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86_13
寄廬山真上人問答
問:《寄廬山真上人》的作者是誰?
答:寄廬山真上人的作者是李端
問:寄廬山真上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寄廬山真上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寄廬山真上人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zhuǎn)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zhuǎn)深 出自 唐代李端的《寄廬山真上人》
問: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zhuǎn)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zhuǎn)深 的下一句是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雙林。
問:出自李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端名句大全
- 竹枝歌七首莫笑樓船不解行,識儂號令聽儂聲。一人唱了千人和,又得蹉前五里程。
- 瑞鶴仙百年如夢蝶。嘆古往今來,多少豪杰。圖王霸業(yè)。謾得漁樵,一場閑說。秦宮漢闕。今只有狐蹤兔穴。想榮華秉燭當(dāng)風(fēng),富貴似湯澆雪。省也,損身薄利害己,虛名卻如吳越。隨緣養(yǎng)拙。柴門掩,是非絕。向午窗容膝,小溪垂釣,坐對云山萬疊。夜橫琴,伴我知音,碧天皓月。
-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科文又主守初時,光顯門生濟(jì)會期。美擅東堂登甲乙,榮同內(nèi)署侍恩私。群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dāng)即入池。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jīng)兩度得芳枝。
- 栽竹信緣移老竹,觸暑種瓜根。小雨回生意,蒼苔覆斸痕。影還隨舊葉,涼已到清尊。相對如佳友,何妨盡閉門。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夜暗晝明,天平地平。三日一雨,五日一晴。達(dá)磨大師不安本分,被人打落當(dāng)門板齒,廬山歸宗和尚無端拭壞一雙眼睛。
- 酬和杜五弟晴朝獨坐見贈平明坐虛館,曠望幾悠哉。宿霧分空盡,朝光度隙來。影低藤架密,香動藥闌開。未展山陽會,空留池上杯。
- 山壯勸酒輯于鄱之境田家,釀酒以俟,先遞詞為壽清吟湘碧。馬首春風(fēng)驛。聞?wù)f西湖梅早,又邀我、能詩客。書尺知到日。月隨人合璧。兒擬山壯勸酒,田家釀,盡篘得。
- 原蝗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去年冬溫臘雪少,土脈不凍無冰凘。春氣蒸炊出地面,戢戢密若在釜糜。老農(nóng)頑愚不識事,小不撲滅大莫追。遂令相聚成氣勢,來若大水無垠涯。蓬蒿滿眼幸無用,爾縱嚼盡誰爾譏。而何存留不咀嚼,反向禾黍加傷夷。鴟鴉啄銜各取飽,充實腸腹如撐支。兒童跳躍仰面笑,卻愛甚密嫌疏稀。吾思萬物造作始,一一盡可天理推。四其行蹄翼不假,上既載角齒乃虧。夫何此獨出群類,既使躍跳仍令飛。麒麟千載或一見,仁足不忍踏草萎。鳳凰偶出即為瑞,亦曰竹食梧桐棲。彼何甚少此何眾,況又口腹害不訾。遂令思慮不可及,萬目仰面號天私。天公被誣莫自辨,慘慘白日陰無輝。而余昏狂不自度,欲盡物理窮毫絲。要袪眾惑運獨見,中夜力為窮研思。始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捫搜剔撥要歸盡,是豈人者尚好之。然而身尚不絕種,豈復(fù)垢舊招致斯。魚朽生蟲肉腐蠹,理有常爾無何疑。誰為憂國太息者,應(yīng)喜我有原蝗詩。
- 詠史下謝安何國嚴(yán)刑禁老莊,有人拔劍斬韋郎。氐羌本自無天運,為有人心得暫狂。
- 送黟縣學(xué)官江歸上饒石湖精舍小桃源住飯不足,夜鶴傳聲趣駕還。細(xì)嚼紫陽山色飽,饞涎猶睨應(yīng)天山。
- 壺中非小有,法界可全包——— 曾豐張京干還故廨創(chuàng)茅亭揭以清心二首
- 向來天藏在何處遭公拈出天不拒——— 楊萬里題嚴(yán)州新堂
- 殷勤祝尊者,為我起乖龍——— 鄭轂大龍湫瀑布泉
- 獨有游人,畫船青蓋,笙歌猶繞。——— 韓奕水龍吟
- 肅駕來墟落,悠然矚霽氛——— 宋祁早夏出城書所見成篇
- 多年不作東風(fēng)夢,閒卻薔薇一架春——— 黃順之題九曲尼院
- 典領(lǐng)天書使,修崇昭應(yīng)祠——— 劉克莊雜興十首
- 往往感仁惠,相乳忘彼此——— 章甫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於韓子云
- 習(xí)習(xí)來微風(fēng),蕭蕭墮寒雨——— 郭印次韻仲明舉西郊別墅
- 高閣晴江上,重陽古戍間。——— 郎士元送韋湛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