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沒有風(fēng)柳絮才飄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風(fēng)它還會漫天飛揚(yáng)。
輕輕裊裊好似雪花飄落,誰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頭發(fā)。
注釋
緣:因?yàn)椤?br />渠:這里代指柳絮。
柳絮問答
問:《柳絮》的作者是誰?
答:柳絮的作者是雍裕之
問:柳絮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柳絮是唐代的作品
問:柳絮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無風(fēng)才到地,有風(fēng)還滿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無風(fēng)才到地,有風(fēng)還滿空 出自 唐代雍裕之的《柳絮》
問:無風(fēng)才到地,有風(fēng)還滿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無風(fēng)才到地,有風(fēng)還滿空 的下一句是 緣渠偏似雪,莫近鬢毛生。
問:出自雍裕之的名句有哪些?
答:雍裕之名句大全
柳絮賞析
柳絮“似花還似非花”,極為纖細(xì)、輕靈,無風(fēng)時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風(fēng),那怕是和煦的微風(fēng),也會漫天飛舞起來。它的這種性狀是很難描述的。薛陶說:“二月楊花輕復(fù)微”,并沒說清是怎么個輕法。雍裕之從風(fēng)和柳絮的關(guān)系上落筆,并對比了柳絮在“無風(fēng)”和“有風(fēng)”時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只十個字,就將柳絮的特征給具體地描繪出來了,這不能不說是狀物的高手。
詩的第三句寫柳絮的顏色。柳絮不僅其輕飛亂舞之狀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東晉謝道韞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贏得了“詠絮才”的美名??梢娨枥L柳絮的顏色,還是以白雪為喻最為恰切。但如果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復(fù)前人早就用過的比喻,顯得淡而無味,所以詩人緊接著補(bǔ)上第四句:“莫近鬢毛生”。這一筆補(bǔ)得出人意表,十分俏皮。自來人們多以霜雪喻白發(fā),這里因?yàn)榱跛蒲?,遂徑以柳絮隱喻白發(fā),這已不落窠臼;不僅如此,詩人又從詠物進(jìn)而表現(xiàn)人的情思:人們總是希望青春永駐,華發(fā)遲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發(fā),所以盡管柳絮似乎輕盈可愛,誰也不希望它飛到自己的頭上來。這一句在全詩中起了畫龍點(diǎn)睛的作用,寫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可以說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懷的又一格吧。
這首詩通篇無一字提及柳絮,但讀完全詩,那又輕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們眼前飛舞,它是那樣具體,那樣鮮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詩二十個字,如同一個精心編制的謎語。由于準(zhǔn)確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謎底叫人一猜就著。于此可見詩人體察事物之細(xì),藝術(shù)提煉功夫之深。
?。ㄐ於ㄏ椋?/div>
- 雷鳴不雨樵子俄從問路回,因言溪谷響如雷。分明雨怕城中去,只隔前峰不過來。
- 減字木蘭花(燈下見梅)燈前初見。冰玉玲瓏驚眼眩。艷溢香繁。絕勝溪邊月下看。鉛華盡洗。只有檀唇紅不退。傾坐精神。全似當(dāng)時一個人。
- 好事近花月賞心天,抬舉多情詩客。取次錦袍須貰,愛春醅浮雪。黃鸝何處故飛來,點(diǎn)破野雪白。一點(diǎn)暗紅猶在,正不禁風(fēng)色。
- 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千年茯菟帶龍鱗,太華峰頭得最珍。金鼎曉煎云漾粉,玉甌寒貯露含津。南宮已借征詩客,內(nèi)署今還托諫臣。飛檄愈風(fēng)知妙手,也須分藥救漳濱。
- 次韻鮮于伯幾秋懷古體斯人晚始識,浪走天下半。既將戟為髯,更用田作面。大材異拱把,勁翮謝籠絆。去年主糟丘,稍厭盆盎亂。忸怩較毫里,踴躍凌汗漫。今年灶產(chǎn)蛙,田里足咨怨。民窮如受圍,合遣老將援。醫(yī)王殊不靈,瘧鬼未即竄。臥念為魚者,厄運(yùn)孰與逭。羸馬駐芻秣,稚子且葵莧。大似周南留,寧有東平戀?;驁?bào)御史除,搖首亦弗愿。點(diǎn)勘篆籀古,掇拾簡編斷。秋雨吟齋燈,夜月鄰砧練。一醉洗抑郁,豈無愛酒伴。蠖屈未可欺,鵬摶詎能算。
- 席間詠琴客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
-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失路遠(yuǎn)相送,他鄉(xiāng)何日歸。靈關(guān)九折險(xiǎn),蜀道二星遙。乘槎若有便,希泛廣陵潮。
- 詠興五首并序七年四月,予罷河南府,歸履道第。廬舍自給,衣儲自充,無欲無營,或歌或舞,頹然自適,蓋河洛間一幸人也。遇興發(fā)詠,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為題目。
- 答高才卿二絕煙波只艇著吾徒,莼膾秋風(fēng)早憶吳。左蟹右杯東計(jì)決,醉來萬事付含糊。
- 憶趙右之羞見梅花照客身,梅花長好客長貧。江天搖落年華晚,何處青山有故人。
- 蓬窗高枕雨如繩,恰似糟床壓酒聲——— 蘇軾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
- 聞子剝啄聲,慰我精廬悄——— 劉宰云邊喜潘兄見訪
- 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 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 自此千秋節(jié),不復(fù)動金石——— 舒元輿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 農(nóng)桑子云業(yè),書籍蔡邕家——— 耿湋題楊著別業(yè)
- 克彼有截,萬國是悅——— 趙湘圣號雅二篇
- 正是多傷感,仍將別恨中——— 寇準(zhǔn)新秋
- 誰肯堅(jiān)心守。——— 丘處機(jī)黃鶴洞中仙三首
- 愿言黃花酒,永奉今日歡——— 權(quán)德輿奉和圣制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僚
- 直入九華招隱遁,化工尤物殊不吝——— 唐士恥時賢明鑒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