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10_43
送鄭秀才貢舉問答
問:《送鄭秀才貢舉》的作者是誰?
答:送鄭秀才貢舉的作者是皇甫曾
問:送鄭秀才貢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鄭秀才貢舉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鄭秀才貢舉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西去意如何,知隨貢士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西去意如何,知隨貢士科 出自 唐代皇甫曾的《送鄭秀才貢舉》
問:西去意如何,知隨貢士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西去意如何,知隨貢士科 的下一句是 吟詩向月路,驅(qū)馬出煙蘿。
問:出自皇甫曾的名句有哪些?
答:皇甫曾名句大全
- 景德寺飲會丘思同作述懷詩兼紀(jì)一席之事見約瀕江多勝宇,茲地更推高。結(jié)友為文會,開樽較飲豪。春華今始盛,圣代況親遭。美景堪行樂,雄談任叫號。數(shù)家供法饌,百斝和春醪。異味頻登俎,良庖旋奏刀。盤豐介象鱠,手馬畢生螯。極量觚并榼,忘形甖與槽。憐君皆曠達(dá),獨(dú)我嘆徒勞。俗狀區(qū)區(qū)外,剛腸漸漸熬。壯心雖不屈,讒口亦奚逃。感寓嘗懷古,愁來幾悼騷?;峦课侓[角,世事蝟森毛。自得猶千慮,誰能挫一毫。無煩惡蠅點(diǎn),須擬效龍韜。暫適惟詩酒,難兼是燕敖??v歡忘倦?yún)?,論契甚堅牢。峻?jié)凌修干,清風(fēng)遏怒濤。就賢知不倦,營道豈云叨。此席今誰繼,知音盡俊髦。
- 仙塘茅舍門對平蕪闊,荒田帶水聲。牧童兼鴨養(yǎng),野老叱牛耕。山暖松花重,園春菜子生。杖藜斜日里,籬外白云橫。
- 九日九日今朝是,風(fēng)吹帽欲斜。愁惟添白發(fā),貧莫負(fù)黃花。蟹上橙初熟,秋登酒易賒。茱萸休把玩,且辦醉生涯。
-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柳似妖饒舞,花如爛漫妝。那堪隴頭水,鳴咽斷人腸。
- 送祖擇之學(xué)士北使燕山??嗪?,漢使涉窮臘。路長人馬愁,風(fēng)急沙霰雜。宿造氊廬開,行逢獵騎合。獻(xiàn)鮮禿發(fā)馳,問譯華言答。每食冰生盤,欲飲酒凍榼。見其酋長時,國禮何勤納。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乃知日月光,照必蠻夷匝。歸來易輕裘,賜對延英合。
- 重陽后送謹(jǐn)常兄之符離嶺外分?jǐn)y處,離觴話遠(yuǎn)途。黃花看不足,寒雁去何孤。農(nóng)圃非吾業(yè),衣冠本世儒。應(yīng)當(dāng)重行止,無使世氛污。
- 緱氏韋明府廳貴邑清風(fēng)滿,誰同上宰心。杉松出郭外,雨電下嵩陰。度雁方離壘,來僧始別岑。西池月才迥,會接一宵吟。
- 懷家三首三年寄百書,幾書到我屋。昨夜夢中歸,及見老妻哭。
- 石屏久游湖海祖妣遂題二句于壁云機(jī)番白苧和伊昔天邊望藁砧,天邊魚雁幾浮沉。機(jī)番白苧和愁織,門掩黃花帶恨吟。自古詩人皆浪跡,誰知賢婦有關(guān)心。歸來卻抱雙雛哭,碑刻雖深恨更深。
- 再和招鶴聲色於渠何有哉,銀潢刷羽雪皚皚。天邊亦是閒游耳,爭向人間問去來。
- 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 姚合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
- 千巖萬壑排風(fēng)雨,想對桐爐柏子燒——— 王安石和平父寄道光法師
- 螢燭辛勤十載馀,藹然高價滿州閭——— 楊億送章安世赴舉
- 寒溪半灣落,遠(yuǎn)樹一行疏——— 楊萬里曉登子城
- 閉卻閑門臥小窗,更何人與療膏肓——— 徐夤閉門
- 六七日分景緯,五百年間英氣,相值產(chǎn)維崧——— 甄良友水調(diào)歌頭
- 秋歡何繇達(dá)灝穹,秋成恐墮涉茫中——— 陽枋和陳提舉喜雨
- 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猶為汐社留——— 陳三立次韻余鹿門世講感事
- 水館酒闌清夜月,香街人散白楊風(fēng)。——— 羅隱酬黃從事懷舊見寄
- 山池芰荷過,野岸芙蓉開——— 方岳讀折詩效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