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問答
問:《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的作者是誰?
答: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的作者是陳元晉
問: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是宋代的作品
問:四海弟兄能有幾,平生臭味許誰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四海弟兄能有幾,平生臭味許誰同 出自 宋代陳元晉的《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
問:四海弟兄能有幾,平生臭味許誰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海弟兄能有幾,平生臭味許誰同 的下一句是 遙知夜雨連天際,應(yīng)說南中有客窮。
問:出自陳元晉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元晉名句大全
- 將謁商州呂郎中,道出楚州,留獻章中丞江流盤復(fù)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猶遠,山陽春已深。青云應(yīng)有望,白發(fā)未相侵。才小知難薦,終勞許郭心。
- 寄滿子權(quán)二首窗前午枕夢忘還,門外清風(fēng)晝掩關(guān)。天下誰當(dāng)千古后,床頭自笑六經(jīng)閑。能將道系窮通里,安用身居進退間。自愧公心猶有蔽,清時無日不思山。
- 發(fā)館陶促轡數(shù)殘更,似聞雞一鳴。春風(fēng)馬上夢,沙路月中行。笳鼓遠多思,衣裘寒始輕。稍知田父穩(wěn),燈火閉柴荊。
- 留別趙南紀(jì)少時未識廬山好,老去知山卻遠山。白鹿何繇與弦誦,紫霄還復(fù)共躋攀。林巒有失君何意,松菊猶存我得還。俱是江東巡管內(nèi),異時書札愿無慳。
-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shù)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 贈盡梅竹劉信可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fā)為文發(fā)為畫。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打一撇,籊為寒筠灑為葉。高低濃淡總相宜,不問風(fēng)煙和雨雪。再一掃,清作疏花瘦作枝。向背斜陽俱造妙,任從籬落與垣池。君不見劉夢梁畫梅不畫竹,一枕清風(fēng)長不足。又不見文與可畫竹不畫梅,千樹江頭空自開。爭如作者多精藝,庾嶺渭川俱著意。夢梁同姓表同文。卻把信來更與字。
- 瑞鷓鴣慢/瑞鷓鴣北暴東頑,納款慕義爭來。日新君德更明哉。歌詠載衢街。清寧海宇無馀事,樂與民同燕春臺。一年一度上元回。愿醉萬年杯。
-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汴之水,入于泗,黃流清淮為一致。上牽下櫓日夜來,千人同濟兮萬人利。利何謂,國之漕,商之貨,實所寄。
- 水調(diào)歌頭候應(yīng)黃鍾動,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xué)顏回。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guān)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shù)枝梅。
- 雨后登城上亭何堪濕熱坐支離,且就虛涼看劇棋。避雨唯應(yīng)急走耳,登城原丐少休之。江山政此成三絕,耳目醒然亦一奇。突兀小亭吾畫篋,真形妙境恣君窺。
- 梅花忽報消息動,意氣山立非復(fù)常。——— 陸游與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東園尋梅
- 凍卉歸禽易辨巢,燭龍分燿入堂坳——— 張镃雪晴希稷次韻再賦為答
- 殘月小樓西,鵑啼思欲迷——— 吳龍翰樂府四首
- 埂勝或斷缺,下有不測淤——— 方回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
-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 張矩應(yīng)天長
- 英華發(fā)清端,賦筆凌相如——— 李廌邃經(jīng)堂
- 則見青簾高掛垂楊樹,朱簾暮卷西山雨——— 佚名【正宮】叨叨令_黃塵萬古長
-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皎然經(jīng)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義白日升仙處
- 不令驚水宿,頻覺送雞號——— 趙蕃早行五首
- 不食千鐘粟,唯餐兩顆梨——— 李亨賜梨李泌與諸王聯(lián)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