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
蕭條病驥。
向暗里。
消盡當年豪氣。
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
身萬里。
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
清愁自醉。
念此際。
付與何人心事。
縱有楚柂吳檣,知何時東逝。
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雙鬢白發(fā),星星斑斑。報國壯志落空,止不住傷心驚嘆,一生里漂泊不當,流離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馬倚著槽欄,獨向暗處,默默地把當年沖天的豪氣消磨完。如今夢中也難見祖國的錦繡河山,它讓重重的煙靄、層層的云水隔斷!身離著心山萬里遠,舊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誰還記得當年在都城同良師益友們活躍的笑談?
人人都說成都繁華如錦璀璨,我卻感嘆官閑無事白天像永過不完,無聊得躺著昏昏欲睡,把柴門緊心,澆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飲喝干!想起這些呵,我內心的苦悶向誰訴說得完?縱然有馳向故鄉(xiāng)的南去船帆,可乘船歸去的日期誰能預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悵地遙看,那鱸魚鮮嫩、菰萊噴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陣一陣的秋風里隱隱出現(xiàn)!
注釋
雙頭蓮:詞牌名,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六馬韻,后段十句五馬韻;或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三句三馬韻,后段十二句五馬韻。呈范至能待制:呈上給待制范成大。至能,范成大的字。待制,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門下兩省,以備訪問。
星星:形容發(fā)白。身如寄:指生活漂泊不當。
蕭條:冷寂。病驥:病馬。
舊社:舊日的集社。凋零:這里意為“星散”。青門:長安的東門,此指南宋都城??∮危褐肝羧张c朋友們美好的交游。
錦里:本指成都城南錦江一帶,后人用作成都的別稱,亦稱錦城。
柁(duò)、檣(qiáng):代指船只。楚柁吳檣:指回東南故鄉(xiāng)的下行船只。東逝:向東航行。
鲙:通膾,把魚肉切細。菰(gū):菰米。膾美菰香:寫山陰的風味佳肴,用晉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家鄉(xiāng)鱸魚菰萊味美、棄官回鄉(xiāng)之典。事見《晉書·張翰傳》。
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問答
問:《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的作者是誰?
答: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的作者是陸游
問: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是宋代的作品
問: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 出自 宋代陸游的《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
問: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 的下一句是 蕭條病驥。
問:出自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賞析
淳熙三年,陸游五十二歲,已離開南鄭軍幕,在成都制置使司任官,后又因病和被“ 譏劾”而休官,有年老志不酬之感 。故上片開頭三句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 ,此身如寄”,即寫此感。這種感情,正如他《病中戲書》說的:“五十忽過二,流年消壯心”,《感事 》說的 :“年光遲暮壯心違” ?!?壯心”的“ 消”與“違”,主要是迫于環(huán)境與疾病,故接下去即針對“病”字,說 :“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边@一年的詩,也屢以“病驥”自喻,如《書懷》 :“摧頹已作驥伏櫪”,《松驥行》 :“驥行千里亦何得 ,垂首伏櫪終自傷”,這一年的《書嘆》詩 :“浮沉不是忘經世,后有仁人知此心?!薄断囊勾笞硇押笥懈小吩?:“欲傾天上銀河水,凈洗關中胡虜塵。那知一旦事大謬,騎驢劍閣霜毛新。卻將覆氈草檄手,小詩點綴西州春 。雞鳴酒解不成寐 ,起坐肝膽空輪囷 。”浮沉不忘經世,憂國即肝膽輪囷,可見所謂消沉,只是一時的興嘆而已 ?!皦魯喙蕠酱?,隔重重煙水 ?!庇稍谑褶D入對故都的懷念,而“心在天山”的心跡也透露無疑,同樣也表現(xiàn)出作者終日憂愁,于何時才能重返前線的憤慨。另一方面,也為下文“身萬里,舊社調零,青門俊游誰記”。作一過渡。舊社”義同故里,這里緊屬下句,似泛指舊友,不一定有結社之事,蘇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 :“寄語竹林社友 ,同書桂籍天倫”,亦屬泛指?!扒嚅T”,漢長安城門,借指南宋都城臨安。這三句表示此身遠客,舊友星散,但難忘以前同游交往的情興。陸游在圣政所時 ,與范成大、周必大等人同官,皆一時清流俊侶,念及臨安初年的舊友,都引以自豪。就如《訴衷情》說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 ?!薄赌相l(xiāng)子》說:“早歲入皇州,樽酒相逢盡勝流?!?br>換頭“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又自回憶臨安轉到在蜀處境。錦城雖好,柴荊獨處;投閑無俚,以睡了時,哪能不“嘆”?“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這兩句是倒文,即此時心事,無人可以交談,只得以自醉對付清愁之意。時易境遷心事無人可付;只能是壯志未消、苦衷難言的婉轉傾訴 。作者“ 借酒澆愁愁更愁”,酒不能消“清愁”,愁反而成醉。巧妙、曲逝地反映出作者的心態(tài)。
“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無計消愁,無人可托心事,轉而動了歸鄉(xiāng)之念,也屬自然。因“東歸”而想望“ 楚柁吳檣”,正如他《秋思》詩說的 :“吳檣楚柁動歸思”,“ 東逝”無時 ,秋風又動,宦況蕭條,又不禁要想起晉人張翰的故事 :“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薄羹、鱸魚膾”,遂“命駕而歸”,頓感“空悵望 ,鲙美菰香,秋風又起。”更難堪的,是要學張翰還有不能,暫時只得“空悵望”而已。值得提出的是,作者的心情,不僅僅是想慕張翰。他的“思鱸”,還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詩集中《和范待制秋日書懷二首》,作于同時,不是說過“欲與眾生共安穩(wěn),秋來夢不到鱸鄉(xiāng)”嗎?陸游是志士而非隱士,他的說“隱”,常宜從反面看 。這也曲折反映出作者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心情、欲罷而又不甘心。因兩種矛盾心情,遂發(fā)出“空悵望”的感嘆。才有“思鱸”的痛苦的念頭。
這首詞在困難環(huán)境中,反復陳述壯志消沉、懷舊思鄉(xiāng)之情,看似消極,卻又含悲憤,陸游其人與其詩詞的積極本色,自可想見。
- 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漱玉帝所森瑞寂不喧,九關虎豹守天門。何人奏事含風殿,日晏鳴珂下紫垣。
- 宮詞沈煙搖碧透金鋪,密下珠簾鎮(zhèn)玉壺。近賜趙昌花雀障,卻嫌崔白支荷圖。
- 蒙惠拄杖及詩依韻奉答藤枝既老解縱橫,禪老因何解道情。識取個中無把捉,眼前瓦礫是瑤瓊。
- 聲聲慢穿花省路,傍竹尋鄰,如何故隱都荒。問取堤邊,因甚減卻垂楊。消磨縱然未盡,滿煙波、添了斜陽??諊@息,又翻成無限,杜老凄涼。一舸清風何處,把秦山晉水,分貯詩囊。發(fā)已飄飄,休問歲晚空江。松陵試招舊隱,怕白鷗、猶識清狂。漸溯遠,望并州、卻是故鄉(xiāng)。
- 秋扇人心有炎涼,我心無歡悲。篋中重自珍,會有薰風時。
- 沁園春(壽晁帥七十)畫戟如霜,綺疏如水,篆香漸微。向鶯花多處,青山袞袞,鷺鳧散后,落屑霏霏。曾是鸞臺金馬客,一場夢覺來人事非。多少話,付無心云葉,自在閑飛。想看燕鴻易感,□幾度春往秋又歸。見黃馀露點,東坡菊賦,清傳雪片,處士梅詩。向此年年開壽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歌嘯外,作皇朝遺老,名字輝輝。
- 早梅香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瓊苞,擬將胭脂,輕染顏色。素質盈盈,終不許、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賦與,壽陽妝飾。獨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別。為報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須攀折。醉賞吟戀,莫辜負、好天風月??值崖暠?,紛紛便似,亂飛香雪。
- 太廟樂章皇帝閣六首翠水冰融盡,雕櫳日上遲。東風報花信,先拂萬年枝。
- 和周繇校書先輩省中寓直古木重門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隱,何必更巖棲。名姓鐫幢記,經書逐庫題。字隨飛蠹缺,階與落星齊。伴直僧談靜,侵霜蛩韻低。粘塵賀草沒,剝粉薛禽迷。衰蘚墻千堵,微陽菊半畦。鼓殘鴉去北,漏在月沉西。每憶終南雪,幾登云閣梯。時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攜。
- 鑷白鬃發(fā)星星不勝鑷,髭須點點尚堪鑷,兩歧之物應暗笑,何厚于須薄于發(fā)。好少惡老人情然,亦有不同為變遷,昨近慶典賜舉業(yè),頗有履歷增其年。好惡惡好非顛倒,世間古道今應少,對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記不言老。
- 可憐竇武陳蕃輩,欲與天爭漢鼎歸——— 王安石讀后漢書
- 不知底處天花落,風里吹來數(shù)點春——— 楊萬里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數(shù)片自晴空而下,已
- 莫把金樽容易勸,坐來幾度銷魂——— 李之儀臨江仙
- 蕭相深誠奉至尊,舊居求作奉誠園——— 元稹奉誠園(馬司徒舊宅)
- 浚河納湖波,股泒活畎畝——— 劉彝夜宿善權寺追懷陳述古
- 吟逸易沈鳷鵲月,夢長先斷景陽鐘——— 吳融寄楊侍郎
- 向公泣血灑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 何妨少入時人眼,鼎鼐終論第一功——— 孫應時石龜古梅
-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鮑照蕪城賦
-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李白相和歌辭。白頭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