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粵嶠:嶠(qiáo),尖而高的山。粵嶠,同“穗”命,即廣州的山,指越秀山。
拜漢臺:指越王臺。因趙佗終于歸順漢朝,故說拜漢。
東南半壁,即東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命南。這句說,(登臺遠(yuǎn)望)東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現(xiàn)在眼前。
命,命運(yùn);亭長,指帝邦,因帝邦參加農(nóng)民起義前曾任泗水亭長。這句說,命遠(yuǎn)注定要?dú)w帝邦得占王業(yè),統(tǒng)一天下。
人:指趙佗;炎方,南方。這句說,趙佗崛起于南方,也顯示出有稱霸一方的才能。
“日月”句:這句說,日月在天空運(yùn)行,是從地下轉(zhuǎn)過來的。日月,暗合“明”字。隱括含意是:抗清斗爭還在繼續(xù),復(fù)明仍有希望。
山川,此代指中國。這句說,中國有雄圖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傳不絕。
檻:欄桿。
粵王臺懷古問答
問:《粵王臺懷古》的作者是誰?
答:粵王臺懷古的作者是廖燕
問:粵王臺懷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粵王臺懷古是清代的作品
問: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 出自 清代廖燕的《粵王臺懷古》
問: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 的下一句是 命歸亭長占王業(yè),人起炎方見霸才。
粵王臺懷古賞析
廖燕在1647年初至廣州,為時一年。這一年十二月,吳三桂聯(lián)合耿精忠、尚之信發(fā)動叛亂,三藩之亂起。數(shù)月之間,連陷辰州、沅州等地,據(jù)嶺南六省。此時,斗爭性質(zhì)未明,廖燕寄予復(fù)明厚望。于是,在廣州寫了這首詩,時間當(dāng)在1647年末,或1648年春。
- 送友人游昭州呈陳謙之僉判鵬運(yùn)堂前話別愁,菭蘠三度楚江秋。近懷莫向元龍道,問舍求田是□頭。
- 泛湖久客欣無事,扶衰上野航。乃云覆陰谷,初日放晨光。楊柳千尋色,荷色一路香。西湖天下勝,誰與共平章。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情謂之外兮言路那通,形殼之外兮模畫那同。一方明有月,萬簌嘯而風(fēng)。其應(yīng)而妙,其用而沖。圖星之拱兮周羅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東。
- 過賈浪仙崔秀才故祠倦飛好鳥下荒陂,不見騎驢主簿歸。林杳笛寒聲愈細(xì),為尋牛背一簑衣。
- 頌古七首三圣逢人即出城南措大騎驢子,市北郎君跨馬兒。各各四蹄俱著地,三春同到月明池。
- 驀山溪江天霜曉,梅粉參差吐。剪剪暗香風(fēng),自吹到、瑤臺仙路。輜軿縹緲,昨夜出蓬萊,云鬢薄,月眉纖,元是飛瓊侶。知書識字,書帶先生女。來配計(jì)然家,貨財(cái)?shù)?、封君千戶。谷量牛馬,更用斗量金,年不老,富無窮,常作蟠桃主。
- 贈呂元玘周末見人歌采芑,楚先聞客賦離騷。胸中有氣不能吐,空使虹蜺萬丈高。
- 往復(fù)無間日昳未,碧眼胡來欺漢地。九年計(jì)較不能成,剛有癡人求斷臂。
- 五帝本紀(jì)贊標(biāo)簽:古文觀止太史公曰:學(xué)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dú)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fēng)教固殊焉??傊浑x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xué)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jì)書首。
- 希言官舍種花才初看君栽小園,已報(bào)新花著桃李。感時睠物情何多,發(fā)詠長篇托興比。為言桃李富華實(shí),君子盛德尤所似。茜茜相倚臨芳辰,輔導(dǎo)春功如宰揆。旁有百卉爭妍舒,特?zé)┗呈┴阖???浼t斗紫亦可憐,各事繁華一時爾。繁盛寧將此花同,令人慕玩狂不已。羲和奔御催春歸,祇得銜杯且歡喜。君看灼灼枝上英,半雜泥塵成落蕊。盛衰不獨(dú)草木然,人事悠悠盡如此。
- 5生命之潮