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
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恓?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fēng)兒!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好恨這風(fēng)啊,催促我們分離!既然你能把船兒吹得像張了翅膀一樣飛去,那你又為什么不把我的眉結(jié)吹散?你這可恨的風(fēng)??!
若不是偌大一個船兒,自己這一腔相思怎能裝得下、載得起?船兒若真念我煩惱孤寂,何不把那個人兒也一起帶來與我共眠在一個船篷下呢?我會感謝你這風(fēng)!
注釋
叵耐:本指“不可耐”之義,這里含有“可恨”之意。
孤恓(xī):寂寞凄涼;悲傷。
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問答
問:《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的作者是誰?
答: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的作者是石孝友
問: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是宋代的作品
問: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出自石孝友的名句有哪些?
答:石孝友名句大全
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賞析
石孝友的這些詞句 ,便故意地利用這種“變態(tài)心理”來表現(xiàn)自己被深濃的離愁所折磨扭曲了的心境,確實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上片主要寫“風(fēng)”,進而及“船”。下片則索性從船兒寫起 ?!安皇沁@船兒,載起相思?”這是第一層意思。意謂:若不是偌大一個船兒,自己這一腔相思怎能裝得下、載得起 ?“相思”本無“重量”可言,這里便用形象化的方法把它夸張為巨石一般的東西。說只有船兒才能把它載起 ,則“相思”之“重”、之“巨”不言自明。在“感謝”船兒幫他載起相思之情之后,作者又“得寸進尺”地向它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 :“船兒若念我孤恓 ?載取人人篷底睡 ”。意謂:“救人須救徹 ”,你既然幫我載負了相思之情,那就索性把好事做到底吧!——因此,你若真念我孤寂煩惱得慌,何不把那個人兒(她)也一起帶來與我共眠在一個船篷下呢 ?但這件事兒光靠“船兒”還不行,那就又要轉(zhuǎn)而乞求“ 風(fēng)神”——請它刮起一陣怪風(fēng),把她從遠處的岸邊飛載到這兒來吧 。如是 ,則不勝“感謝”矣,故曰:“感謝風(fēng)兒”!
全詞通過先是怨風(fēng)、責(zé)風(fēng),次是謝船、贊船,再是央船、求風(fēng),最后又謝風(fēng)、頌風(fēng),曲折而生動地展示了詞人在離別途中的復(fù)雜心境:先言乍別時“愁一箭風(fēng)快” (周邦彥《蘭陵王》)的痛楚,次言離途中“黛蛾長斂(這里則換了男性的雙眉而已),任是春風(fēng)吹不展”的愁悶,最后則突發(fā)奇想地寫他希冀與戀人風(fēng)雨同舟的渴望。這三層心思,前二層是前人早就寫過的,但石孝友又加以寫法上的變化,而第三層則可謂是他的“創(chuàng)造”。這種大膽而奇特的幻想 ,恐怕與他接受民間詞的影響有關(guān)。比如敦煌詞中就有很多奇特的想象,如“枕前發(fā)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又如“夜久更闌風(fēng)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眾所周知,常見的文人詞在描寫離情別緒時,特別喜歡用“灞橋煙柳”、“ 長亭芳草 ”、“繡閣輕拋”、“浪萍難駐”之類的華麗詞藻。即如石孝友自己,也寫過“立馬垂楊官渡,一寸柔腸萬縷?;厥妆淘泼远锤?,杜鵑啼日暮”(《謁金門》)之類的“雅詞”。然而此首《浪淘沙》卻一反文人詞常見的面貌,出之以通俗、風(fēng)趣、幽默、詼諧的風(fēng)格,卻又并不妨礙它抒情之“真” 、之“深”,故而可稱是首別具“諧趣”和“俗味”的佳作。在讀慣了那些濃艷得發(fā)膩的離別詞后,讀一讀這首頗有民歌風(fēng)味的通俗詞,真有點象吃慣了魚腥蝦蟹之后嘗到山果野蔌那樣,很富有些新鮮的感覺。
- 壽嫩庵趙先生十首王氣郁東南,兵塵莽關(guān)洛。事會豈有極,祗恐元氣弱。折沖樽俎余,欠著一諤諤。如公胡不歸,儒用魯何削。
- 次陳剛父見簡韻呦呦蘋野春。我友二三子。歸山睡初足,澗壑秋風(fēng)起。一瓣無盡香,黃云繞書幾。別吟極雋永,形魂清九耳。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芳樹已寥落,孤英尤可嘉??蓱z團團葉,蓋覆深深花。游蜂競攢刺,斗雀亦紛拏。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非無殲殄法,念爾有生涯。春雷一聲發(fā),驚燕亦驚蛇。清池養(yǎng)神蔡,已復(fù)長蝦蟆。雨露貴平施,吾其春草芽。
- 不寐索居在村坰,水陸走通津。半夜有棹歌,雞鳴語行人。中年近少睡,耿耿多達晨。外物非所念,頗復(fù)念我身。圣賢不敢欺,久大在日新。人生會有役,安得辭苦辛。
- 雜詩六首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huán)。邪氣悖正聲,鄭衛(wèi)生其間。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王吉歸鄉(xiāng)里,甘心長閉關(guān)。玄黃與丹青,五氣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女奴厭金翠,傾海未滿臆。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甘酸不私人,元和運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爪牙相踐傷,日與性命爭。圣人不能絕,鉆燧與炮烹。嗜欲乘此熾,百金資一傾。正銷神耗衰,邪勝體充盈。顏子有馀樂,瓢中寒水清。陰魄淪宇宙,太陽假其明。臣道不敢專,由此見虧盈。未聞東菑稼,一氣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葛藟附柔木,繁陰蔽曾原。風(fēng)霜摧枝干,不復(fù)庇本根。女蘿依松柏,然后得長存??坠庾鸲t,胡廣慚李固。儒風(fēng)冠天下,而乃敗王度。絳侯與博陸,忠樸受遺顧。求名不考實,文弊反成蠹。結(jié)交得書生,書生鈍且直。爭權(quán)復(fù)爭利,終不得其力。我逢縱橫者,是我牙與翼。相旋如疾風(fēng),并命趨紫極。奔車得停軌,風(fēng)火何相逼。仁義豈有常,肝膽反為賊。勿嫌書生直,鈍直深可憶。
- 劉忠顯挽詞城頭皂幟作云飛,城中不縱胡馬嘶?;⒗悄穷櫚偃f眾,政期生載人杰歸。天王遣公赴狂虜,胡奴列拜聽奇語。軍中相慶得左車,便覺笑談混天宇。先生一笑凜長虹,此膝那屈穹廬中。平生數(shù)奇似李廣,自許孤忠如魯公。氈帳歸來眥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更期結(jié)草報君王,夜半無人徑自絕。城門初開聞訃書,參騫哭往萬人俱。義色忠軀略不變,忠言凜凜在襟裾。當時中國滿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聞公高節(jié)端不回,身雖亡恙氣先死。英風(fēng)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佳城可葬不可沒,時有紅光上斗牛。我昔從公子弟列,欲報公知效公節(jié)。公騎箕尾我誰依,獨上山巔采薇蕨。
- 漢離宮四時詞東風(fēng)飄花誰共惜,暑雨馥蓮不忺摘?,h欄倚露月千里,銅鋪鎖寒雪一尺。終年漢漏滴四時,屈指三百六十日。遠山蹙斷懶涂抹,怕開妝鏡鸞舞只。怨淚闌干落離宮,纖玉彈珠香風(fēng)濕。夢回想像巫山云,檐鵲似傳天上音。便都粉黛近君側(cè),未卜膠漆投君心。豈不聞東宮婕妤作歌悲團扇,又不聞長門阿嬌買賦捐黃金。
- 再答元輿君不能入身帝城結(jié)子公,又不能擊強有如諸葛豐。法當顦顇百僚底,五十天涯一禿翁。問君何自今為郎,便殿作賦聲摩空。偶然樽酒相勞苦,牛鐸調(diào)與黃鍾同。安得朱轓各憑熊,江南樓閣白蘋風(fēng),勸歸啼鳥曉窗籠。男兒邂逅功補袞,鳥倦歸巢葉歸本。
- 詩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當此科…成狂詠聊寫愧懷愛琴愛酒愛詩客,多賤多窮多苦辛。中散步兵終不貴,孟郊張籍過于貧。一之已嘆關(guān)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只合飄零隨草木,誰教凌厲出風(fēng)塵。榮名厚祿二千石,樂飲閑游三十春。何得無厭時咄咄,猶言薄命不如人。
- 慶長春(壽戴一軒)有酒如澠,便開懷痛飲,我歌君拍。世事輪云都莫問,只要顏紅鬢黑。鸝燕風(fēng)清,鴛鴦水暖,打當生申節(jié)。薰風(fēng)來也,幾人感戴翁德。好是駕海胸襟,屠龍手段,一笑乾坤窄。門外塵濤三百尺,不博剡溪一雪。綠幕紅圍,妙歌細舞,且醉三千客。問翁年紀,廣成千有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