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記宰相開元,弄權(quán)瘡痏,全家駱谷,追騎倉皇。
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面郎。
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qū)羊。
啼痕自訴衷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
嘆國手無棋,危涂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
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
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注釋
原序:大橋名清江橋,在樟鎮(zhèn)十里許 ,有無聞翁賦《沁園春》、《滿庭芳》二闋,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qū)掠。行三日,經(jīng)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復(fù)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 ”。此詞雖俚,諒當(dāng)近情,而首及權(quán)奸誤國 。又云“便歸去,懶東涂西抹,學(xué)少年婆”,又云“錯應(yīng)誰鑄”,皆追記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適觸于目,因其調(diào)為賦一詞,悉敘其意,辭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沁園春問答
問:《沁園春》的作者是誰?
答:沁園春的作者是劉將孫
問:沁園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沁園春是宋代的作品
問:沁園春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流水?dāng)鄻?,壞壁春風(fēng),一曲韋娘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流水?dāng)鄻?,壞壁春風(fēng),一曲韋娘 出自 宋代劉將孫的《沁園春》
問:流水?dāng)鄻?,壞壁春風(fēng),一曲韋娘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流水?dāng)鄻?,壞壁春風(fēng),一曲韋娘 的下一句是 記宰相開元,弄權(quán)瘡痏,全家駱谷,追騎倉皇。
問:出自劉將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將孫名句大全
沁園春賞析
這是一首喪亂詞。
詞作于公元1296年。詞前原有一序,云:“大橋名清江橋,在樟鎮(zhèn)十里許。有無聞翁賦《沁園春》、《滿庭芳》二闋。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qū)掠。行三日,經(jīng)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復(fù)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dāng)近情,而首及權(quán)奸誤國?!衷疲骸銡w去,懶東涂西抹,學(xué)少年婆?!衷疲骸e應(yīng)誰鑄’,皆追記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適觸于目,因其調(diào)為賦一詞,悉敘其意,辭不足而情有余悲矣。”清江橋,在江西清江縣樟樹鎮(zhèn),為交通要沖。丙子,即公元1276年。這年春天,元兵攻陷臨安(今杭州),江南大被劫掠。
從序中可以看出,詩人在這首詞中,以深厚的同情,追述了二十年前發(fā)生在此地的一幕悲?。阂蝗喝跖?,被元兵擄掠蹂躪的慘狀。詞中,作者對擅權(quán)誤國的權(quán)臣痛予譴責(zé);對受難者的命運(yùn),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上片描繪當(dāng)年一群女子被元軍擄掠、蹂躪的情形。
一開頭就寫出了元兵入侵時,清江橋畔的慘狀──“流水?dāng)鄻?,壞壁春風(fēng)”。一曲韋娘”即杜韋娘,唐歌女名,后為唐教坊曲名。唐劉禹錫有贈李紳歌妓詩“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這里借指當(dāng)年那些落難女子?!坝浽紫嚅_元,弄權(quán)瘡痏,全家駱谷,追騎倉皇?!边@里用了兩個歷史典故:一是“宰相開元”,李林甫為開元時宰相,專權(quán)誤國。這里用以借指南宋末宰相賈似道。一是“全家駱谷”。駱谷,在陜西省周至縣南,直通漢中。安史之亂時,唐明皇逃往四川,走到駱谷時,感傷國亂,流涕吹笛,寫出了《謫仙怨》之曲。(見《唐五代詞》之《廣謫仙怨序》)這幾句是說:在賈似道專權(quán)誤國的年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滿目瘡痍;元兵打過來之后,全家逃到這流水?dāng)鄻蚺赃?;元軍騎兵從后面追來,無路可走,被元軍擄掠了!元兵所至之處,奸淫燒殺,無所不為,多少婦女被任意糟踏。作者把這些弱女子被元兵蹂躪的慘狀,記敘于紙上。
下片抒發(fā)作者對這一歷史慘狀的感慨。
“啼痕自訴衷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那些被蹂躪的婦女,有苦無法向人訴說,只好“啼痕自訴”,乞求丈夫把休書收回,別提休妻(“下堂”)之事。這凄慘的情景是誰造成的呢?接著作者發(fā)出感慨:“嘆國手無棋,危涂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眹?,經(jīng)國之手,即宰相。賈似道治國無策,又專制權(quán)勢,以致誤國害民,使人民遭此不幸!下面,又用了王昭君、蔡文姬兩個歷史典故,進(jìn)行對比:“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王昭君遠(yuǎn)嫁匈奴,常以琵琶抒憂思。杜甫《詠懷古跡》之三:“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青冢,昭君之墓。所以,用青冢琵琶,指昭君。窮廬笳拍,即胡笳十八拍。蔡文姬被擄入匈奴,作此曲以抒愁怨。窮廬笳拍,代指蔡文姬。在作者看來,那些被損害的婦女,比王昭君、蔡文姬的下場更凄慘!
末尾:“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倍赀^去了,這些無辜女子尸骨都哪里去了呢?詞人對這些落難女子的同情令人揪心,令人感佩!
“國家不幸詩家幸,詩到滄桑句便工?!保ㄚw翼《甌北詩話》)在我國歷史上宋金、金蒙、元宋戰(zhàn)亂之際,國家、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災(zāi)難,作家寫出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喪亂”詩、“喪亂”詞,但似這樣一個作家以鋪敘的詞筆,描寫人民的命運(yùn),如此深刻、真實(shí),在詞壇上還是十分罕見的。本文作者,系劉辰翁之子,學(xué)博而文暢,名重藝林,詞作敘事婉曲,善言情欸,頗具父風(fēng)。 (賀新輝)
這是一首血淚哀詞。據(jù)作者自序稱。在樟樹鎮(zhèn)的清江橋上,有無聞翁與楊氏女子回首題壁詞,記述了元兵南犯時擄掠婦女的行為。其中楊氏所和《沁園春》乃自訴其悲慘遭遇,語尤沉痛。作者遂隱括其事,為賦此詞,以寫其家國淪亡之慟。在兩宋詞壇上,如此深刻、真實(shí)地反映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yùn)之作,實(shí)不多見。
首起三句點(diǎn)出留題的地點(diǎn)。流水與斷橋,壞壁與春風(fēng),這些意象背反的景物,被作者故意扭合到一起。形成強(qiáng)烈的對此,使斷壁頹垣的慘象更為突出,加重了凄苦的意味?!绊f娘”句活用劉禹錫“高髻云鬟宮樣妝,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詩意。用以指代楊氏的題詞(《杜韋娘》也是詞曲名),并兼有憐其才藝、哀其命運(yùn)的含義在內(nèi)?!坝洝毕滤I(lǐng)四句,筆頗曲折。是用唐代開元、天寶之際的典實(shí)來比喻宋末政局,并以之概述楊氏題詞的內(nèi)容?!隘彲_”,創(chuàng)傷,此比喻戰(zhàn)亂帶來的民生疾苦?!榜樄取睘橥ㄍ褪竦囊馈0彩穪y作,人民倉皇避兵,杜甫《絕句》云:“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殘一人出駱谷。”詞中“全家駱谷”用此。接下來六句,則寫其被辱于元兵的苦恨?!啊安束P隨鴉,瓊奴失意”,都是匹非其偶的意思。美人不配俊夫,已是婚姻的不幸,何況家毀國亡。辱于仇手,其悲恨更有甚于佳人之嫁廝養(yǎng)者多矣?!把嗄夏榴R,塞北驅(qū)羊”,喻蒙元的兵士。前面著以“知他是”三字,雖以疑問語氣出之,實(shí)有作者深沉悲慨在內(nèi)。這樣就把一種受制于人,聽?wèi){蹂躪的悲劇寫得曲折盡致了。
下片則夾敘夾議,寫出詞人對弱女子的同情以及作者身世之悲感,進(jìn)一步深化了主題。“啼痕”二句上承“韋娘”,把楊氏題壁時的心境曲曲繪出,身處亡國賤俘的慘境,故悲啼不已;“下堂”本指妻子被丈夫休棄的婚變,這里說被迫失身于元兵,其辱有甚于被休棄者,故云“愧”?!鞍压P低徊”則是傳達(dá)楊氏題寫詞篇時的心境情態(tài) ?!?國于”二句暗承“宰相”,指賈似道之誤國;“書窗”二句則是自傷身世之筆。劉將孫以一介書生而身處亂世,塵揚(yáng)滄海,劫換紅桑,竟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瞻望前程,怎不慨然以悲?“青冢”以下六句專就楊氏其人。其詞著墨,一氣旋折,愈轉(zhuǎn)愈深,真有搖蕩心魂,摧人涕淚的力量。在劉將孫看來,這些寫在橋頭的哀苦詞句,要比昭君怨曲。文姬哀詞更為凄苦和更令人同情。因?yàn)檎怯们f行血淚寫成的,因?yàn)樗敲褡宓陌б骱?。“委玉”、“埋香”指女子之?。劉將孫此詞之作,距宋恭宗德二年丙子暮春已二十年。這個可憐的被“驅(qū)掠”北行的女子怕早已香消玉殞了。那么哪里是她埋骨之所呢?是在風(fēng)沙漫天的朔北?還是在馬蹄匼匝的間關(guān)道途?這些都無從尋覓了。用一問作結(jié),把人的思緒引向迢遞的遠(yuǎn)方,益發(fā)令人讀后難以忘懷了。
- 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枉道一生無系著,湘南山水別人尋。
- 春曉有感山杏溪桃續(xù)續(xù)開,緩歌誰與共傳杯?年來只有追歡夢,百舌無情又喚回。
- 春日山居好十首春日山居好,春深自向歸。且年城茂實(shí),何必戀芳菲。樹合明湖隔,蒿長遠(yuǎn)徑微。風(fēng)雩吾黨事,試浴振春衣。
-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東風(fēng)初暖酒難銷,五馬行春罷趁朝。道畔棠陰同召伯,堦前蓂莢別唐堯。下車正是嘗新筍,得句何妨寄舊僚。預(yù)想郡齋公宴處,桃花凝露柳垂條。
- 思?xì)w樂淚滴珠難盡,容殊玉易銷。儻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
- 菩薩蠻(十一之八)虛堂向壁青燈滅。覺來驚見橫窗月。起看月平西。城頭烏夜啼。蘭衾羞更入。敧枕偷聲泣。腸斷數(shù)殘更。望明天未明。
- 筆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手點(diǎn)時難棄,身閑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fēng)騷。
-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六飛駐吳中,地實(shí)三輔比。擇守固甚艱,況于部刺史。惟公治衢州,他郡蓋無是。豈惟教條清,坐見風(fēng)俗美。邦畿四方本,王化所自始。俾公按連城,此責(zé)亦重矣。繡衣非古官,漢乃有直指。于今盜賊清,所系獄事爾。讞議茍以平,遺公孫若子。
- 六州齊天宇,四海洽淳風(fēng)。接寶胄,垂真檢,景祚無窮。成玉牒、日觀歸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欽檜井、云蹕巡東。國本震為宮。乾文煥炳,真祠曲密,重祥疊瑞,瓊蘊(yùn)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鴻。詢吉士,郊兆執(zhí)玉薦衷。鍾律應(yīng)、云物迎空。樂和輪囷。嘉氣蔥蔥。天神來降發(fā)沖融。玉燭四時通。星回金輅雷作解,昆蚑被惠,億載帝基隆。
- 減字木蘭花(漣水登樓寄趙伯山)云間皓月。光照銀淮來萬折。海岱樓中。拂袖雄披楚岸風(fēng)。醉馀清夜。羽扇綸巾人入畫。江遠(yuǎn)淮長。舉首宗英醒更狂。
- 未若投單醪,共飲河水湄——— 梅堯臣送周介之學(xué)士通判定州
- 曾向金扉玉砌來,百花鮮濕隔塵埃——— 溫庭筠題西平王舊賜屏風(fēng)
- 方慚虛薄預(yù)時流,仍見娉婷恰上頭——— 曹勛和曾守出后房麗人
- 須勤念黎庶,莫苦憶交親——— 白居易送楊八給事赴常州
- 況是早教緣累少,便知晚與歲時閒——— 陳藻次韻林君則惠詩
- 越里娃童錦作襦,艷歌聲壓郢中姝——— 陳陶閑居雜興五首
- 一句緇衣真舊詠,幾章綠竹更新箋——— 度正奉呈制機(jī)
- 有芃禾麻,有京稷黍——— 宋祁上許州呂相公嗣崧許康詩二首許康詩
- 疑有洞天通日月,絕無樵路到塵埃——— 宋咸陽朔山
- 南朝天子愛風(fēng)流,盡守江山不到頭——— 李山甫上元懷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