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寄王道粹學士問答
問:《代書寄王道粹學士》的作者是誰?
答:代書寄王道粹學士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代書寄王道粹學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代書寄王道粹學士是宋代的作品
問:已具扁舟訪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已具扁舟訪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代書寄王道粹學士》
問:已具扁舟訪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已具扁舟訪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的下一句是 花寒蛺蝶猶相守,水冷鴛鴦不暫分。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樓上曲樓外夕陽明遠水。樓中人倚東風里。何事有情怨別離。低鬟背立君應知。東望云山君去路。斷腸迢迢盡愁處。明朝不忍見云山。從今休傍曲闌干。
- 琴曲歌辭明妃怨漢國明妃去不還,馬馱弦管向陰山。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
- 柳枝詞十首醉折垂楊唱柳枝,金城三月走金羈。年年為愛新條好,不覺蒼華也似絲。
- 滄浪亭記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因之復能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 送鄭粹子善早飲世德如龍虎,晚挹英標亦鳳麟。重濬陂塘今長古,不私風月肯分人。袞衣國既歸真宰,珠履君應作上賓。洛社諸賢問村叟,暮年已飾太丘巾。
- 驀山溪(桂花)芳菲葉底。誰會秋江意。深綠護輕黃,怕青女、霜侵憔悴。開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獨步珠宮里。佳名巖桂。卻是因遺子。不自月中來,又那得、蕭蕭風味。霓裳舊曲,休問廣寒人,飛太白,酬仙蕊。香外無香比。
- 四言欲調(diào)無箏,欲撫無琴。赤口白舌,何以寫心。詠歌不足,絲竹勝肉。漸近自然,難傳衷曲。如春在花,如鹽在水。如無卻有,悒悒莫解。繭中有腎,化蛾能飛。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二佳佳筍如佳人,柔哲飽風致。佳醑如佳士,醇明負骨氣。此筍配此醑,可愛不可醉。得醉豈不好,醉恐不知味。蔚如王謝家,文雅將富貴。
- 雪竹君子亭亭操,剛強能自持。夷齊餓欲死,巡遠守方危。大節(jié)不可屈,真心終莫移。人心與物理,每向歲寒枝。
- 新移蓼花蓼叢疏淡老相宜,移傍清流曲岸西。紅穗已沾巫峽雨,綠痕猶帶錦江泥。吟狂不覺驚幽鷺,立困翻疑在舊谷。官滿便應離此去,可憐心緒更難齊。
- 10超神火柴人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