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天上碧桃露滋養(yǎng),不同俗卉與凡花。亂山之中,縈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畫為誰開?
清寒細雨顯柔情,怎奈春光短暫,美景將逝。為君酣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分人斷腸。
注釋
碧桃:一種觀賞桃花。此指仙桃,借以贊頌主人的寵姬碧桃。
數(shù):輩。
縈(yíng)回:盤轉(zhuǎn)回旋。
不道:不奈,不堪。這里“春”為雙關(guān)語,既指喻作者對碧桃的賞愛,也寓有碧桃春心萌動,又難以表述之意。
君:指花,也指雙方。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問答
問:《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的作者是誰?
答: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的作者是秦觀
問: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是宋代的作品
問: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 出自 宋代秦觀的《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問: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 的下一句是 亂山深處水縈洄,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問:出自秦觀的名句有哪些?
答:秦觀名句大全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賞析
首句化用晚唐詩人高蟾《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句 ,只是把“ 種”改為“栽”,并稍易語序。再言“不是凡花數(shù)”,以贊美花的仙品,說它象天上和露栽種的碧桃,不是凡花俗卉一般。
接下來“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卻突作轉(zhuǎn)折,極力一抑,顯示這仙品奇葩托身非所。亂山深處,見處地之荒僻,因此,它盡管具有仙品高格,在縈迴盤繞的溪邊顯得盈盈如畫,卻沒有人來欣賞。
過片“ 輕寒細雨情何限 ,不道春難管?!眱删?,寫花在暮春的輕寒細雨中動人的情態(tài)和詞人的惜春的情緒。細雨如煙,輕寒惻惻,這盈盈如畫的花顯得更加脈脈含情,無奈春天很快就要消逝,想約束也約束不住。花的含情無限之美和青春難駐的命運在這里構(gòu)成無法解決的矛盾。
結(jié)句“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說的是因為憐惜花的寂寞無人賞,更同情花的青春難駐 ,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以排遣愁緒的想法。君,這里指花?!爸慌隆倍忠晦D(zhuǎn) ,又折出新意,說是想到酒醒以后,面對的將是春殘花落的情景,豈不更令人腸斷?這一轉(zhuǎn)折,將惜花傷春之意更深一層地表達了出來。
此詞通過仙桃這一美的形象,來寄托作者懷才不遇、美而不被賞識的身世感慨。作者善于利用轉(zhuǎn)折突變的方式表達感情,先充分描寫桃的非凡、美麗,下面突然轉(zhuǎn)寫它生非其地,強調(diào)它的身世悲哀;先寫春光多情,讓人愜意,然后筆墨一轉(zhuǎn),嘆惜其不由人意。
在這種轉(zhuǎn)折變化中,造成一種情緒上的迭宕起落,收到了百轉(zhuǎn)千回、凄咽惻斷的藝術(shù)效果。
這首詞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師,有貴官延飲,出寵妓碧桃侑觴,勸酒惓惓。少游領(lǐng)其意,復(fù)舉觴勸碧桃。貴官云:‘碧桃素不善飲?!獠挥儆螐娭?。碧桃曰:‘今日為學(xué)士拼了一醉!”引巨觴長飲。少游即席贈《虞美人》詞曰(略)。合座悉恨。貴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來!’滿座大笑?!保ā毒G窗新話》卷上)
是否真有此“本事”,不得而知。但它對理解此詞的蘊意、寄托卻頗有啟發(fā)。生于非地的一支碧桃,在亂山深處孤獨自開,不被人賞,那正是美人命運的象征。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笔拙浠锰圃娙烁唧浮断碌诤笊嫌莱绺呤汤伞罚骸疤焐媳烫液吐斗N,日邊紅杏倚云栽”語。先聲奪人,高雅富麗。那是只有天宮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又況和露而種,更呈其鮮艷欲滴之嬌情妍態(tài)。如此光艷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數(shù)。詞人從正、反兩面對其褒揚至極?!安皇恰倍诸H耐人玩味。詩歌理論家們常常強調(diào)中國詩詞在不用系詞的情況下所取得的成就,并認(rèn)為這種成就正是得益于系詞的缺失。其實,這并不完全正確。系詞的出現(xiàn),從語法角度看,它表示的只是兩個詞之間的等同,但當(dāng)其運用于中國古典詩詞之中時,它卻傳達出某些與這種等同相抵觸的言外之意,換言之,“是”暗含了“不是”或“也許不是”,“不是”又暗含著“已經(jīng)是”或“然而卻是”,以其內(nèi)在的歧義達到一種反諷的陳述。“不是凡花數(shù)”越是說得斬釘截鐵,越是讓人感到隱含有不愿接受的現(xiàn)實在。事實正是如此:“亂山深處水縈回?!币弧皝y”一“深”,見其托身非所、處地之荒僻。盡管依然在縈回盤旋的溪水邊開得盈盈如畫,“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沒人欣賞沒人問,美又何然?也許可以保持那份高潔與矜持,然而總是遺恨!從而表現(xiàn)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難耐的凄苦心境。杜甫有:“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陸游有“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币馓N與此略似,而此篇吟詠之深沉過之。杜詩、陸詞皆正面點出花之“無主”,而秦詞只以“為誰開”的探詢語氣,將“無主”之慨妥婉出之,音情更顯得低徊搖蕩。
上片以花象征美人,然著筆在花。高貴不凡之身無奈托于荒山野嶺,盈盈如畫只是孤獨自開,潔愛自好也難禁凄凄含愁,款款妙筆傳其形神兼?zhèn)洹?/p>
下片始轉(zhuǎn)寫美人。前二句見其惜春之心。微微春寒,細雨霏霏,這如畫一枝桃花更顯出脈脈含情。然而也許女主人公的憂慮太深重了,春天宜人的風(fēng)物也很快從她憂傷的目光底下滑過去,終于發(fā)出了“不道春難管”的一聲傷嘆。是啊,無奈春光不由人遣,無法把留。它已經(jīng)是“寂寞開無主”了,有何人來憐愛它呢?到了明年此時,它是否還是“依舊笑春風(fēng)”呢?嘆之、憐之、傷之。傷春也是自傷。即如此般芳潔光艷,終是青春難駐,年華易往!尾末兩句寫惜別。“為君沉醉又何妨?!彪y得知音憐愛,卻又要匆匆行別,為報所歡,拼卻一醉,應(yīng)是理所為然,何況更是欲借以排遣愁緒。醉意恍惚中也許能減卻幾分離索的凄涼吧!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如今一醉顏紅,自然是容易的,然而,酒醒之后呢?心愛的人兒不見了,不是更令人腸斷?不,不能沉醉,哪怕只是一起度過這短暫的離別時分也是好的??!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只怕”二字委婉出之?!昂畏痢笔菫榱怂?,“只怕”也是因為他,惜別之情深自見。
全詞情感發(fā)展萬轉(zhuǎn)千回,深沉蘊藉。詞情亦進亦退,亦退亦進地委婉曲折地前進,每一份情感,都緊緊地跟隨著它的否定:“不是凡花數(shù)”卻是凡花命;亂山深處“一枝如畫”,依然無人賞識;“輕寒細雨”,風(fēng)物宜人,又恨留春不住;為君不惜一醉顏紅,又怕酒醒時候更添愁,只好任憑愁來折磨她了。最后,在“斷人腸”的怨嘆聲中詞情戛然而止,收到了凄咽惻斷的藝術(shù)效果。
詞作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運用的是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花,為美人之象征,在美人身上,我們又不難看出詞人自身的影子,亦花亦美人亦詞人。詞人本是一位“少豪俊,慷慨溢于言辭”(《宋史·秦觀傳》)的才俊之士,卻不為世用,仕途抑塞,歷盡坎坷,自然是滿腹懷才不遇的不平。然而在那埋沒人才的社會里,這不平,向誰去訴說?訴說又有何用?只好“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于是當(dāng)詞人為美人的命運深情嘆詠的時候,他其實正是在寄寓身世,抒自身懷抱。也正是詞人身世之感的打入,使得此詞的意義大大超越于這則“本事”。詞心所系,寄托遙深,乃是香草美人手法極其成功的運用。全詞處處緊扣,而又不著痕跡,極盡含蓄委婉之致,表現(xiàn)了精湛的藝術(shù)技巧。讀者可知,騷賦之法,“衣被辭人,非一代也”。
-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后一篇韻見贈之作世紛往往競趨奇,半額真同慕廣眉。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豈亦故違時。解鞍屢辱留連飲,出袖仍蒙惠好詩。異縣絕疏親且故,相從且免問為誰。
- 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極院賦詩及覺夕寢北窗下,青山夢與尋。相歡不異昔,勝事卻疑今。風(fēng)雨幽林靜,云煙古寺深。攬衣方有感,還喜問來音。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煙蒼蒼兮白鳥飛,水茫茫兮金鱗嬉??砧描觅庵遣恢X冥冥兮性所宜。包萬像而括二儀,徹三際而周四維。影象累累,品類差差。發(fā)揮元自我,點化更由誰。方之則矩,圓之則規(guī)。不須特地,且麼過時。兀兀騰騰,憨憨癡癡,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 丹陽泉揚子江中{左奭右斗}夜月,慧山亭上漱朝煙。遙看丹氣霏微裹,二十泉中第四泉。
- 沁園春閬風(fēng)老仙,頡佩飛霞,翳鳳騎麟。況眼窄乾坤,氣凌河渭,胸吞渠祿,筆灑煙雪。某水某丘,我觴我詠,物外何曾著一塵。蕭閑處,狎沙鷗半席,更許誰分。圖開家慶團欒。要說甚、垂弧岳降神。看延桂堂前,斑衣采采,茁蘭階下,玉樹森森。紺發(fā)長新,丹芝未老,笑傲壺天不盡春。東山好,恐未容高臥,又起經(jīng)綸。
- 浣溪沙江上芹芽短試春。去年燕子定巢頻。數(shù)朝風(fēng)伯但消塵。莫問孟桓誰駕御,只緣嵇呂自情親。平生我亦不羈人。
- 陪謝紫微晚泛積雨漲秋壕,輕舟此共邀。菰蒲斂鋩鍔,蓮芡熟櫜韜。岸靜魚跳月,林喧鳥避篙。歸時興不淺,風(fēng)物正蕭騷。
- 效香奩體胭脂濕透污羅衣,春盡蕭郎又不歸。香冷篆盤檐影轉(zhuǎn),一簾紅雨燕雙飛。
- 送仲卿禪德高兮竺卿,秋水虛明。夫何之象,堪云指程,知吾不知,笑伽耶城。
- 十二時行孝文食時辰,居家治務(wù)最須懃。無事等閑莫外宿,歸來勞費父嫌憎。
- 10眾小二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