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jīng)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fēng)落滿了關(guān)山。
注釋
塞上:指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邊塞。此詩題一作《塞上聞笛》,又作《和王七玉門關(guān)聽吹笛》。
雪凈: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邊塞地區(qū)。胡是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牧馬:放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為生。牧馬還:牧馬歸來。一說指敵人被擊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樂器。
戍樓:報警的烽火樓。
梅花何處落:此句一語雙關(guān),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睹坊洹穼儆跐h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里將曲調(diào)《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gòu)思成一種虛景。
關(guān)山:這里泛指關(guān)隘山嶺。
塞上聽吹笛問答
問:《塞上聽吹笛》的作者是誰?
答:塞上聽吹笛的作者是高適
問:塞上聽吹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塞上聽吹笛是唐代的作品
問:塞上聽吹笛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出自高適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適名句大全
塞上聽吹笛賞析
汪中《述學(xué)·內(nèi)篇》說詩文里數(shù)目字有“實數(shù)”和“虛數(shù)”之分,今世學(xué)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F(xiàn)在我們還可看到詩中寫景亦有“虛景”與“實景”之分,如高適這首詩就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
前二句寫的是實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馬的時節(jié)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開篇就造成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這與“雪凈”、“牧馬”等字面大有關(guān)系。那大地解凍的春的消息,牧馬晚歸的開廓的情景使人聯(lián)想到《過秦論》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則“牧馬還”三字似還含另一重意味,這就是胡馬北還,邊烽暫息,于是“雪凈”也有了幾分象征危解的意味。這個開端為全詩定下了一個開朗壯闊的基調(diào)。
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樓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啊。“梅花何處落”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處”二字,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詩的三四句與“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意近,是說風(fēng)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guān)山,其境界很動人。
三四句之妙不僅如此。將“梅花落”拆用,又構(gòu)成一種虛景,仿佛風(fēng)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guān)山。這固然是寫聲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設(shè)問出之,虛之又虛。而這虛景又恰與雪凈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虛實交錯,構(gòu)成美妙闊遠的竟境,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畫手也難以畫出的。同時,它仍包含通感,即由聽曲而“心想形狀”的成分。戰(zhàn)士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鄉(xiāng)的情調(diào)。不過,這種思鄉(xiāng)情緒并不低沉,這不但是為首句定下的樂觀開朗的基調(diào)所決定的,同時也有關(guān)乎盛唐氣象。詩人時在哥舒翰幕府,同時所作《登隴詩》云:“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豈不思故鄉(xiāng),從來感知己”,正是由于懷著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種豪情,筆不的詩方能感而不傷。(周嘯天)
- 秦中吟十首。傷友(又云傷苦節(jié)士。一作膠漆契)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恓恓。雖云志氣高,豈免顏色低。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曩者膠漆契,邇來云雨睽。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是時天久陰,三日雨凄凄。蹇驢避路立,肥馬當(dāng)風(fēng)嘶?;仡^忘相識,占道上沙堤。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今日長安道,對面隔云泥。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凄。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
- 風(fēng)水洞二首和李節(jié)推山前乳水隔塵凡,山上仙風(fēng)舞檜杉。細細龍鱗生亂石,團團羊角轉(zhuǎn)空巖。馮夷窟宅非梁棟,御寇車輿謝轡銜。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
- 送胡象落第歸王屋別業(yè)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可即疲獻賦,山村歸種田。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長鞭。置酒聊相送,青門一醉眠。
- 延平郡學(xué)有小閣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葉教韻雨過嵐光偏澒洞,月來林影更清深。幽禽忽墜鏗然韻,便是天然綠綺琴。
- 晚山蟬山蟬秋晚妨人語,客子驚心馬亦嘶。能閱幾時新碧樹,不知何日寂金閨。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題。
- 次前韻謝袁提學(xué)及其弟府判二首公家賢伯仲,似是晉機云。黃卷丁年共,青燈午夜分。望風(fēng)初魄動,飲德更心醺。自合登臺省,官猶類廣文。
- 聞魏州破賊生靈蘇息到元和,上將功成自執(zhí)戈。煙霧掃開尊北岳,蛟龍斬斷凈南河。旗回海眼軍容壯,兵合天心殺氣多。從此四方無一事,朝朝雨露是恩波。
- 雨中茲感寺泛舟渺渺江舟雨滿川,樓臺煙靄幕愁邊。春風(fēng)邀勒梅都謝,夜雨淋浪柳尚妍。僧缽偶分蒲塞供,佛香時送水沉煙。佳時更擬攜筇出,拾翠人歸喚渡船。
- 喜朝天/踏莎行翠老紅稀,歌慵笑懶。溟濛煙雨秋千院。芹泥帶濕燕雙飛,杜鵑啼訴芳心怨。座客分題,傳觴迭勸。送春惜別情何限。不須惆悵怨春歸,明年春色重妍暖。
- 江南春杜若谿邊待釣船,怨紅傷翠助鸝鵑。戰(zhàn)回春事青蒲劍,買破韶光綠荇錢。千嶂遠圍芳草國,一江晴浸斷霞天。未知多感多愁客,何處偷尋甕底眠。
- 惆悵青春晚,殷勤濁酒壚——— 劉長卿送李七之笮水謁張相公
- 香球趁拍回環(huán)匼,花盞拋巡取次飛——— 白居易醉后贈人
- 云臺公業(yè)家聲在,征詔何時出建章——— 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 填入耆卿譜,摹寫風(fēng)流——— 宋褧望海潮 海子岸莫歸金城坊
- 盡嘗艱苦后,始到老成時——— 方回自勉
- 當(dāng)其失意時,涕泗各沾裳——— 孟郊贈別崔純亮
- 老去猶思飲吸川,靜中還喜日為年——— 周必大三月二十八日春華樓前芍藥盛開招歐葛二兄再
- 鄧通豈不富,郭解安得貧。——— 蘇軾用前韻再和孫志舉
- 百里人戶滿,片言爭訟疏。——— 李頎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 長城遠筑阿房起,黔首驅(qū)除若螻蟻。——— 薩都剌桃源行題趙仲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