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fēng)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shù),樓愈高,則明漸少。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幾年也難得見到一次。有位名叫孫禹年的公子,同幾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樓上飲酒,忽然看見(奐山)山頭有一座孤零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覷,驚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沒有這么個禪院。沒過多久,又出現(xiàn)了幾十座高大的宮殿,碧綠色的琉璃瓦,飛翹的殿檐,(人們)這才明白是(出現(xiàn))山市。不到一會兒,只見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墻,連綿不斷有六七里長,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樓一樣的,有像廳堂一樣的,有像街巷一樣的,(一個個)清晰地出現(xiàn)在眼前,(多得)可以用億萬來計算。忽然,一陣大風(fēng)刮起,空氣中的塵土之大,城市變得隱隱約約。接著,風(fēng)停了,天空又變得晴朗起來,剛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直插云霄,這座樓每層有五間,門窗全都是大開著的;每一行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樓那邊的天空。
一層層地指著數(shù),樓越高亮點越小,數(shù)到第八層,亮點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數(shù),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沒法計算層次了。樓上的人往來匆匆,有靠著的,有站立的,形態(tài)各不一樣。過了一會,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樓一樣了,又漸漸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間又只像拳頭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著就什么也看不見了。
又聽說有起早趕路的人,看見山上有店鋪集市(人來人往),和人世間沒有兩樣,所以又叫“鬼市”。
注釋
山市:山市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
奐山 :山名。舊淄川縣有渙山,也寫作煥山。
邑:縣。這里指清代淄川縣,今屬淄博市。
孫公子禹年 :對孫禹年的尊稱。公子,舊時用來稱呼豪門貴族子弟。
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經(jīng)常是多年看不見一次。然,但是。 數(shù)年,許多年。恒,經(jīng)常。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飲: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顏色。冥,形容天高遠無窮的樣子。
相顧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想。
禪院 :佛寺。禪,佛教用語,表示與佛教有關(guān)的事物。
無何 :不久,不一會兒。
碧瓦飛甍:青色的瓦和翹起的屋檐。飛甍:兩端翹起的房脊。甍,房脊。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幾 :不久,不一會兒。與前邊的“無何”含義相同。
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墻。高垣,高墻。睥睨,又寫做“埤堄”。指女墻,即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矮墻。
連亙 :連綿不斷。
居然城郭 :竟然變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中有樓若者 :其中有的像樓。
堂若者 :有的像廳堂。堂,廳堂。
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鋪。
歷歷在目 :清晰地出現(xiàn)在眼前。
以:用。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樣子。莽莽,一片迷茫。
依稀 :隱隱約約。
既而:不久。
一切烏有:這個詞用來形容什么都沒有,或者也可以用來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無幾。現(xiàn)指,所有的(景象)都沒有了。烏有,虛幻,不存在。烏,同“無”。
危樓 :高樓。危,高。
直接:連接。
霄漢 :云霄與天河。
窗扉 :窗戶。
皆:都。
洞開 :敞開
裁如星點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僅僅。
黯然縹緲 :黯淡下來,隱隱約約,若有若無。黯然,昏暗的樣子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又作“飄渺”。
而:然后。
往來屑屑 :形容來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樣子。
或:有的人。
憑 :靠著。
不一狀 :形態(tài)不一。
逾時 :過了一會兒。
倏忽 :突然。
遂 :終于。
人煙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鋪。
孤 :孤零零。
聳 :聳立。
驚疑 :驚奇,疑惑。
碧 :青綠色。
同人:同業(yè)朋友。
然:但是。
數(shù):幾。
明(出自文中“則明漸少”):光亮。
行(出自文中“又聞有早行者”):趕路(另一說行也為走的意思)
與世無別: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qū)別。
孫公子禹年:對孫禹年的尊稱。
風(fēng)定天清:大風(fēng)停止,天空晴朗。
孤塔聳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聳立起來。
通假字
裁如星點:裁通“才”,僅僅,只有,剛剛。
烏:烏通“無”,沒有。
詞類活用
故又名“鬼市”云 (名:叫,稱。名詞用作動詞)。
窗扉皆洞開(洞:像洞一樣,名詞作狀語)。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詞作狀語。依次譯為:城市中有像樓臺的,有像廳堂的,有像牌坊的)。
樓漸低(低:降低。形容詞作動詞)
古今異義
恒:
古義:常常,經(jīng)常。
今義:持久,普通。
顧:
古義:看。
今義:注意。
念:
古義:1.思考、思慮 2.惦念、懷思 3. 誦讀
今義:1.想念 2.讀.
悟:
古義:明白。
今義:了解。
始:
今義:開始。
危樓:
古義:高樓。危,高聳。
今義:危險的樓。
直接:
古義:一直連接到。
今義:不經(jīng)過中間的事物。
黯然:
古義:1.黑色的樣子 2.暗淡無光的樣子 3.神情沮喪的樣子 4.和諧順利的意思。
今義:1.陰暗的樣子 2.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
層次:
古義:層數(shù) 。
今義:說話、作文的次序。
睥睨:
古義: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墻,亦稱女墻。
今義:眼睛斜著向旁邊看,形容傲慢的樣子。
居然:
古義:竟然。
今義: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
(原文: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連詞,但是,然而(表轉(zhuǎn)折)。
(原文:塵氣莽莽然)助詞,……的樣子。
(原文:居然城郭矣)尾詞,副詞后綴。
數(shù):
(原文:見宮殿數(shù)十所)量詞,幾,幾個。
(原文: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動詞,計數(shù)。(原文: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多。
(原文: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有想樓臺的,有想廳堂的,有像牌坊的。
無何:
古義:不久,一會兒。
今義:沒有什么。
以:
(原文:以億萬計)用,(形容很多)。
山市問答
問:《山市》的作者是誰?
答:山市的作者是蒲松齡
問:山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山市是清代的作品
問:山市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出自 清代蒲松齡的《山市》
問: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的下一句是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問:出自蒲松齡的名句有哪些?
答:蒲松齡名句大全
山市賞析
縱觀山市出現(xiàn)的全過程,可分四個階段。
初生階段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xiàn)的,而且跟實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fā)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發(fā)展階段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鳖H有恢宏的氣象。然后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彪m然寥寥數(shù)語,卻可以誘發(fā)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后在風(fēng)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高潮階段
因“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xiàn)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有照應(yīng)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xiàn)象。
時間的變化:忽——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景致的變化:孤塔——宮殿——城郭——危樓——消失
消退階段
景象全部消失,山市景象結(jié)束。作者的最后一句話和第一句話相呼應(yīng),給山市增加了神秘感。
主題思想
《聊齋志異》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時現(xiàn)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宣傳“忠,孝,節(jié),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1、懸是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又給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氣氛,讀者的好奇心被強烈的激發(fā)了。
融情入景
以情襯景。作者在描寫時,是通過孫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來描寫山市奇景的。孫禹年在與朋友飲酒時,忽然看見遠處奐山山峰上出現(xiàn)了隱隱約約的高聳的“孤塔”,他們不禁“相顧而疑”,因為此處根本就沒有寺院,哪來的孤塔呢?這種強烈的驚奇、迷惑的情緒,既是對離奇的山市景色一種烘托,又是感染讀者的一種媒介。作者在描述的過程中融入了這種情緒,一步步吸引讀者,去揭開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隨著驚異的情緒波動,層層展開描寫,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變幻都給人以新奇的感覺。接著,“孤塔”旁又出現(xiàn)了數(shù)十所華麗的宮殿,直到此時,作者才點明了“始悟為山市”。孫某及其朋友由“驚疑”而“悟”。伴隨著“悟”而來的應(yīng)該是輕松、釋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觀賞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
樓上各色人的活動,細膩地點染了樓中人物的姿態(tài)和神韻。如果說,前面是以粗、虛、略的筆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寫起來氣勢飛動的話,那么后面則是以細、實、詳?shù)墓P墨,具體描繪了山市中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態(tài),寫得極有情味,這樣的描寫,我們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樓、城郭,而且似乎觸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風(fēng)俗的氣息。同時,也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實感。同時,作者在描繪景物時點到為止,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像與玩味的空間。
動靜互變
山市景象變幻不定,作者著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變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將其描寫的生動、形象、令人拍案叫絕。
絕大多數(shù)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jù)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xiàn)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 吳武氏表兄我家蒸湘東復(fù)東,君嘗過我從嫗翁。我時總角君未冠,相與游戲如鴻濛。無何君作十年別,遠指沅水云能窮。兒時豈識銷黯事,聚散過眼回頭空。衡陽以西大酉麓,其間不及馬牛風(fēng)。向來往往二十載,音問無計隨鱗鴻。吾翁得官夜郎郡,盡室隨牒溪山中。故應(yīng)喜近棲碧老,豈謂一疾銘幽宮?;妙m有七男子,華萼競秀階庭豐。爾來得得步相訪,磊落玉樹何玲瓏。固知乃翁已無憾,有子足勝王家戎。團圞夜話得相屬,幸勿別去輕匆匆。即今山城二月半,李花能白桃能紅。陽和薰蒸著草木,駘蕩天冶春融融。繁華不足悅我上奶,獨以文字忻磨礱。男兒胸中負志業(yè),聲價直欲高恒嵩。立身揚名我輩事,肯逐斥鷃甘蒿蓬。篇詩殷勤丐領(lǐng)畧,但愧骫骳言非工。
- 桃源行送友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通何時有。垂條落蕊暗春風(fēng),夾岸芳菲至山口。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為厚。時有仙鳥來銜花,曾無世人此攜手??蓱z不知若為名,君往從之多所更。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jié)悔營營。
- 九章之八·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nèi)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 滿庭芳頹玉成山,傾江作酒,醉來莫問升沈。少年狂怪,應(yīng)笑老婆心。也會東涂西抹,行穿過、柳陌花陰。誠何用,腰龜左顧,猶待鑄黃金。如今?;厥滋?,青樓縹緲,朱箔重深。嘆江海飄零,離恨難禁。好在銅梁玉壘,將軍騎、他日重臨。歸來看,文君未老,相對撫鳴琴。
- 況秀閣二首客槎飛過小金山,畫棟參差杳靄間。隱踏鰲頭歸月府,側(cè)騎龍背出塵寰。秋生弱水煙霞冷,春至蓬壺日月閒。遙望嚴陵釣魚處,十分全似落星灣。
- 嚴峙釣臺誰著羊裘探故人,客星炯炯照天文。嚴陵磯下桐江水,流到東山一色清。
- 送郭秀才游天臺云埋陰壑雪凝峰,半壁天臺已萬重。人度碧溪疑輟棹,僧歸蒼嶺似聞鐘。暖眠鸂鶒晴灘草,高掛獼猴暮澗松。曾約共游今獨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 菩薩蠻大柏地標簽:抒情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fù)斜陽,關(guān)山陣陣蒼。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
- 再和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已向林間甘淡泊,更從塵外學(xué)虛無。酒徒漸覺隨年減,詩債還應(yīng)隔歲逋。強欲冥搜賡絕唱,苦無筆力似三蘇。
- 漢宮春(芍藥)開盡荼蘼,正桑云麥浪,天氣如秋。南園露梢半坼,金粟絲頭。溫香傍酒,盡多嬌、不識春愁。鶯院悄,輕陰弄晚,何人堪伴清游。偏愛紫蕤黃裊,想金壺勝賞,依舊揚州?;ㄇ耙龟@醉后,斜月當樓。翻階句好,記玄暉、此日風(fēng)流。雙鬢改,一枝帽底,如今應(yīng)為花羞。
- 9救援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