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
漢祚難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瀘,長驅(qū)西蜀,力拒東吳。
美乎周瑜妙術(shù),悲夫關(guān)羽云殂。
天數(shù)盈虛,造物乘除。
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劉備三顧廬請諸葛亮出山。可是蜀漢王朝難以扶持,已成了一蹶不振的殘局。諸葛亮五月渡瀘,南撫夷越,西和諸戎,北拒曹魏,力阻東吳。美妙呵周瑜的神奇兵術(shù),悲嘆呀關(guān)羽早早死去。人世間一切世事全由天定,造物所致。問你要怎么辦?還是早點歸隱吧!
注解
鸞輿:皇帝的車駕,亦指代皇帝。此處指代劉備。
祚:皇位。
桑榆:指日暮時,因日暮時夕陽光照在桑樹和榆樹梢上。古人據(jù)此又用以比喻人的暮年垂老之時。
瀘:瀘水,今金沙江。
云殂:死亡,云為語氣助詞。
天數(shù):天命。
盈虛:圓缺。
造物:指主宰創(chuàng)造大自然萬物的神靈。
乘除:增減。與“盈虛”意近,都是指此消彼長的變化。
歸歟:即歸家吧。歟,語氣助詞。
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問答
問:《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的作者是誰?
答: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的作者是虞集
問: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是元代的作品
問: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是什么體裁?
答:散曲
問:鸞輿三顧茅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鸞輿三顧茅廬 出自 元代虞集的《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
問:鸞輿三顧茅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鸞輿三顧茅廬 的下一句是 漢祚難扶,日暮桑榆。
問:出自虞集的名句有哪些?
答:虞集名句大全
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賞析
此曲由席上偶談三國蜀漢事引發(fā)。元末陶宗儀曾記載集作此曲的逸事。虞集一次在童童家宴集時,有歌兒順時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銅細裊香風……”一句兩韻(如:銅、風),名為“短柱”。虞集愛它新廳,就以席上偶談及蜀漢史跡為主題,即席賦成這支“短柱體”曲子。
-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蕩蕩天門,金鋪玉戶。采旄翠旌,流蘇葆羽。千官影從,迺導迺輔。都人從親,填道呼舞。
- 題畫梅贈黃君黃君畫梅天下奇,枝枝筆底如龍飛。干盤屈曲蒼苔古,老樹頃刻生光輝。婆娑月下弄清影,更有幽香襲詩境。地僻從無車馬塵,間關(guān)翠禽啼夢冷。
- 固陵道中三首九天云下垂,一雨作秋色。塵埃化泥涂,原野轉(zhuǎn)蕭瑟。十里一雙堠,狐兔臥荊棘。見說數(shù)年來,中州乍蘇息。
-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標簽:寫人神農(nóng)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 無題二首昱爚銀鞍狹路逢,長裙連帶任流風。身輕近識吳官燕,目斷還驚洛浦鴻。未許香囊安肘后,獨憐丹枕在房中。南國蝴蝶飛無限,一一雌隨一一雄。
- 迎候林德輔帥參一首西埜約余同薦禰,六丁力盡不能留。霜蹄屢蹶追風驃,皓首還登載月舟。伊昔士元曾別駕,即今子美尚參謀。浮榮膜外何須較,且可歸來秉燭游。
- 瑞鶴仙(離筵代意)聽梅花吹動,涼作何其,明星有爛。相看淚如霰。問而今去也,何時會面。匆匆聚散??直阕?、秋鴻社燕。最傷情、夜來枕上,斷云霧雨何限。因念。人生萬事,回首悲涼,都成夢幻。芳心繾綣??浙皭?,巫陽館。況船頭一轉(zhuǎn),三千馀里,隱隱高城不見。恨無情、春水連天,片帆似箭。
- 山居雜詩九十首晨起冒清露,筍輿出城闉。原野回舊色,花柳搖新春。眷言山林性,常與魚鳥鄰。恰然適襟抱,自謂羲皇民。
- 望江南煙漠漠,湖外綠楊堤。滿地落花春雨后,一簾飛絮夕陽西。梁燕落香泥。流水恨,和淚入桃蹊。鸚鵡洲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歸思越凄凄。
- 次韻謝唐先生惠得后進魯諸生,斯文久服膺。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泹B屏秀,閩溪凈練澄。山川八州地,人物九霄鵬。樞坐鄰丹扆,魁星粲玉繩。風流芳演迤,云路好依乘。賦客遺孫在,詩壇老將登。踵門觀道德,命坐辱賓朋。貌古文相似,身貧道不曾。明珠一百顆,什襲永緘{左月右上米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