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連日雨后,樹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zhuǎn)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yǎng)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我已經(jīng)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么還要猜疑我呢?
韻譯
空林久雨,煙火緩升,午飯做完,馬上給在東邊田里干活的人。
廣闊的水田,飛起幾只白鷺;繁茂蒼翠的林中傳來婉轉(zhuǎn)鳥鳴。
深居山中,望著槿花的開落以修養(yǎng)寧靜之性;松下長吃素食,采摘露葵佐餐。
我已是一個與世無爭的村野老人,海鷗為何還要猜疑我呢?
韻譯二
久雨不停,林野潮濕煙火難升;
燒好飯菜,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水田廣漠,一行白鷺掠空而飛;
夏日濃蔭,傳來黃鸝宛囀啼聲。
山中養(yǎng)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村夫野老,已經(jīng)與我沒有隔閡;
海鷗疑心,為何不信飛舞不停。
注釋
積雨:久雨。輞(wǎng)川莊:即王維在輞川的宅第,在今陜西藍(lán)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
空林:疏林。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義公習(xí)禪處,結(jié)宇依空林?!睙熁疬t:因久雨林野潤濕,故煙火緩升。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
黍(shǔ):谷物名,古時為主食。
餉東菑(zī):給在東邊田里干活的人送飯。餉:送飯食到田頭。菑:已經(jīng)開墾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農(nóng)田。
漠漠:形容廣闊無際。唐羅隱《省試秋風(fēng)生桂枝》詩:“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陰陰:幽暗的樣子。唐李端《送馬尊師》詩:“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晝陰陰?!毕哪荆焊叽蟮臉淠荆q喬木。夏:大。囀(zhuàn):小鳥婉轉(zhuǎn)的鳴叫。鳥的宛轉(zhuǎn)啼聲。黃鸝:黃鶯。
“山中”句:意謂深居山中,望著槿花的開落以修養(yǎng)寧靜之性。習(xí)靜:謂習(xí)養(yǎng)靜寂的心性。亦指過幽靜生活。南朝梁何遜《苦熱》詩:“習(xí)靜閟衣巾,讀書煩幾案?!遍龋╦ǐn):植物名。落葉灌木,其花朝開夕謝。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榮無常之理。其花早開晚謝。故以此悟人生榮枯無常之理。
清齋:謂素食,長齋。晉支遁《五月長齋》詩:“令月肇清齋,德澤潤無疆?!甭犊航?jīng)霜的葵菜。葵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稱。
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爭席罷:指自己要隱退山林,與世無爭。爭席:典出《莊子·雜篇·寓言》:楊朱去從老子學(xué)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xué)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
“海鷗”句:典出《列子·黃帝篇》: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yuǎn)遠(yuǎn)的,心術(shù)不正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guān)系。這里借海鷗喻人事。何事:一作“何處”。
注釋二
1、空林:疏林。
2、煙火遲:因久雨林野潤濕,故煙火緩升。
3、藜:這里指蔬菜。
4、黍:這里指飯食。
5、餉:致送。
6、東菑:指東邊田地上的農(nóng)人。菑:本指初耕的田地,這里泛指田畝。
7、夏木:高大的樹木,猶喬木。夏:大。
8、囀:鳥的宛轉(zhuǎn)啼聲。
9、黃鸝:黃鶯。
10、山中句:意謂深居山中,望著槿花的開落以修養(yǎng)寧靜之性。槿:落葉灌木,其花早開晚謝。故以此悟人生榮枯無常之理。
11、清齋: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經(jīng)霜的葵菜??麨楣糯匾卟?,有“百菜之主”之稱。此詩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寫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問答
問:《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的作者是誰?
答: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的作者是王維
問: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是唐代的作品
問: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出自 唐代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問: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的下一句是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賞析
【評析】:
詩意在描寫積雨后輞川莊的景物,敘述隱退后閑適生活。首聯(lián)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連雨時節(jié),天陰地濕,炊煙緩升;農(nóng)家早炊,餉田野食,怡然自樂的農(nóng)村生活。頷聯(lián)寫自然景色:廣漠平疇,白鷺飛行,深山密林,黃鸝和唱,積雨后的輞川,畫意盎然。頸聯(lián)寫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觀木槿,食露葵,避塵世的幽居生活。末聯(lián)連用兩典:一是《莊子·寓言》載的陽子居學(xué)道歸來后客人不再讓座,卻與之爭座。說明詩人與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親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來只與他相游。一天,他父親要他把海鷗抓回家去,他再到海邊時,鷗鳥都在天上飛舞、不肯停下。說明心術(shù)不正,就破壞了他與鷗鳥的關(guān)系。兩典正反結(jié)合,抒寫了詩人淡泊的心志。
這首詩唐人李肇《國史補》說王維:“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李嘉佑詩也。”據(jù)傳李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句,但李集中無此。明人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篇》說:“摩詰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預(yù)偷來者?此正嘉佑用摩詰詩?!崩钆c王同時而稍晚,誰襲誰詩,難以說清。宋人葉夢得《石林詩話》說:“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佑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一號令之,精彩數(shù)倍?!巴蹙S詩中的意境,顯然要比嘉佑的來得開闊,深邃,色彩更為明朗。(劉建勛)
【簡析】:
寫詩人歸隱的輞川秋天雨后的場景,把積雨中的秋原寫得入神入化,詩中“漠漠”和“陰陰”四字自然貼切,畫龍點晴。
輞川莊,在今陜西藍(lán)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杜f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痹谶@首七律中,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風(fēng)光結(jié)合起來描寫,創(chuàng)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笔茁?lián)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正是連雨時節(jié),天陰地濕,空氣潮潤,靜謐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來,山下農(nóng)家正燒火做飯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飯菜準(zhǔn)備好,便提攜著送往東菑──東面田頭,男人們一清早就去那里勞作了。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nóng)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xiàn)一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nóng)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lián)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看吧,廣漠空蒙、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態(tài)是那樣閑靜瀟灑;聽啊,遠(yuǎn)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tài)和習(xí)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lián)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tài),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yīng)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預(yù)偷來者?此正嘉祐用摩詰詩。”(《詩藪·內(nèi)編》卷五)按,嘉祐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shù)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說:“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祐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一號令之,精采數(shù)倍?!保ā妒衷娫挕肪砩希澳庇袕V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diào)和氣氛。
如果說,首聯(lián)所寫農(nóng)家無憂無慮的勞動生活已引起詩人的濃厚興趣和欣羨之情,那么,面對這黃鸝、白鷺的自由自在的飛鳴,詩人自會更加陶醉不已。而且這兩聯(lián)中,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jīng)過詩人心靈的感應(yīng)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xiàn)了詩人的個性。對于“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的王維來說,置身于這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山莊,真可謂得其所哉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無窮的樂趣。下面兩聯(lián)就是抒寫詩人隱居山林的禪寂生活之樂的。
“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痹娙霜毺幙丈街校臈闪种?,參木槿而悟人生短暫,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這情調(diào),在一般世人看來,未免過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詩人,卻從中領(lǐng)略到極大的興味,比起那紛紛擾擾、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詩人自謂。詩人快慰地宣稱:我早已去機心,絕俗念,隨緣任遇,于人無礙,與世無爭了,還有誰會無端地猜忌我呢?庶幾乎可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于山林之樂了?!肚f子·雜篇·寓言》載:楊朱去從老子學(xué)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xué)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读凶印S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yuǎn)遠(yuǎn)的,心術(shù)不正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guān)系。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兩相結(jié)合,抒寫詩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上聯(lián)所寫“清齋”“習(xí)靜”的結(jié)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yuǎn),表現(xiàn)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是王維田園詩的一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說成“空古準(zhǔn)今”的極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認(rèn)為“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贊賞這首詩的深邃意境和超邁風(fēng)格,藝術(shù)見解還是不錯的。(參看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卷十)(趙慶培)
- 安成令以長橋圖來且示王民瞻記喜其有成因短楚人問晉勇,答曰好以暇。后人或疑之,針也其稅駕。吾意政之馀,觀此得用舍。晉士儻不然,安能一戰(zhàn)霸。韓君令安成,不待期月化。始如逆走丸,卒若快啖蔗。為政行辟人,修梁插飛架。異時常病涉,舉邑僉矜詫。王子吐琳瑯,文章助光價。緣波凝暮朝,皓月迷清夜。誰云困后革,不可事耕稼。聊書以記之,來者可憑藉。
- 次韻李提點雪中登樓之什二首高情應(yīng)與水云寬,江北江南望渺漫。逐馬銀杯端右賞,屯邊鐵甲得無寒。已知與國同休戚,且慶豐年表治安。殺氣已消春意動,曈曈日色上云端。
- 船子和尚贊機語相符句合頭,離鉤三寸已吞鉤。孤舟短棹都拋卻,直得朱涇水逆流。
- 送李丞使宣州結(jié)駟何翩翩,落葉暗寒渚。夢里春谷泉,愁中洞庭雨。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
- 晝坐聞墻外人聲殊敗幽思戲作老人氣衰凋發(fā)齒,歲月翩翩來有幾?晨興食米不一溢,日課讀書猶十紙。雖云喧寂無二觀,終嫌蜩蚻喧吾耳。亟起振衣欲出門,赤日當(dāng)空汗如洗。撥灰未炷瓦爐香,汲井先換銅匜水。也勝太史落南時,短檠夜對屠牛機。
- 觀洛神圖慨然有作三首殷勤遵渚饋明璫,情托微波事渺茫。油壁卻歸天上去,沙晴空見水禽翔。
- 游青源二首鐘魚閒日月,竹樹老風(fēng)煙。一徑溪聲滿,四山天影圓。無言都是趣,有想便成緣。夢破啼猿雨,開元六百年。
- 秀亭秋懷十五首薜荔絡(luò)奇石,芙蓉艷荒垣。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南州八九月,已涼仍復(fù)暄。林樹略改色,沙湍才減痕。憶在朔漠日,疲馬風(fēng)塵奔。夜汲長城窟,曉涉灤河源。老身凍欲死,其勞不可言。
- 南鄉(xiāng)子(夏夜)多病帶圍寬。未到衰年已鮮歡。夢破小樓風(fēng)馬響,珊珊。缺月無情轉(zhuǎn)畫欄。涼入苧衾單。起探燈花夜欲闌。書冊滿床空伴睡,慵觀。拈得漁樵笛譜看。
- 鵲橋仙風(fēng)流仙客,文章逸少,復(fù)見當(dāng)年佳婿。夤緣端不數(shù)瓊姬,向林下、親逢道氣。屏開金雀,床鋪繡褥,多羨豪家深意。憑誰說阿戎,剩覓取、纏頭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