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問答
問:《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的作者是張浚
問: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出自 宋代張浚的《李伯紀(jì)丞相挽詩二首》
問: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十相從明主,唯公望最隆 的下一句是 召周雖異跡,李郭本心同。
問:出自張浚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浚名句大全
- 俗有雪上加霜之諺今日之謂也二詩呈知縣契丈雨雪欣能霽,冰霜苦未和。體孱寒有相,絮敗暖無多。二妙今誰敵,有詩皆可歌。暗中知沈謝,灰里撥陰何。
- 贈淮西賈兵馬使破虜功成百戰(zhàn)場,天書新拜漢中郎。映門旌旆春風(fēng)起,對客弦歌白日長。階下斗雞花乍發(fā),營南試馬柳初黃。由來吳楚多同調(diào),感激逢君共異鄉(xiāng)。
- 盧求榜讖裴頭黃尾,三求六李。
- 李夫人延年有妹顏如花,十四選入君王家。翡翠結(jié)簾玉鏤床,君王一時(shí)無暫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賤。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與妾年。君王愛妾言不死,逐夜宮中喚方士。
- 點(diǎn)絳唇昏旦交時(shí),個(gè)中已有甘香味。咽同真液。便覺溫溫地。八一高蟠,光動重樓外。但留意。自然和氣。香滿崑崙水。
- 和裴司空酬滿城楊少尹圣朝偏重大司空,人詠元和第一功。擁節(jié)高臨漢水上,題詩遠(yuǎn)入舜城中。共驚向老多年別,更憶登科舊日同。誰不望歸丞相府,江邊楊柳又秋風(fēng)。
- 昨者昨者飛雹幾破屋,頗說四郊妨麥?zhǔn)?。十日霖雨一日晴,泥潦漫漫不容足。凄風(fēng)寒涼肅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草木傷摧亦可憐,造物憑陵竟何欲。陰陽錯(cuò)行成疫癘,君子慎疾防寒燠?;臎龈F巷幸無他,更勤高眠飽饘粥。
- 琵琶翅三首哂哂連叫兩三聲,此蟲便是灶雞形。玉腿白牙贏到底,黃牙項(xiàng)細(xì)是輸名。
- 又和憑高寓目偶乘閑,◇服游人見往還。明月正臨雙闕上,行歌遙聽九衢間。黃金絡(luò)馬追朱幰,紅燭籠紗照玉顏。與世漸疏嗟老矣,佳辰樂事豈相關(guān)。
-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高跡將誰親,幽棲白云中。閑階吐蒼苔,古木生清風(fēng)。時(shí)將西竺書,講義訓(xùn)來蒙。
- 親年過八袠,輿致經(jīng)九折——— 葉適送孫偉夫
- 今古恨、總多于發(fā)——— 陳維崧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送王正子之襄陽,明
-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李益賦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書赴延州使府
- 兩堤柳影澹臺墓,十里荷香孺子家——— 易士達(dá)游東湖
-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曹勛寄宋德可觀察
- 況今攝行大將權(quán),號令頗有前賢風(fēng)。——— 杜甫冬狩行
- 晦明變幻在毫端,倏忽煙波幾千里——— 家鉉翁題陳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漁磯二士
- 揉藍(lán)綠色曲塵開,靜見三星入坐來——— 佚名褰帳
- 慰藉煩友朋,棲遲愧僮仆——— 虞儔冬至念母
-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 劉禹錫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
- 7邦戈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