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在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麗的光景仿佛快要從春雨中走過的樣子。
而在這暮春時節(jié)里雖然農(nóng)人家的花快要落盡了,但菜畦地里今天來的蝴蝶分外的多。
注釋
晴波:陽光下的水波。
春暮西園問答
問:《春暮西園》的作者是誰?
答:春暮西園的作者是高啟
問:春暮西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春暮西園是明代的作品
問: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出自 明代高啟的《春暮西園》
問: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的下一句是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問:出自高啟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啟名句大全
春暮西園賞析
這首《春暮西園》詩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詩人之冠”美譽的詩人高啟的作品。此詩曾作為詩歌鑒賞題的材料出現(xiàn)在2011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湖南卷的語文試題中。
從詩題可以看出這是一首田園詩,寫的是晚春時景。首句“綠池芳草滿晴波”,“綠”、“芳”,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描繪了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陽光,“滿”字形象地寫出陽光灑滿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從雨里過”,點明春天的氣候特點以及春色將盡的情景,從春天的多雨更襯托出陽光的可貴。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盡”,“花落盡”進(jìn)一步說明已是暮春時節(jié),“知”字表明“花落盡”是作者的推測,為虛寫。末句“菜畦今日蝶來多”暗點西園,詩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傷,而是描寫“蝶來多”,寫出盡管春盡,但仍充滿生機和盎然情趣。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通暢流轉(zhuǎn),意象動靜皆備,豐富唯美,寫景狀物虛實相生,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 秋分日憶用濟遇節(jié)思吾子,吟詩對夕曛。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 寄永嘉崔道融旅寓雖難定,乘閑是勝游。碧云蕭寺霽,紅樹謝村秋。戍鼓和潮暗,船燈照島幽。詩家多滯此,風(fēng)景似相留。
- 木蘭花慢翠陰春晝永,乍簾幕、暖飄香。正玉節(jié)來歸,斑衣戲舞,□□熒煌。椿期始開九秩,看芝蘭、奕葉早傳芳。都把一門瑞氣,釀成九醞霞觴。相將。詔墨趣星郎。樂事未渠央。漸錦封鸞誥,魚軒象服,爭賁萱堂。西池獻(xiàn)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長。紫燕黃鸝院落,牡丹紅藥時光。
- 和彥時兄臘雪六首厭聞饑雀噪空囷,猶喜茅齋未遽傾。悄玉豈勞青女送,飛花聊混白云霙。預(yù)占?xì)q稔矜祥舊,不擇貧家荷施平。早晚林梢掛寒日,為回和氣慰饑惸。
- 首尾吟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試硯時。玉未琢前猶索辯,金輕煅后更何疑。當(dāng)時掉臂人皆笑,今日搖頭誰不知。天下鳳凰飛處別,堯夫非是愛吟詩。
- 七月十一夜涼風(fēng)聚至事書懷三絕句涼飚此夕何佳哉,萬里朱炎去不來。史入離入多少恨,卻將鬼夢到陽臺。
- 留姜山怡云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怡云未至有人傳,一笑伽梨落半肩。夢里亦知為此客,起來歡喜不成眠。
- 即翁萬象森羅等印心,了無一物可疏親。大梅坐此成窠窟,到老保曾解轉(zhuǎn)身。
- 寄題王國華環(huán)秀樓二首近山遠(yuǎn)岫不知重,暖翠晴嵐只滿空。珍重主人將好手,盡驅(qū)秀色入樓中。
- 行路難五首黃金筑臺賜白璧,車前八騶門列戟。徹侯萬戶秩萬石,珠戶玉房貯傾國。傅呼一聲萬人開,將軍相國天上來。不知道旁雍門子,已嘆麇塵登高臺。雍門解遣孟嘗泣,孟嘗不泣渠何急。只知富貴如云浮,不知貧賤饑死寒死愁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