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柴門一片寂靜屋里米飯香噴噴,農(nóng)家炊煙裊裊春雨過后天放晴。
院內(nèi)鮮花迷蒙山間流水清泠泠,小兒又哭又鬧索要樹上的黃鶯。
注釋
黍飯:黃米飯,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蒙蒙:形容雨點細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聲音。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問答
問:《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作者是貫休
問: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出自 唐代貫休的《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問: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的下一句是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問:出自貫休的名句有哪些?
答:貫休名句大全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賞析
第一首頭兩句寫柴門內(nèi)外靜悄悄的,縷縷炊煙,冉冉上升;一陣陣黃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場春雨過后,不違農(nóng)時的農(nóng)夫自然要搶墑春耕,所以“柴門”也就顯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見,“春雨”下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nóng)夫搶墑也及時,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見。
后兩句寫庭院中,水氣迷蒙,宛若給庭花披上了輕紗,看不分明;山野間,“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悅耳;躲進巢避雨的鳥兒,又飛上枝頭,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來;一個小孩走出柴門啼哭著要捕捉鳥兒玩耍。這一切正都是寫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說蒙蒙的景色與泠泠的水聲,單說樹上鶯。樹上鶯尚且如此歡騰聒噪,逗得小兒啼索不休,更可想見大田里農(nóng)夫搶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節(jié),然而詩人卻只字不言農(nóng)忙而著墨于寫寧靜,由寧靜中見農(nóng)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節(jié),春雨過后喜悅的心情是農(nóng)民普遍的心情,詩人妙在不寫人,不寫情,單寫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這樣寫,既緊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稱得上短而精。方東樹謂“小詩精深,短章醞藉”,方是好詩。這詩在藝術上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寫得短而精,淺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麗”(薛雪《一瓢詩話》),于靜處露生機。
貫休的詩在語言上善用疊字,如“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陳情獻蜀皇帝》),人因之稱他為“得得來和尚”。又如,“茫茫復茫茫,莖莖是愁筋”(《茫茫曲》),“馬蹄蹋蹋,木落蕭蕭”(《輕薄篇》),等等。這詩也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在四句詩中,疊字凡三見:“寂寂”,寫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無閑人的特點:“蒙蒙”,壯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輕紗、看不分明的情態(tài):“泠泠”,描摹春水流動的聲韻。這些疊字的運用,不僅在造境、繪形、模聲、傳情上各盡其宜,而且聲韻悠揚,具有民歌的音樂美。在晚唐綺麗纖弱的詩風中,這詩給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第二首從“山家”一家一戶的小環(huán)境擴大到周圍的大環(huán)境。前三句寫自然景色?!扒按搴髩拧豹q言“到處”。這三句中雖無一字贊美之詞,然而田園的秀色,豐產(chǎn)的景象,靜穆的生活氣息已是觸目可見,具體可辨,值得留戀。且不說桑柘的經(jīng)濟價值,單說蒲,蒲嫩時可食,成熟后可織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說鴛鴦鸂鶒尚且寧靜地生活著,何況乎人。這就又為第四句“東鄰西舍無相侵”作了鋪墊與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長,總離不開人的辛勤培植。詩句不言村民勤勞智慧,而頌揚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麗、物產(chǎn)豐盛、生活寧靜、村民勤勞的環(huán)境里,“東鄰西舍”自然相安無事,過著“無相侵”的睦鄰生活。沒有強凌弱、眾暴寡、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xiàn)象。很明顯,通過農(nóng)家寧靜生活的描寫,詩人作為佛門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詩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這自不待言。
詩的后四句,一口氣寫了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四個人物,在同類唐詩中,這還是不多見的。這四句從生活在這一環(huán)境中人物內(nèi)心的恬靜,進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愛。寥寥幾筆,把繭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聲悅耳的客觀景致,寫得逼真如畫;蠶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難想見,蠶娘喜獲豐收,其內(nèi)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頑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誼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詞語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動作、情態(tài)、聲音、笑貌及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進一步顯現(xiàn)出來;而詩人“我”,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不待言,其流連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詩在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見了喜煞。全詩至此戛然而止,卻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比起晚唐那些典雅、雕飾、綺麗、纖弱的詩來,貫休以其作品明快、清新、樸素、康健之美,獨樹一幟。明代楊慎指出:“貫休詩中多新句,超出晚唐”(《升庵詩話》),真可謂獨具只眼。
- 偶得掃竹因培竹五字會仲威見過留與明叔同飯掃竹因培竹,畏人非避人。跫然聞響屐,莞爾正欹巾。坐子竟日久,飯吾三非貧。能來不嫌屢,梅底要深巡。
- 小桃紅·玉簫聲斷鳳凰樓玉簫聲斷鳳凰樓,憔悴人別后。留得啼痕滿羅袖,去來休,樓前風景渾依舊。當初只恨,無情煙柳,不解系行舟。
- 曹使君舍夜飲歸步月出城色山色如畫作詩一首西曹滿百第相聞,東閣招延氣自春。雞肋天教辭怒臂,牛心公與慰讒唇。酒紅欲去風吹頰,山碧來迎月滿身。步入柏陰清夜急,敲門惟有鶴應人。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維天蓋高,維地克承。父尊母親,天地難名。疆名廣大,建號安榮。衍登壽嘏,闡繹星明。
- 夏日晚涼微涼天氣似秋期,風觸疏簾影自移。遠夢有時尋水寺,孤吟終日對莎池。筍梢成翠堆輕籜,梅實翻黃壓嫩枝。兀兀騰騰聊自遣,此懷深謝野僧知。
- 十月十四夜十月十四夜,燈寒燄寸長。披衣臨曲水,把筆向清霜。月透詩情冷,風吹醉面涼。故人知得否,空斷早梅腸。
- 七寶玲瓏 繼重陽韻至愚至魯,怎曉妙中玄。便再拜、告風仙??谠E金身長丈六,二十八宿會圣賢。此理方知合自然??不㈦x龍,蟠繞五方蓮。漸漸得、好因緣。火里木人能采藥,海底泥牛會種田。迸出靈光入洞天。
- 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一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柱渚孤吟愁旅雁,蘇門雙嘯駭朱鸞。平生五褲何須詠,一借黃鍾變谷寒。
-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高安僧寶姚圓至,鹽水誰其成醬冰。莫為猢猻打筋斗,回頭不記讀書燈。
- 華陽吟三十首怪事教人笑幾回,男兒今也會懷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