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89_35
和尹從事懋泛洞庭問答
問:《和尹從事懋泛洞庭》的作者是誰?
答:和尹從事懋泛洞庭的作者是張說
問:和尹從事懋泛洞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尹從事懋泛洞庭是唐代的作品
問:和尹從事懋泛洞庭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出自 唐代張說的《和尹從事懋泛洞庭》
問: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的下一句是 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
問:出自張說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說名句大全
- 附江南本織錦圖上回文原作三首羞看一首回文錦,錦似文君別恨深。頭白自吟悲賦客,斷腸愁是斷弦琴。
- 宣州環(huán)波亭冒暑駐輪轂,徘徊北壕上,棟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今吾太守樂,慰此郡人望。雨從昭亭來,水入句溪漲。蜻蜓立欄角,朱鯉吹荷浪。岸木影下布,水鳥時引吭。心閑不競物,興適每傾釀。薄暮詠醉歸,陪車知幾兩。
- 卜算子 妙覺寺僧索妙覺證慈悲,便入菩提路。日日常開方便門,慧照生靈炷。坐雪釋迦尊,面壁達(dá)摩悟。觀此因緣行果成,兜率天堂住。
- 生查子(收燈日次李舉之韻)廉纖小雨來,噤罥輕寒乍。絲竹送迎時,燈火闌珊夜。銅壺漏故遲,銀燭花頻灺。懷我獨醒人,健筆方飛灑。
- 句漫取忠臣比芳草,不知讒口起椒蘭。蘭花{下缺}
- 清夜客身隨取止,一室冷如冰。景遠(yuǎn)吟何托,情疏夢不曾。雨粘初蘚壁,風(fēng)謝欲花燈。豈是無家者,甘為有發(fā)僧。
- 寄魯漕四海耆英世共知,七旬強(qiáng)健似公稀。使星姑暫淹黃發(fā),卿月還須近紫微。門外塤篪方合奏,庭前蘭玉更相輝。人生樂事誰能及,莫惜通宵壽斚飛。
- 是夜聞十六兄雪中有作次韻晚山棲半白,晚岫勒斜紅。草草三杯里,悠悠一笑中。喜君才磊魄,雇我意蒙茸。伯仲壎篪處,空嗟不與同。
- 瑞鶴仙百年如夢蝶。嘆古往今來,多少豪杰。圖王霸業(yè)。謾得漁樵,一場閑說。秦宮漢闕。今只有狐蹤兔穴。想榮華秉燭當(dāng)風(fēng),富貴似湯澆雪。省也,損身薄利害己,虛名卻如吳越。隨緣養(yǎng)拙。柴門掩,是非絕。向午窗容膝,小溪垂釣,坐對云山萬疊。夜橫琴,伴我知音,碧天皓月。
- 舟中晚作二絕天如慳此好江山,故遣風(fēng)帆送我還。日暮白鷗猶未宿,沖煙時復(fù)度前灣。
- 篝火就空室,排入如燕雛——— 孔武仲故縣作
- 欽子秉幽意,世人共稱嗟——— 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
- 楚梅映雪數(shù)枝艷,報青春消息——— 柳永傾杯樂(散水調(diào))
- 因送還鄉(xiāng)客,重懷佐邑人——— 沈說送周堂長歸慈溪寄何贊府
- 遠(yuǎn)游起重恨,送人念先歸——— 孟郊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 芳菲莫管前驅(qū)盡,末后殷勤最久長——— 王洋晁升道將還盱江先以二詩見意
- 閬風(fēng)吾故游,弱水恨新漲——— 釋寶曇送潘恭叔提干往潭州省侍
- 蜜曲六從霜后熟,玉芙蓉向露中芳——— 喻良能平湖
- 流年未可嘆,正遇太階平。——— 權(quán)德輿和韓侍御白發(fā)
- 金黍瓊漿忽到前,方知相近吊湘天——— 陳著謝云岫重五送酒糉
- 4爆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