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序: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 ,解鞍,由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西江月問答
問:《西江月》的作者是誰?
答:西江月的作者是蘇軾
問:西江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江月是宋代的作品
問:西江月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出自 宋代蘇軾的《西江月》
問: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的下一句是 障泥未解玉驄驕。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西江月賞析
這首寄情山水的詞,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xiàn)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fā)了他樂觀、豁達、以順處逆的襟懷。
上片頭兩句寫歸途所見 :“照野渳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彌彌,是水盛的樣子;層霄,即層云。春夜,詞人在蘄水邊騎馬而行,經過酒家飲酒,醉后乘著月色歸去,經過一座溪橋。由于明月當空,所以才能看見清溪在遼闊的曠野流過。先說“照野 ”,突出地點明了月色之佳。用“彌彌”來形容“淺浪 ”,就把春水漲滿、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皺M空”,寫出了天宇之廣 。說云層隱隱約約在若有若無之間,更映襯了月色的皎潔。此兩句暗寫月光。
“障泥未解玉驄驕 ”,是說那白色的駿馬忽然活躍起來,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錦或布制作的馬薦 ,墊在馬鞍之下,一直垂到馬腹兩邊,以遮塵土。詞人在這里只是寫了坐騎的神態(tài),便襯托出瀕臨溪流的情景。此時,詞人不勝酒力,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鞍韉 ,即欲眠于芳草?!拔矣砻叻疾?”,既寫出了濃郁的醉態(tài),又寫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詞人因熱愛這幽美的景色而產生的喜悅心情。
過片二句,明寫月色,描繪從近處觀賞到的月照溪水圖,更進一步抒發(fā)迷戀 、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風月 ,莫教踏碎瓊瑤 ”。瓊瑤,是美玉,這里比做皎潔的水上月色??上?,是可愛的意思。這里用的修辭手法是“借喻”,徑以月色為“瓊瑤”。此句以獨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傳神地寫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靜、人之喜悅贊美。
“解鞍欹枕綠楊橋 ”,寫詞人用馬鞍作枕,倚靠著它斜臥在綠楊橋上“少休”。這一覺當然睡得很香,及至醒來,“杜宇一聲春曉”,通過描寫杜鵑在黎明的一聲啼叫 ,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畫龍點晴的提示。
這一結尾,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生動地表現(xiàn)了空山月明、萬籟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靈的心境,描繪出一幅富有詩情畫意的月夜人間仙境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表現(xiàn)了自己與造化神游的暢適愉悅,讀來回味無窮,令人神往。
- 浣溪沙(題馀干傳舍)畫楯朱欄繞碧山。平湖徒倚水云寬。人家楊柳帶汀灣。目力已隨飛鳥盡,機心還逐白鷗閑。蕭蕭微雨晚來寒。
- 偈頌六十八首大雪滿長安,春來特地寒。新年頭佛法,一點不相瞞。
- 滿庭芳 處自然清凈真功,無為大道,自然體用惺忪。先天靈物,元本在吾胸。南北東西相會,慧眸開、論甚朦朧。壺中景,水生玉虎,火內長金龍。祥光敷宇宙,三田丹秀,八脈神通。且披蓑頂笠,有似漁翁。闡出玄玄妙趣,勸人人、氯養(yǎng)和沖。同修煉,功成行滿,相逐赴仙宮。
- 北都春日日出車馬道,風來城市塵。關河應自昔,花草不知春。云靜鳥翻翼,冰消魚動鱗。太平無一事,把酒勸耕民。
- 呈謝仲連一葦江頭風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諸塵不染眼自碧,萬事隨緣心已安。雨晴歸路馬蹄疾,問君呼船定何日。杖藜過我城南偏,游戲世間文字禪。
- 題幽獨居金檢書殘石壁云,二名幽獨彼何人。春深草沒松門路,泉下詩猶感鬼神。
- 上趙茶馬仙源奕葉滿皇州,人物于今第一流。蹈履詩書宗孔孟,扶持日月繼伊周。更觀河滸盤根出,已自風雩向上求。異說掃除昌此道,方來勛業(yè)掩前修。
-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騎壒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館聞文風。正當世祖投戈際,遠邁元和沸鼎中。坐使車書同萬里,行看冠蓋襲諸武。我公勛業(yè)追王佐,豈比區(qū)區(qū)頌泮宮。
-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南國疑逋客,東山作老夫。登朝非大隱,出谷是真愚。氣直慚龍劍,心清愛玉壺。聊持循吏傳,早晚□為徒。
- 寄唐州楊郎中關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魚須事圣明。貧得俸錢還乍喜,晚登朝序卻無榮。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邊淮獨旆旌。班列道孤君不見,曲江春暖共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