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予觀野縱橫陳荊扉半啟小舟劃柳下不覺欣然呼渡徑入萬竹煙霏中山靈頗怪俗客何自來耶因留詩云
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問答
問:《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的作者是誰?
答: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的作者是牟巘五
問: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是宋代的作品
問:山人猶未出山時,風(fēng)月云煙總為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人猶未出山時,風(fēng)月云煙總為詩 出自 宋代牟巘五的《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獨(dú)在竹遂擅此山》
問:山人猶未出山時,風(fēng)月云煙總為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人猶未出山時,風(fēng)月云煙總為詩 的下一句是 笑問年來間何闊,此盟應(yīng)有此君知。
問:出自牟巘五的名句有哪些?
答:牟巘五名句大全
-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fù)登臺,再用前韻。)一醉三年那易得,應(yīng)須大白同浮。已知絕景是吾州。姮娥仍有意,更肯為人留。萬籟無聲遙夜永,人間未識高秋。從來我客盡風(fēng)流。故知憐老子,尤勝在南樓。
- 法剛化士干蔣山藏經(jīng)乞語鐘山夜半發(fā)奇怪,火光熾然脫三昧,法筵龍象不須驚,寶公留得眉毛在。食輪才轉(zhuǎn)法輪隨,樓臺金碧還相輝。大千經(jīng)卷何處覓,剛禪藏在僧伽葉。如來言語皆真實(shí),別有真經(jīng)名第一?,樅瘜毑夭荒苁?,若遇知音請拈出。
- 南歌子云拂山腰過,風(fēng)吹雨點(diǎn)來。田園好處有池臺。記著相逢時節(jié)、海棠開。蝴蝶那無夢,鴛鴦亦有媒。藏鉤解佩兩三杯。明日水邊沙際、首空回。
- 宿空舲峽青樹村浦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退己品絹y,洲浦寂無喧。憶作千金子,寧知九逝魂。虛聞事朱闕,結(jié)綬騖華軒。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今成轉(zhuǎn)蓬去,嘆息復(fù)何言。
- 與崔序老步月青玉峽漱玉泉坐瀑布之石橋天氣劍峰有時折,瀑水有時竭。我性等虛空,今古無生滅。
- 晚步曲江因謁慈恩寺恭上人豈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坐令青嶂上,興起白云中。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風(fēng)。南宗猶有礙,西寺問恭公。
- 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少時發(fā)此念,樂施到莫齒?;橐龀烧弑?,葬埋不知幾。義氣追古人,仁風(fēng)動桑梓。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外家有大池,清波照叢桂。來者不問誰,大小聽盈器。及其旱將涸,一雨復(fù)清泚。我舅為欣然,作詩自言志。平生欲濟(jì)人,往往多割己。向來俸可分,掛冠踰一紀(jì)。心勤力不逮,不得盡如意。安得有貲財,如此池中水。來求則應(yīng)之,吾心斯足矣。長篇筆余力,亹亹遂滿紙。病足正僵臥,三誦為之起。韻險不容次,愚言不能止。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體。公心與天通,言合孟軻氏。菽粟如水火,此意豈不美。黃金土同價,但恐無此理。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鄰里。上不過飲食,下亦止濯洗。求財則無厭,來不問遠(yuǎn)邇。應(yīng)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有如一富翁,獨(dú)處百家市。始焉逐什一,貧富本相濟(jì)。余波被四鄰,人情皆可喜。久之責(zé)望重,急訟隨謗毀。不言理曲直,但謂富者鄙。堯舜有至仁,猶病在博施。所以漢劉德,其言有深旨。富者民之怨,百萬輒散棄。貧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生長在舅側(cè),義事熟於耳。頗亦知為人,緩急力不計。舅言出於仁,甥言裁以義。二者若不同,同歸於一揆。愛茍無差等,兼愛幾墨子。豈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仁民與愛物,要自親親始。
- 頌古三十八首藥山用處少人扶,堪笑云巖與道吾。猶向榮枯生解會,豈知潘閬倒騎驢。
- 和陶止酒時來與物逝,路窮非我止。與子各意行,同落百蠻里。蕭然兩別加,各攜一樨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相逢山谷間,一月同臥起。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勸我?guī)煖Y明,力薄且為己。微屙坐杯酌,止酒則瘳矣。望道雖未濟(jì),隱約見津涘。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
- 卜算子閑路踏花來,閑逐清和云。來去雖然總是閑,有多少傷心處。紅碧好池塘,朱綠深庭戶。隨分山歌社舞中,且樂陶陶趣。
- 買臣嚴(yán)助精靈在,應(yīng)笑無成一布衣。——— 羅隱東歸途中作
- 克己工夫熟,磋磨日日新——— 金朋說修身吟
- 陶然宇宙內(nèi),魚鳥聽浮沈——— 李流謙次仲甄韻二首
- 三生石上歌,浩劫幾丘冢——— 李流謙游護(hù)圣寺分韻得共字
- 吐處百里雷,瀉時千丈壑——— 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
-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范仲淹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
-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
- 北都舊產(chǎn)無淇竹,見說園池蘆葦多——— 岳珂東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對門植葦於小嶼不曉其旨
- 湛然常寂滅,常展自家風(fēng)——— 釋曉榮答僧慧文
- 湖山雖好在,歲月已想忘——— 張?jiān)?/a>次韻劉希顏感懷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