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詞問答
問:《望夫詞》的作者是誰?
答:望夫詞的作者是施肩吾
問:望夫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望夫詞是唐代的作品
問:望夫詞是什么體裁?
答:七古
問:手爇[1]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生塵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手爇[1]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生塵 出自 唐代施肩吾的《望夫詞》
問:手爇[1]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生塵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手爇[1]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生塵 的下一句是 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
問:出自施肩吾的名句有哪些?
答:施肩吾名句大全
望夫詞賞析
施肩吾是位道士,但他寫的詩卻很有人情味。此詩寫女子的丈夫出征在外,大約是頭年秋天出發(fā),整整一年沒有音信,眼看又是北雁南飛的時候,所以倍添思念。
首句以描寫女子長夜不眠的情景發(fā)端?!隘铡奔慈?。“寒”字略寓孤凄意味?!笆织蘸疅簟?,身影在后,不斷回頭,幾番顧影(“向影頻”),既有孤寂無伴之感,又是盼人未至的情態(tài)。其心情的急切不安已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來。這里已暗示她得到了一點有關(guān)丈夫的信息,為后文作好伏筆。
第二句“回文機”用了一個為人熟知的典故: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蕙善屬文,把對丈夫的思念織為回文旋圖詩,共八百四十字,讀法宛轉(zhuǎn)循環(huán),詞甚凄婉(見《晉書·列女傳》)。這里用以暗示“望夫”之意?!皺C上暗生塵”,可見女子近來無心織布。這與“自君之出矣,不復(fù)理殘機”雖同樣表現(xiàn)對丈夫的苦苦思戀,但又不同于那種初別的心情,它表現(xiàn)的是離別經(jīng)年之后的一種煩惱。
前兩句寫不眠、不織,都含有一個“待”字,但所待何人,并沒有點明。第三句才作了交代,女子長夜不眠,無心織作,原來是因“自家夫婿無消息”的緣故。詩到這里似乎已將“望夫”的題意繳足,但并不夠味。直到末句引進一個“賣卜人”的角色,全詩的內(nèi)容才大大深化,突見精彩。
清人潘德輿說:“詩有一字訣曰‘厚’。偶詠唐人‘夢里分明見關(guān)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欲寄征人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張仲素《秋閨思》)便覺其深曲有味。今人只說到夢見關(guān)塞,托征鴻問消息便了,所以為公共之言,而寡薄不成文也?!保ā娥B(yǎng)一齋詩話》)此詩也深得“厚”字訣。倘說到“自家夫婿無消息”便了,內(nèi)容也就不免寡薄,成為“公共之言”。而這個“賣卜人”角色的加入,幾乎給讀者暗示了一個生活小故事,詩意便深曲有味。原來女子因望夫情切,曾到橋頭卜了一卦。詩中雖未明說“終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杜牧《寄遠人》),但讀者已經(jīng)從詩中默會到占卜的結(jié)果如何。要是占卜結(jié)果未得“好音”,女子是不會后來才“恨橋頭賣卜人”的。賣卜人的話自會叫她深信不疑。難怪她一心一意相候,每有動靜都疑是夫歸,以致“手寒燈向影頻”(至此方知首句之妙)。問卜,可見盼夫之切;而賣卜人欺以其方,一旦夫不歸時,不能恨夫,不恨賣卜人恨誰?
不過“卻恨橋頭賣卜人”于事何補?但人情有時不可理喻。思婦之怨無處發(fā)泄,心里罵兩聲賣卜人倒也解恨。這又活生生表現(xiàn)出莫可奈何而遷怒于人的兒女情態(tài),造成豐富的戲劇性。這也是作者掌握了“厚”字訣的一種表現(xiàn)。
(周嘯天)
- 贈空上人我搴空門秀,得之古疏山。斯人器玉壺,中有寶月寒。四壁澹相對,安身一蒲團。玲瓏六窗靜,竟日心猿閒。時從禪那起,游戲于筆端。當(dāng)其參尋時,恣意云水間。松風(fēng)漱齒頰,蘿月入肺肝。政使不學(xué)詩。已見詩一斑。況復(fù)用心苦,俗氛何由干。今晨出數(shù)篇,秀色若可餐。清妍梅著雪,圓美珠走盤。乃知心鏡中,萬象紛往還。皆吾所現(xiàn)物,摹寫初不難。誰能效我輩,造語出險艱。請師賸汲古,凈洗蔬腸酸。坐令韓退之,收斂加巾冠。
- 丙戍上元后和昌英叔李花春暖何緣雪壓山,香來初認(rèn)李花繁。露酣月藥蒼茫外,梅與山礬伯仲間。剩雨殘風(fēng)底無賴,明朝后日不堪看。泥深小忍春游腳,猶遣青童去一攀。
- 送懷賢上人歸隱靜兼寄達觀禪師適從山中來,復(fù)向山中去。為報山中人,莫厭山中住。近城塵土多,亂爾煙霞趣。野蜂銜漆汁,尚欲為蔕固。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諭。
- 陳君式恭軒不要墻頭俗眼看,故開蒼蘚種檀欒。虛心得處從天性,勁節(jié)知來在歲寒。葉養(yǎng)風(fēng)煙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殘。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畝寬。
- 隋堤柳曾傍龍舟拂翠華,至今凝恨倚天涯。但經(jīng)春色還秋色,不覺楊家是李家。背日古陰從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年年只有晴風(fēng)便,遙為雷塘送雪花。
- 次韻鹿苑寺一覽閣主岳松澗送茶鹿苑書來字字香,滿奩雀舌餉新嘗。有時獨坐相思處,一鼎松風(fēng)午韻長。
- 鄭仲理送行六首病著形骸冷更慵,短檠寧復(fù)有新工。異時邂逅相逢處,應(yīng)嘆依然舊阿蒙。
- 徐聞諺欲拔貧,詣徐聞。
- 寄弟昔我初去家,諸弟各弱小。阿季髡兩髦,覷人眸子繚。后園偷棗栗,揉升極木沙。叔也從之求,揖我謂我矯。分甘一不均,戰(zhàn)爭在毫秒。余時輕別離,昂頭信一掉。老弟況童駿,樂多憂愁少。瞥然成六秋,光明如過鳥。世味一飽嘗,甘心厭茶家。夢里還鄉(xiāng)國,溝徐苦了了。朝企恒抵昏,夕思或達曉。君詩忽見慰,回此肝腸繞。生世非一途,處身貴深窈。眾方奔恬愉,圣賢類悄悄。二陸盛波張,鶴唳悲江表。夷齊爭三光,豈不在俄殍!我今寄好語,君其聽勿藐!一愿先知命,再愿耐僻摽。
- 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輒獻此詩旅館當(dāng)年葺,公才此日論。林繁輕竹祖,樹暗惜桐孫。煉藥藏金鼎,疏泉陷石盆。散科松有節(jié),深薙草無根。龍臥池猶在,鶯遷谷尚存。昔為揚子宅,今是李膺門。積學(xué)螢嘗聚,微詞鳳早吞。百年明素志,三顧起新恩。雪耀冰霜冷,塵飛水墨昏。莫教垂露跡,歲晚雜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