁?
答:楚辭
問:出自屈原的名句有哪些?
答:屈原名句大全
九歌·河伯賞析
本篇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沒有禮祀之詞,而是河伯與女神相戀的故事,大約是楚人淫祀的特色,以戀歌情歌作為娛神的祭詞。
河伯本指黃河之神,至戰(zhàn)國時代人們把各水系的河神統(tǒng)稱河伯。當時楚國國境未達黃河,所祭的只是河神。
據(jù)考本篇可能是記敘河伯與洛水女神前期相戀之事。一是因為洛水在黃河之南,不是遠離楚國的其它水系;二是因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蕩,曾與后羿相戀,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請誅后羿之事。
我和你河伯游在九河之上,
大風吹起河面上掀動波浪。
隨你乘著荷葉作蓋的水車,
以雙龍為駕螭龍?zhí)自趦膳浴?br/>登上河源昆侖向四處張望,
心緒隨著浩蕩的黃河飛揚。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歸去,
惟河水盡處令我寤寐懷想。
魚鱗蓋屋頂堂上畫著蛟龍,
紫貝砌城闕朱紅涂滿室宮。
河伯你為什么住在這水中?
乘著大白黿鯉魚跟隨身旁,
隨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
浩浩河水緩緩地往東流淌。
你握手道別將要遠行東方,
我送你送到這向陽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來迎接我河伯,
為我護駕的魚兒排列成行。
賞析
河伯即黃河之神,河神是尊貴的地祗,商周以來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對象,而楚國雖一向十分重視祭祀活動,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國境內(nèi)的江漢等河?!蹲髠鳌ぐЧ辍吩涊d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為祟?!醺ゼ?。大夫請祭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睢、章,楚之望也。禍福之至,不是過也。不榖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旄ゼ??!笨芍呵飼r代楚昭王因為黃河不在楚國地望之內(nèi),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據(jù)顧觀光《七國地理考》、程恩澤《國策地名考》的考證,戰(zhàn)國時楚國的勢力范圍已達到黃河流域的南側(cè),故陳子展以為這時“楚國王室祭祀河伯,已經(jīng)不算違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違犯他們的先代昭王的遺教了?!?《楚辭直解》)不過,也有學者如姜亮夫認為《莊子·秋水》以及《外篇》諸篇皆言河伯事,“則南楚傳河伯之事最豐盛,不得以不祀河為說”(《屈原賦校注》)??傊?,不論楚祀河伯起于何時,在屈原的時代,確有此事,當可無疑。
今人多以為《九歌》各篇中表現(xiàn)人神戀愛的內(nèi)容頗多,郭沫若認為本篇的內(nèi)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講戀愛”(《屈原賦今譯》),河洛之神相愛雖有來歷,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頌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黃河的代表,那么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為什么不可表現(xiàn)其偉大呢?況且,詩的文本中又沒有“隱思君兮啡側(cè)”(《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思公子兮徒離憂”(《山鬼》)之類明白顯示相思的言辭可作直接的證據(jù),因此,本詩不妨理解為主祭者隨著河神對黃河所做的一番巡禮。
此詩一開頭,就以開闊的視野,通過主祭者的眼睛對黃河(河神)的偉大雄壯進行了描述。大風起兮,波浪翻騰,氣勢非凡。河神遨游黃河,駕著水車,車頂覆蓋著荷葉。駕車的是神異的飛龍,兩龍為駕,螭龍為驂,是何等的威赫。
河伯駕馭龍車,溯流而上,一直飛到黃河的發(fā)源地昆侖山。來到昆侖,登高一望,面對浩浩蕩蕩的黃河,不禁心胸開張,意氣昂揚。所遺憾的是天色將晚還忘了歸去。昆侖雖是作者的故鄉(xiāng)(帝高陽的發(fā)祥地),但他所懷念的家卻是在遙遠的河上??吹竭@里,我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屈原認宗親的思想,這種思想貫穿著他的全部作品,貫穿著他對楚國楚君和楚國人民的精誠之愛。他愁思未解時,往往想到故鄉(xiāng)(昆侖)。河伯看到故鄉(xiāng)后就很悲傷,悲傷之后還是得回到家里(對屈原來說就是郢都)。這種情愫既在《離騷》、《遠游》等篇中都有明顯的流露,那么在本詩中應是又一次表現(xiàn)。
那么河伯的家又是怎樣呢?是錦鱗披蓋的華屋,是雕繪蛟龍的大堂,紫貝堆砌的城闕,朱紅涂飾的宮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極自然的。居所如此的華美,卻為何還要發(fā)問呢?對此,過去一些解說有點勉強,聯(lián)系上文,也許就不難理解了。
但內(nèi)心的矛盾對于有著博大胸懷的河伯來說畢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來仍乘著白色的靈物大鱉,邊上跟隨著有斑紋的鯉魚(按: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帛畫中有神人駕龍車,鯉魚在旁邊游動的畫面),在河上暢游,看到的是浩蕩的黃河之水緩緩而來,這一幕場景顯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當河伯欲再往東行時,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別,主祭者送他(按:“美人”在屈賦中多指賢人或所懷念者)到面南的水邊分手處。河伯巡視于黃河下游,那波濤滾滾而來,熱烈地歡迎河伯的蒞臨,那成群結(jié)隊排列成行的魚兒伴隨著河伯,為他護駕。這里的人物關系轉(zhuǎn)換很明確,主祭者告別后,波濤歡迎、魚兒隨從的對象只是河伯。末一個“予”字,不僅點出了主人公,而這樣的安排或許也暗示了楚國人民對作者的感情。(王宏理)
- 壽曾撙齋七十八先生雖老正康強,紫綬金魚兩鬢霜。椿干豈因更節(jié)健,松江自飲菊潭香。方過一百官省歲,尚有八千年壽長。徼福定從句漏令,丹砂問了卻分賞。
- 東林寺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繞廊。水光秋澹蕩,僧好語尋常。碑古苔文疊,山晴鐘韻長。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蓮香。
- 玩丹砂 寄趙居士凈凈清清凈凈清。澄澄湛湛湛澄澄。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堅堅堅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靈靈顯顯顯靈靈。
- 題金氏三桂堂見說庭階玉樹芳,薰教書史郁心香。郤詵林峙應難并,燕竇枝繁未足方。莫羨三槐森鉅府,且看三桂列華堂。多聞直諒成三益,松竹梅花共雪霜。
- 題吳江三高堂張季鷹京洛緇塵點素衣,秋風日夕喚人皈。鱸魚不解疏張翰,羊酪偏能留陸機。二晉興亡幾春草,三吳人物尚漁磯??樟钋Ч湃A亭鶴,猶為諸賢說是非。
- 觀水嘆二首我方臥舟中,仰讀淵明詩。忽聞灘聲急,起視惟恐遲。八月濺飛雪,清覽良獨奇。好風從天來,翛然吹我衣。涼生固足樂,氣變亦可悲。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時。迄今四十年,往來九東西。此日順流下,何日泝流歸。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 敞云樓二絕草樹成行整復斜,江頭白處定蘆花。夜深更著無邊月,好個樓居處士家。
-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舍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我名屬相府,欲往不得行。思之不可見,百端在中腸。維時月魄死,冬日朝在房。驅(qū)馳公事退,聞子適及城。命車載之至,引坐于中堂。開懷聽其說,往往副所望??浊饸{已遠,仁義路久荒。紛紛百家起,詭怪相披猖。長老守所聞,后生習為常。少知誠難得,純粹古已亡。譬彼植園木,有根易為長。留之不遣去,館置城西旁。歲時未云幾,浩浩觀湖江。眾夫指之笑,謂我知不明。兒童畏雷電,魚鱉驚夜光。州家舉進士,選試繆所當。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鳴。禮終樂亦闋,相拜送于庭。之子去須臾,赫赫流盛名。竊喜復竊嘆,諒知有所成。人事安可恒,奄忽令我傷。聞子高第日,正從相公喪。哀情逢吉語,惝恍難為雙。暮宿偃師西,徒展轉(zhuǎn)在床。夜聞汴州亂,繞壁行彷徨。我時留妻子,倉卒不及將。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驕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我所,耳若聞啼聲。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俄有東來說,我家免罹殃。乘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從喪朝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jīng)盟津,出入行澗岡。日西入軍門,羸馬顛且僵。主人愿少留,延入陳壺觴。卑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飲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平明脫身去,決若驚鳧翔。黃昏次汜水,欲過無舟航。號呼久乃至,夜?jié)稂S。中流上灘潬,沙水不可詳。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轅馬蹢躅鳴,左右泣仆童。甲午憩時門,臨泉窺斗龍。東南出陳許,陂澤平茫茫。道邊草木花,紅紫相低昂。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鳴。行行二月暮,乃及徐南疆。下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誰云經(jīng)艱難,百口無夭殤。仆射南陽公,宅我睢水陽。篋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糧。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為久,辛苦多所經(jīng)。對食每不飽,共言無倦聽。連延三十日,晨坐達五更。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東野窺禹穴,李翱觀濤江。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粗媸?,楚山直叢叢。子又舍我去,我懷焉所窮。男兒不再壯,百歲如風狂。高爵尚可求,無為守一鄉(xiāng)。
- 頌一百則出草入草,誰解尋討。白云重重,紅日杲杲。左顧無暇,右眄已老。君不見寒山子,行太早,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一陣南風似箭來,蒲帆飛上最高桅。兩邊岸柳都奔走,不及追船各自回。
- 山僧攜來兩詩卷,筆勢迅疾如追鋒——— 趙文次韻郭梅邊湯孤松見寄
- 河湟形勝厭西陲,忽覺連營列漢旗——— 王珪依韻和蔡樞密岷洮恢復部迎降
- 吟君洛中作,精絕百煉金——— 劉禹錫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
- 投醪還結(jié)士,辭第本忘身。——— 李嶠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總管張仁亶
- 水闊蒼梧野,天高白帝秋。——— 杜甫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
- 禪定僧疑陪靜話,音聲鳥稱伴閒游——— 魏野寄贈知洋州李澤屯田
- 自從繭紙歸昭陵,寶氣夜夜光陸離——— 黃疇若澤卿示蘭亭考作蕭翼取蘭亭辭
- 我來折得最高枝,踏破一輪玉——— 趙善括好事近(月巖)
- 佳人皓腕爭攀取,插向壺冰。——— 晁端禮丑奴兒/采桑子
- 儒墨兼宗道,云泉隱舊廬——— 耿湋題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