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問答
問:《杏花天》的作者是誰?
答:杏花天的作者是朱敦儒
問:杏花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杏花天是宋代的作品
問:杏花天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聽蟬翦葉迎秋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聽蟬翦葉迎秋燕 出自 宋代朱敦儒的《杏花天》
問:聽蟬翦葉迎秋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聽蟬翦葉迎秋燕 的下一句是 畫戟散、金鋪開遍。
問:出自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 臨高臺臨高臺,望故鄉(xiāng)。地千里,天一方。極目外,空茫茫。孤云飛,不我將。安得羽翼西南翔。
- 和劉德修用黃文叔韻贈行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金梭織錦煩時匠,瓊尺裁云補化工。去路江山隨意綠,歸時桃杏斷腸紅。岷峨二妙貽雙璧,萬丈光芒照病翁。
-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衛(wèi)荊州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來。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開。城邊宋玉宅,峽口楚王臺。不畏無知己,荊州甚愛才。
- 野翁野翁百不為,白發(fā)老巖澗。寧肯慕膏粱,且復飽藜莧。故交非不多,盡作風葉散。余生雖獨存,反觀亦如幻。
- 自去秋疾作正月尚未全愈曉枕有懷插柳栽花便滿林,午天蜂蜨曉天禽。老來病損渾無力,報答春光只有心。
- 金縷曲(奇番總管周耐軒生日)春入番江雨。滿湖山、鶯啼燕語,前歌后舞。聞道行驄行且止,卻聽譙樓更鼓。正未卜、陰晴同否。老子胸中高小范,這精神、堪更開封府。新治足,舊民苦。扁舟浩蕩乘風去。看萊衣、思賢堂上,壽觴朝舉。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又過了、午年端午。采采菖蒲三三節(jié),寄我公、矯矯扶天路。重歸袞,到相圃。
- 同曾景建金陵登覽興廢從誰問,云煙過眼空。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百景饒君詠,三杯許我同。登臨無限意,多在夕陽中。
- 寄懷趙南紀二首聞道君先我,論交我愧君。長沙辱傾蓋,懷玉悵離群。怪底書多枉,情知義薄云。金蘭雖甚篤,藥石愿時分。
- 寄育王東生和尚三十余年無故人,只留云外伴間身。夜來夢入宸奎閣,戶牖重開見日輪。
- 夜雨不少住枕上作幾年飄泊敢何求,甘作傖公對楚囚。風轉榮光新輦道,雨無時節(jié)舊揚州。陸公奏議同誰恨,屈子離騷亦獨愁。歲暮長江癃病客,飄飄荊渚覓同游。
- 李君江南我江北,正如員嶠鄰方壺——— 王之道再用奴字韻寄李廷吉
- 故歲嬋娟獨自來,今年更喚玉妃陪——— 毛滂題上元雪作題證道寺
- 謝傅門庭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寒草不自振,生死依墻堵——— 陳與義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
- 管弦凝碧池上,記當時、風月愁儂。——— 辛棄疾聲聲慢
- 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 班固漢書·傳·董仲舒?zhèn)?/a>
- 興在江湖萬里間,洿池一曲豈能安——— 吳芾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 杜鵑卻是舊知聞——— 辛棄疾定風波(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
- 此行且復印心地,衣有寶珠奚外營———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巔,一名勝
- 鳳闕幾傳為匠碩,龍門曾用振風雷——— 齊己謝秦府推官寄《丹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