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在水邊,春天歸來了,綠紗窗輕輕的吟唱著長留春在的歌。春在何處?落花紛飛,鶯燕無語。
情意綿遠的抒發(fā)我內(nèi)心的情懷,卻只見樹木在朦朧的煙中。日下西樓,獨剩下簾外的細雨,怕是只能在夢中去尋找春的蹤跡。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此調(diào)因梁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雙調(diào)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詞律》認為,上闋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diào)”。但亦有作平起調(diào)者。又有《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等異名。
沙際:沙洲或沙灘邊。
綠窗:綠色紗窗。指女子居室。
渺渺(miǎo):悠遠的樣子。
吟懷:抒發(fā)情懷。
漠漠:迷蒙的樣子。
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點絳唇 長安中作問答
問:《點絳唇 長安中作》的作者是誰?
答:點絳唇 長安中作的作者是元好問
問:點絳唇 長安中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點絳唇 長安中作是金代的作品
問:點絳唇 長安中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 出自 金代元好問的《點絳唇 長安中作》
問: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 的下一句是 問春何處。
問:出自元好問的名句有哪些?
答:元好問名句大全
點絳唇 長安中作賞析
詞中沒有著意渲染殘春景色,而是旁處落筆,側筆取妍 。起句“沙際春歸”,語似直露,而畫面見于文字之外 ?!吧畴H”猶言水邊。為什么說春從水邊歸去呢 ?春來先遣楊柳青 ,是春在柳梢頭;而暮春時節(jié) ,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隨著流水飄走了 。故吟詠“沙際春歸”四個字,乃覺無字處有意,空白處皆是畫 。次句“綠窗猶唱留春住”,詩思奇妙。不說自己思春惡春,卻說旁人春歸而不知 ,猶自癡情挽留。詞牌有《留春令 》,綠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蛟S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過是作者設置的一種境界,借說綠窗少女的歌聲以表達自己惜春的情懷。這是詞體幽微宛轉處,作者掌握和運用得很成功?!皢柎汉翁?,花落鶯無語”二句,熔鑄前人詞中意象,而翻進一層,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王安國的《清平樂》:“留春不住 ,費盡鶯兒語”。黃庭堅《清平樂》:“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月兆 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上述諸作,或問花,或問鳥,不論是落花還是鶯啼,總還有點春天的影子。在這首詞中,不僅是問而無答 ,乃更無可問訊 ?!盎潸L無語”,春光老盡,連點聲息都沒有了。
詞人對春天的深情眷戀,在詞中表現(xiàn)為一種徒勞的追尋。起句既說“ 春歸”,已是無可置疑,然而還要“問春”。問而無答,則繼之以遠眺、尋覓?!澳疅熤袠?”,意象似從謝眺“ 遠樹暖阡阡 ,生煙紛漠漠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化來,是高樓遠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懷”的物化形態(tài)。極目遠望,不見春之蹤影,只有在日暮歸樓后,隔簾疏雨生中,求得好夢 ,夢中去尋覓了。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深 ?,F(xiàn)實之春確已逝去 ,而詞人不作絕望頹唐之想,還要到夢境中去追尋。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也正反映了詞人年輕健康的心理情緒。
- 偈頌四十一首為國為民運此心,果符虔禱獲豐榮。時清道泰封疆闊,合國歡呼賀太平。
- 題妙庭觀玉泉池一脈冷冷絕點埃,方池幽洞自瀠洄。源從白石云邊出,流向青蓮座下回。禹穴鱗游殘雪噴,祗園花墮暗香來??扇俗钍乔迩镆?,月白沙青寶鏡開。
- 荔枝二首去年一顆難鑽核,今歲千林盡著花。老子有方能辟谷,純將絳雪代丹砂。
- 偈頌一百零二首四月上夏漸熱,善療也須調(diào)攝。文殊眼裹抽筋,金剛腦后拔楔。須彌{左孛右攵}跳上天,海底昆化吐舌。幾度長歌幾度愁,一回飲水一回噎。
- 禁直和人飲酒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濃標格勝椒漿。我來尚有鈞天會,猶得金尊半日嘗。
- 將卜山居寄懷山居香火伴殘經(jīng),幽絕全家在畫屏。黃葉村藏一溪碧,白云堆擁萬峰青。安知遇酒分賢圣,但可與人同醉醒。萬事休心惟白發(fā),更須結托老人屋。
- 再領制誥和王明府見賀蹇步還依列宿邊,拱辰重認舊云天。自嗟多雖飄零困,不似當年膽氣全。雞樹晚花疏向日,龍池輕浪細含煙。從來不解為身計,一葉悠悠任大川。
- 狀江南仲秋江南仲秋天,D 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為界石錢。
- 風入松(茉莉花)素馨柎萼太寒生。多翦春冰。夜深綠霧侵涼月,照晶晶、花葉分明。人臥碧紗幮凈,香吹雪練衣輕。頻伽銜得墮南薰。不受纖塵。若隨荔子華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借重玉爐沈炷,起予石鼎湯聲。
- 和棋意適何曾較疾遲,戰(zhàn)酣夜漏繼朝暉。驪山信有無雙手,野老寧知第一機。靜等魚龍潛夜壑,迅如鷹隼擊秋圍。春風過盡花無數(shù),我固無因客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