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問答
問:《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的作者是誰?
答: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的作者是范仲淹
問: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是宋代的作品
問:節(jié)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節(jié)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出自 宋代范仲淹的《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
問:節(jié)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節(jié)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的下一句是 年高成國老,道在樂天真。
問:出自范仲淹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仲淹名句大全
- 喜遷鶯(即鶴沖天)人洶洶,鼓冬冬,襟袖五更風。大羅天上月朦朧,騎馬上虛空。香滿衣,云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jié)一群群,引見玉華君。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一聲雷。鶯已遷,龍已化,一夜?jié)M城車馬。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 競渡歌標簽:端午節(jié)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quán)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 楊尚書生日三邊頭緒正相尋,云氣模糊尚積陰。已喜龍荒通漢使,更須帝夢起商霖。功名本自於人薄,家國相關(guān)此念深。共指岷峨祝公行,鬢華未聽曉霜侵。
- 詠屏風綺閣云霞滿,芳林草樹新。鳥驚疑欲曙,花笑不關(guān)春。山對彈琴客,溪留垂釣人。請看車馬客,行處有風塵。
- 自縣圃行梅化因成五絕天工施春不愛惜,樂與枯槎借顏色,歲寒日晚律候嚴,已遣南枝報消息。
- 論語君子不器大學(xué)真儒恥小成,一源體用要流行。當知萬物備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 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雞上清明初過雨。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輕暖時聞燕雙語。等閑飛入誰家去。短墻東畔新朱戶。前日花前,把酒人何處。仿佛橋邊船上路。綠楊風里黃昏鼓。
- 鷓鴣天壽去日清霜菊滿叢。歸來高柳絮纏空。長驅(qū)萬里山收瘴,徑度層波海不風。陰德遍,嶺西東。天教慈母壽無窮。遙知今夕稱觴處,衣彩還將衣繡同。
- 念奴嬌(上張南豐生日)桂華蟾魄,到中秋、祗有人聞一六。浩渺清風因喚起,千里吹飛鴻鵠。碧落翻花,瑤空隱瑞,聲節(jié)瑯玕筑。板懷玉燕,此時嘉夢重育。始信名在丹臺,曈方八百,子已三千熟。麟脯靈瓜那更有,瓊斝神仙醽醁。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長生清凈,自然何用辟谷。
- 黃鶯兒多情春意憶時節(jié)。北圃人來,傳道江梅,依稀芳姿,數(shù)枝新發(fā)。夸嫩臉著胭脂,膩滑凝香雪。問伊還記年時,正好相看,因甚輕別。情切。往事散浮云,舊恨成華發(fā)。算知空對,綺檻雕欄,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見苦思量,待見重端疊。愿與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 皓月初圓,暮云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 柳永傾杯樂(大石調(diào))
- 長貧已是難糊口,久病那堪更累身——— 吳芾和沈先覺韻
- 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 李賀章和二年中
-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王之渙宴詞
- 橋斷水無涯,焉知有方丈——— 梅堯臣送張圣民學(xué)士知登州
- 此志我亦有,更將猿鳥親——— 梅堯臣送尹瞻駕部監(jiān)靈仙觀
- 昔人應(yīng)有待,神交臭蘭茝——— 唐仲友續(xù)八詠千年增舊觀
- 好閑不復(fù)愛輕肥,病起神清與道宜——— 朱長文次韻子文抱病幽居之作二首
- 江上新晴,閑撐小艇尋梅去——— 馮時行點絳唇
- 環(huán)宮故邸,疊萼奇花——— 陸游柳梢青(故蜀燕王宮海棠之盛,為成都第一,今屬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