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遺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人日這天,我給杜甫寫一首詩寄到成都草堂,我在這兒懷念你,懷念我們共同的故鄉(xiāng)。
春天到來,柳葉萌芽,梅花盛開,本該令人愉悅,但飄泊異地的游子卻被撩動了鄉(xiāng)愁。
當時國家多難,干戈未息,以高適的文才武略,本應參與朝廷大政,建樹功業(yè),可是偏偏遠離京國,身在南蕃。
正承百憂千慮而來,身當亂世,作客他鄉(xiāng),今年此時,已是相思不見,明年又在何處,難以預料。
生活雖困頓,卻也閑散自適,不可能知道此時竟辜負了隨身的書劍,老于宦途風塵之中。
這是說自己老邁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國家多事而無所作為,內(nèi)心有愧于到處飄泊流離的友人。
注釋
杜二拾遺:即大詩人杜甫。
人日: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七。農(nóng)歷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遠藩(fān):一作“南蕃”。指南方的遙遠地區(qū)。預:參與。此處是參預朝政之意。
書劍:喻文武。《史記》“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二千石:漢太守官俸二千石
東西南北人:丘曾稱“今丘也,東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人日寄杜二拾遺問答
問:《人日寄杜二拾遺》的作者是誰?
答:人日寄杜二拾遺的作者是高適
問:人日寄杜二拾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人日寄杜二拾遺是唐代的作品
問:人日寄杜二拾遺是什么體裁?
答:七古
問: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出自 唐代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
問: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的下一句是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問:出自高適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適名句大全
人日寄杜二拾遺賞析
此詩是高適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懷杜甫之作。人日,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時,高適與之過從甚密,此詩慰故人思鄉(xiāng)之情,發(fā)世事難料之嘆,抒無所作為之憾。
全詩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換韻,開頭是平聲陽韻,中間是仄聲御韻,末段是平聲真韻?!叭巳疹}詩寄草堂”,起句便單刀直入點題。人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以歲后第七日為人日。漢魏以后,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fā)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nèi)容的節(jié)日。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jié)。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此節(jié)亦稱“人勝節(jié)”、“人慶節(jié)”、“人口日”、“人七日”等?!斑b憐故人思故鄉(xiāng)”,“遙憐”的“憐”,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圍繞這“憐”字生發(fā)展開?!八脊枢l(xiāng)”,既是從自己說,也是從杜甫說,滿目瘡痍的中原,同是他們的故鄉(xiāng)。緊接著“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便是這思鄉(xiāng)情緒的具體形容。春天到時,柳葉萌芽,梅花盛開,應該是令人愉悅的,但在飄泊異地的游子心中,總是容易撩動鄉(xiāng)愁,而使人“不忍見”,一見就“斷腸”,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間四句是詩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憂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隨波飄轉(zhuǎn)、不能自主的渺茫與悵惘,感情是復雜的。換用仄聲韻,正與內(nèi)容十分協(xié)調(diào)。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薄邦A”是參與朝政之意。盡管如此,詩人的愛國熱忱卻未衰減,面對動蕩不已的時局,自然是“心懷百憂復千慮”了。當時,不僅安史叛軍在中原還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勢而言,也并不平靜,此詩寫后的兩三個月,便發(fā)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亂。這“百憂千慮”,也正是時局艱難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見寄》:“嘆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時略”,是很深刻地領(lǐng)會到高適這種復雜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此憂之深,慮之遠,更說明國步艱難,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隱藏了內(nèi)心無限的哀痛。
瞻望未來,深感渺茫,回顧往昔,事難前定。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耙慌P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痹娙嗽缒暝[身“漁樵”《封丘作》,“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這“愧”的內(nèi)涵是豐富的,它蘊含著自己匡時無計的孤憤,和對友人處境深摯的關(guān)切。這種“愧”,更見得兩人交誼之厚,相知之深。
這首詩,沒有華麗奪目的詞藻,也沒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渾樸自然的語言,發(fā)自肺腑的真情流貫全篇。那抑揚變換的音調(diào),很好地傳達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這種“直舉胸情,匪傍書史”的佳作,可算是漢魏風骨的嗣響。
- 原州贈王補之洛苑同年汴上相從又幾星,尚淹符竹守臨涇。不須怪我頭添白,且喜逢君眼暫青。舊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數(shù)半凋零。何當展盡平邊策,圖使秦民得敉寧。
- 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同疏仙萬云左瓶丞未老休瓶致,指清露堂扁,命予二人分賦長短句,予得清字,皆即瓶成章,喜甚,榜之堂上。疏仙其甥也,后更號酸齊云渺西風天地,拂吟袖,出重城。正秋滿名園,松枯石潤,竹瘦霜清。扁舟采菱歌斷,但一泓寒碧畫橋平。放眼奇觀臺上,太行飛入檐楹。主人聲利一毫輕。愛客見高情。便芡剝驪珠,蓮分冰繭,瓶注金瓶。風流故家文獻,況登高能賦有諸甥。清露堂前好月,多應喜我留名。
- 初寒病中有感楚水楓林霜露新,白頭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馬磨何傷許靖貧。治道本來存簡冊,神州誰與靜煙塵?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
- 木蘭花/玉樓春陰陰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滿。誰教言語似鸝黃,深閉玉籠千萬怨。蓬萊易到人難見。香火無憑空有愿。不辭歌里斷人腸,只怕有腸無處斷。
- 六賢祠山川亦自有聲氣,西湖不易與人熱。五日京兆王弇州,冷面臬司號寒鐵。原與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復留風月。猶議當時李鄴侯,西泠尚未通舟楫。惟有林蘇白樂天,真與煙霞相接納。風流俎豆自千秋,松風菊露梅花雪。
- 口占三首殷勤語舟子,舉棹莫匆匆??峙馒x鴦伴,飛息不得同。
- 鹽商行人生不愿萬戶侯,但愿鹽利淮西頭。人生不愿萬金宅,但愿鹽商千料舶。大農(nóng)課鹽析秋毫,凡民不敢爭錐刀。鹽商本是賤家子,獨與王家埒富豪。亭丁焦頭燒海榷,鹽商洗手籌運握。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馬千蹄角。司綱改法開新河,鹽商添力莫誰何。大艘鉦鼓順流下,檢制孰敢懸官鉈。吁嗟海王不愛寶,夷吾策之成伯道。如何后世嚴立法,只與鹽商成富媼。魯中綺,蜀中羅,以鹽起家數(shù)不多。只今誰補貨殖傳,綺羅往往甲州縣。
- 尚書湯公挽詞奏邸崇先契,周旋古括州。殿庭觀唱第,??だ^承流。方快飛騰上,俄聞汗漫游。鳳凰山下路,丹旆想悠悠。
- 導引鳳簫聲斷,縹緲溯丹邱。猶是憶河洲。熒煌寶冊來天上,何處訪仙游。蔥蔥郁郁瑞光浮。嘉酌侑芳羞。雕輿繡幰歸新廟,百世與千秋。
- 蟠龍菴五乳峰前第幾峰,碧潭深處有蟠龍。半巖冷落孔明雨,一枕蕭騷少說風。變化爪牙君子竹,埋藏頭角大夫松。高人凄此結(jié)茆屋,天下蒼生怨旱虹。
- 10極限跳躍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