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漸漸遠離了嶺南瘴氣蒸郁的地方,前面不遠就是湘潭;身體多病,衰弱疲憊,內(nèi)心痛苦不堪。
小兒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難,硬是堅持說:眼前的風(fēng)光景物,勝過江南。
注釋
連州:治所在桂陽(今廣東連縣);
陽山:縣名,屬連州,即今廣東陽山縣。
煙瘴:瘴氣。此代指多瘴氣的嶺南地區(qū)。
湘潭,地名,治所在現(xiàn)在的湖南省。今湖南湘潭。
衰頹:指身體、精神等衰弱頹廢。
避地:因逃避戰(zhàn)爭禍亂而移居他地。
強言:堅持說。
風(fēng)物:風(fēng)光景物。
連州陽山歸路問答
問:《連州陽山歸路》的作者是誰?
答:連州陽山歸路的作者是呂本中
問:連州陽山歸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連州陽山歸路是宋代的作品
問: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出自 宋代呂本中的《連州陽山歸路》
問: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的下一句是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fēng)物勝江南。
問:出自呂本中的名句有哪些?
答:呂本中名句大全
連州陽山歸路賞析
建炎四年(1130),呂本中避亂南行,至連州。這首詩是他離開連州北歸時作,抒發(fā)的是流亡途中的愁苦心情。
首句點題,說明自己行程。“煙瘴”二字,切嶺南氣候,暗示自己因為避亂到連州,過著很艱苦的生活。次句具體寫流亡生活對自己身體的摧殘,連用“疾病”、“衰頹”、“不堪”三詞,突出環(huán)境的惡劣,也隱隱將自己對國事的憂愁略加表露,語意低沉深摯。歷來詩人都喜歡把情感寄托在對風(fēng)物的吟詠之中,這兩句詩切定“煙瘴”,從而直述種種不堪,也是采用這一手法。
三、四句筆鋒忽轉(zhuǎn),不再寫自己,轉(zhuǎn)說小兒女不知道是逃難,堅持說眼前的景物比江南還好。這兩句看似平常,實際上頗見構(gòu)思之苦。詩以“避地”二字為主腦。眼前的風(fēng)光,未必不如江南,關(guān)鍵是詩人此番是逃難而來,他又是江南人,見慣江南景色,如今顛沛流離,心情不佳,遙望故鄉(xiāng),戰(zhàn)火不息,他怎會對眼前的景色贊賞呢?他又怎么會有心情欣賞眼前的秀麗景色呢?反過來,兒女年幼,沒有大人那樣的憂愁,自然感覺不同,說眼前的景色勝過江南。詩人這樣寫,正是通過小兒女的不解事,反襯自己的憂思,所以用“強言”二字為小兒女定位,道出心中無限凄楚。蘇軾《縱筆》“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將心中的感慨借小兒的誤會訴出,寓莊于諧,興味無窮;杜甫《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直接說小兒女無知,表示自己悲傷。呂本中這首詩也通過小兒女的不懂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盡管取徑不同,仍然很有可能是受了前人的啟發(fā)。
詩前兩句從正面直說,寫得很凝重壓抑;后兩句從側(cè)面襯托,表面上作輕描淡寫,實際上將原本的痛苦渲染得更加深沉。呂本中詩自附于江西詩派,講究“悟入”、“活法”,這首詩寫得沉渾老成,就是從杜甫詩入徑,而加上了自己的變化。
- 和陳處士在雍丘見寄衰薄喜多幸,退公誰與閑。高人乘興去,相望兩程間。卷箔有微雪,登樓無遠山。清談勝題贈,何日杖藜還。
- 白魚羹戲題秋水寒魚白錦鱗,姜花棖實獻芳辛。東坡玉糝真窮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 河中石獸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焕虾颖勚?,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粍t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 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檢并呈前尚書翰林學(xué)士王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顧肯易戎服,屑為游徼官。未喜弓力武,尚愛虀鹽酸。紫面頰骨聳,赤心膽氣完。得非真將種,終當(dāng)拜漢壇。曰予俎豆學(xué),素不夢糞棺。甬東富海物,槁鮮供烹餐。曰予豈嗜味,啖茹實所安。共惟伯厚父,三入專金鑾。萬古貯胸次,四溟涸毫端。今年七十五,兩紀(jì)歌考槃。舉世一景獨,晚進再拜難。庶幾因此行,摳衣趨門闌。幸不辭孺悲,晝夜勤仰鑽。列宿共辰極,眾羽朝祥鸞。萬物各從類,同心臭如蘭。去去不可追,著鞭駛征鞍。我亦意欲往,惜哉步蹣跚。
- 西泠橋題畫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
- 鷓鴣天·卻月凌風(fēng)度雪清卻月凌風(fēng)度雪清。何郎高詠照花明。一枝弄碧傳幽信,半額涂黃拾晚榮。 春思淡,暗香輕。江南雨冷若為情。猶勝遠隔瀟湘水,忽到窗前夢不成。
- 減字木蘭花(許侍郎奕碩人生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新符舊歷。交割新年余七日。誰識春華。元住東川太守家。一年一曲。擬盡形容無可祝。愿似庭梅。長向春風(fēng)伴斗魁。
- 題張圣言畫四時景物我到淮南幾見春,一身蓑笠蔽煙雨。桃花林里有人家,疑是柯山最深處。
- 惜花寄孫員外(一本缺孫字)朝始一枝開,暮復(fù)一枝落。只恐雨淋漓,又見春蕭索。侵晨結(jié)駟攜酒徒,尋芳踏盡長安衢。思量少壯不自樂,他日白頭空嘆吁。
- 越鎮(zhèn)山樓百尺闌干最上頭,杯中旗影動奎婁。海通蠻島三千國,山鎮(zhèn)東南數(shù)百州。草木更含天子氣,衣冠不洗晉人羞。舊來越戰(zhàn)吳爭事,一曲漁歌起暮鷗。
- 10距離尺子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